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餐时产生的瓜果皮收集起来,制作能够清洁污垢、疏通下水道的环保酵素,并将这一知识与技巧带回家中,教授给父母长辈……近日,这样一场充满果香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在建平中学南校举行;今天,“垃圾细分类,塘桥真品味”则走进位于峨山路弄的东方纯一大厦,以垃圾分类小游戏的方式开展,贴近楼宇白领的日常工作。
据悉,浦东塘桥街道在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聚焦校园、楼宇、园区、社区等不同人群的需求与特性,对症下药开展工作,让垃圾分类变成乐趣与爱好。
图说:塘桥街道通过游戏、小实验等方式让垃圾分类有趣有用。塘桥街道供图(下同)
校园小实验
近日,建平中学南校的30名学生代表参与了“垃圾细分类,塘桥真品味”主题活动,他们收集了用餐时产生的瓜果皮,用作制作酵素的原材料。将瓜果皮切成碎块后,孩子们将其塞入回收并洗净的饮料瓶中,并按比例放入砂糖与水。接下来,将这些容器放置在阴凉处静置,并每天被开瓶放气,3个月后酵素原液便从中诞生。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制作酵素既减少了湿垃圾,又回收了饮料瓶,而制作出来的酵素,可以用来清洁污垢,也可以用来疏通下水道,可以减少新垃圾的产生,一举多得。”学生小吴表示,学校号召大家争当垃圾分类我先行使者,他会将制作酵素的技巧带回家,减少家中产生的厨余垃圾。
“我们希望将一些操作性强、效果好的垃圾减量技巧,以有趣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效应,影响他们的家庭。”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楼宇小游戏
今天,“垃圾细分类,塘桥真品味”走进位于峨山路弄的东方纯一大厦。为了办好这场活动,工作人员进驻大厦提前“捡垃圾”。原来,这场活动将主要以垃圾分类小游戏的方式开展,所有游戏中使用的道具垃圾,都将是楼宇中真正会出现的物品,让活动更加真实、贴近楼宇白领的日常工作。
而在5月底举行的“垃圾细分类,塘桥真品味”进园区活动将来到陆家嘴软件园,以迷你定向赛的形式开展。在让园区白领走出办公室,亲近自然的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变废为宝手工制作等,为忙碌的工作带去片刻休憩。
一小区一方案
作为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主阵地,塘桥各个居民区也根据各自的情况,抓牢垃圾分类宣传的细节。
峨海小区是塘桥街道首批试点“绿色账户”的小区之一,小区拥有良好的垃圾分类基础,因此在今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之际,居委将宣传工作的重点放在湿垃圾减量上。小区已有的自治团队——绿色环保志愿者队伍统筹“环保酵素”“一米菜园”等项目,在每个垃圾厢房前,放置酵素材料收集桶,鼓励居民将果皮、菜叶等酵素材料投入其中,把湿垃圾再次分类,以达到减量目的。同时,酵素制成后余下的酵素渣,原本会被当做垃圾丢弃,在“一米菜园”项目启动后,这些酵素渣被志愿者晒干,用作菜园的肥料,既干净又环保。
而在居民交集较少的高档居民区——怡东居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放在资源回收上。居民区*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