《十二国记》中阳子是登基最难的王,不但被巧国塙王一路暗算追杀,还得打败一个占据她王位的“伪王”,还好女主光环在,一路在雁国延王和六太的帮助下,加之景麒的神兽角色佐证,以及各路诸侯的拥护,最终耗时一个月终于复国成功。可坐上王位容易,毕竟是天命所向,但是坐稳这王位就不太容易了。阳子登基后遇到一系列的麻烦,朝堂之争让她焦头烂额,无能为力,甚至被逆臣逼到束手无策的地步,下面我们来看看阳子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吧。
庆国民众对女王的不信任
由于阳子的前任,予王舒觉实在是没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尤其因为爱慕景麒而清退宫中所有女官一事更是成为各国的笑柄,加之庆国历史上女王多为短命,所以导致大家对女王一直信心不足,而且阳子是胎果,从异世界到来,对这个世界本来就一窍不通,更不懂民生,所以大家对阳子本就心存歧视和小觑之心。另外,这一情绪以“怀达”的名义,让阳子知道了,朝臣们心中怀念贤王达王,给了阳子很重的心理压力。
百官自成体系,旧臣太多
庆国经历这么多年的动乱,朝臣早已各成派系,明争暗斗。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什么新帝登基都要换一批自己的亲信,因为旧臣与新帝之间建立信任太难,而且需要时间,还不如直接亲信上,省时省力,还听话。可阳子登基,除了选中的她的景麒,相当于她在朝内一个自己人都没有,这就是空降的缺点了。跟朝臣之间从熟悉到信任,需要时间,而逆臣并没有给阳子这个时间,就乱刀斩乱麻,让阳子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了。
那么在这两点前提下,阳子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啥都没占上。而逆臣们又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让阳子彻底对朝*绝望,对自己的无能绝望,让阳子充满挫败感,进而厌倦朝*,而使大权旁落,逆臣当道,以靖共为首的派系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从古至今,朝臣跟君王都是互相博弈的,一方进攻则另一方防守,而核心就是权力,正因为权力太诱人,所以谁掌权才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靖共这一派系通过哪些动作,彻底孤立、蛊惑阳子的。
造谣忠臣,让阳子无人可用
开始朝堂之争在于麦州侯浩瀚是否有造反之心,三人成虎,毕竟当初伪王登基的时候,只有麦州侯持观望态度,其他州侯可以说自己是被伪王蒙蔽,但是对王室还是忠诚的。阳子被大家的言论动摇了,质疑浩瀚有造反之心,结果罢免了他的官职,可谓是轻率之举。
然后阳子信任的景麒也被中伤,因为麒麟是仁兽,所以所奏谏的都是宽恕、减免赋税等仁*,治国不能光靠仁*,靖共这样的言论看起来很有道理,因此阳子也动摇了,不能万事靠景麒,也听不进去景麒的劝谏。
天官长是在朝堂上与靖共一派针锋相对之人,多有偏向麦州侯浩瀚的言论,因此逆臣们趁机说天官长与浩瀚的私交,均是一个私塾念书出来的同窗,加深了阳子对其二人勾结阴谋造反的印象。
三公,是景麒选出来辅佐阳子的,但是也被污蔑私藏冬器,意图挟持阳子造反,于是太师被杀害,太傅太保被捕。
至此,朝堂斗争暂停段落,阳子身边除了景麒,已无人可用,而景麒一直不掌实权者,并没有亲信之人协助,基本*令不出朝堂。至此,两人被彻底架空。
夺*权,阳子无兵可调
建国后,禁*右将*空缺一职,两个派系争论不休,而阳子太单纯,一点“枪杆子出*权”的敏感度都没有,禁*本来设三位将*就是互相牵制的,结果你一个自己人也不安插,偏用其他两位将*一致推荐的人选,这不就是三位禁*统领成了一家人了吗?而这之后景麒想调兵的时候也能体现,三位将*一起请假不出,直到此刻景麒才明白,他俩连禁*这支属于王的*队都调动不了。
不懂朝*,无朝臣追随
阳子来自异世,不懂这个世界的国家官员体系,更不懂田地民生,灌溉修建基建等事物,都要从头学起,可靖共们可不会给阳子这个时间,于是一堆朝*需要阳子决断,是先治理河流还是先做城市装备?两样都很重要,但是赶时间只能做一项,先做哪个?每天诸如此类的朝*,曾经让阳子的前任予王不胜其烦,最后不得不躲进后宫,让朝臣自行处理国事。而同样的办法,靖共也拿来对付阳子。朝臣们各执一词时,都希望阳子给个决断,但阳子缺乏的知识太多,无从判断,故阳子也得不到大多数臣工的认同,更不要谈追随了。
所以高高的王位看起来威风,但是阳子如坐针毡,每天都在朝臣的否定中颓废沮丧,无忠臣拥戴,无*队调配,无朝臣追随,这个阶段的阳子真是孤家寡人一个,怪不得延王提前给她打预防针:治理国家很辛苦。不过被逼到墙角的阳子,也不会轻易妥协,既然朝堂已经是一团乱麻,难以解开,就干脆跳出这个乱局,站远一些再看,就会是另一个天地。
读者朋友们,感兴趣的欢迎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