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周伟达整理
摄影田建明
6月17日,年嘉兴市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暨“书香海盐阅享共富”全民阅读启动仪式在海盐县沈荡镇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著名作家、海盐县文化大使余华出席活动,并作阅读主题演讲。
刚才那个朗诵(注:余华作品),让我感到我写的东西还是不错的(现场观众鼓掌)。尤其朗诵那个《在细雨中呼喊》那段,让我很感慨。它里边写的是一个孩子,因为家里贫穷的原因,被送给了别人,他的养父因为一些事情死了,他的养母把他抛弃了。一个小孩,一路坐船,一路打听,再回到南门,刚好他们家被大火烧了,他也不认识他的哥哥、他的母亲、他的父亲。因为他离开的时候,还比较小。所以这是一条回家的路。
阅读很重要,尤其在今天。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后,我们的阅读变得更加便捷了,拿着手机就可以阅读,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过去读书,读报纸,是人在寻找知识,现在由于有一个叫算法推送之后,是知识在找人了。看起来,阅读越来越方便,但是我们的阅读越来越狭窄,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狭窄。
我不反对电子阅读,也不反对用手机阅读,我自己也是用手机看新闻的,但我会经常点一些没有什么太大兴趣的东西,打开来去看一看。我们可以通过手机、ipad或者kindle这样的阅读器,但我们还是要回到阅读的本源,阅读是为了寻找知识,而不要让知识来找你。读书也是一样的,不要老读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书,最后变得越来越狭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阅读是给你带来思维冲撞的。如果我们读一些科学方面的书,或者一些知识类型的书,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够让自己眼界更加开阔。
文学书的阅读带来什么好处呢?它会带来情感的波动。我们都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有社会形态、社会规则,我们要遵循社会规则,但有时候会有情感被压抑。人是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情感也好、欲望也好,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你去读小说,根据小说中人物的心情大笑大哭,把不健康的情绪,通过文学作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泄出去。阅读文学作品确实没有什么用,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什么,跟你工作也没什么关系,但是有一个用处,就是减少抑郁症的可能。我觉得阅读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健康。
第三点,阅读是无处不在的。除了手机上的阅读,除了我们书本的阅读,其实我现在很倡导,我们还是读读报纸,有兴趣、没兴趣的东西,都要知道。不能只关心自己有兴趣的,如果只关心自己有兴趣的东西的话,人会变得越来越无趣。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去阅读生活。我就说一个故事,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写了天书《尤利西斯》,我是没看完,看完就要我命了。但是有另外一本书,我年轻的时候受它影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它通篇都是对话写完的。所以我在写《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我也是通篇尝试用对话写。当然他写的是一个艺术家,我写的是一个卖血的工人。
我们有时候在生活中,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你并不关心的清洁工人,可能是很普通的一个人,但他们会教给我们大学里面教授无法教给我们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阅读手机、阅读书本的时候,我们也要去阅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