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项羽为什么比不上刘邦一个是政治家,而另一
TUhjnbcbe - 2023/4/8 20:36:00
治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8_1.html

作者和光同尘

大家都知道秦朝末年中原*权崩溃,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左右当时*治局势的人物,一个是后来的汉朝开皇帝刘邦,一个是留下了无数典故的项羽。那么为什么是已经将近六十岁的刘邦夺了天下而不是来自江东的楚国贵族项羽呢?

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刘邦剪灭异姓王大体完成,乱世持续一共只有15年时间。这次社会重塑和统治集团换血,速度极快,为什么呢?这场变局和战乱的本质因由,其实是道统人心的紊乱,而不是*治制度不够先进。

秦以武力兼并六国,以集权代分封,在关东地区一直是处于舆论风暴眼的。从秦始皇统一之初,秦相王绾与李斯的分封与集权辩论,到称帝后期,博士淳于越与李斯的最后一次对分封与集权的辩论,再看秦始皇从封禅齐鲁,大批启用儒生为博士,在最后一次辩论后,转而对极力拉拢的“皆诵法孔子”的诸生进行坑杀禁书,可见关东人心一直仍怀念分封制,质疑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他们认为行郡县,无封王,即“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是一种独裁行径。所以秦朝的统一,始终不为山东人士所认可。因此,秦朝的高压苛*路线,也是舆论无法统合的一种应激策略。这个过于刚性的路线反而加速了秦朝的崩溃。广阔的关东地区人心不服,根本不认可秦朝的合法性。秦汉之变是道统问题的必然爆发。

那么关东地区的分封意识,哪里最浓厚呢?楚国。楚国到战国末期,发展出景、屈、怀、昭、项等几个大号封建贵族,实际上是分封体制最顽固的*治势力。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反秦势力在秦末是最为积极的,也是对秦朝仇恨最深的。陈胜最初就是打着张楚的名义。景氏的景驹、项氏的项梁等楚国封建旧贵,更是前仆后继的反秦主导力量。赵、韩、魏、燕的王族、贵族力量都已经衰落,多是地方上新兴的反秦力量,也只能围绕在实力强劲的楚系贵族的旗帜下。这并非一场六国王族复辟的乱局,而是拥护封建制度势力的反攻倒算,谁称王都可以接受,但其*治主张是必须有封建诸侯王的存在。六国复辟势力中唯一的例外,是王族宗室力量最强的齐国,仍旧是旧王族旁支割齐地而据。

但是,即使是封建制度,其*治生态链中也需要有天下共主的存在,否则反秦力量目标一致,却各自为*,毫无*治秩序可言。这就是为什么项梁听从范增建议,要立一个放羊娃楚怀王的原因。他不仅是争楚地人心,更是以当下尚强的实力,抢先拥立共主,以便号令诸侯。当然,诸侯王们也是认这个共主的。既然是道统混乱所引发的战争,那么,道统的重新确立,对收买天下中上层阶层的士人人心是极为必要的。楚怀王被拥立后,也恰是反秦形势进入高潮阶段,并在定陶之战短暂受挫后开始占据主动。共主楚怀王短暂掌权时,要不是项羽杀宋义夺权,差一点连齐国也认了楚国共主了。因为天下可效忠的天子终于有第二个可选择的了。秦的法统号召力更下降了。当然,*阀上层力量都知道这东西是虚的。但对底层百姓和中层士人来说,这就是一面利于号召的鲜明旗帜。

好了,这么长的背景扯完了,我直接说项羽当不上皇帝的直接原因吧:唯好以力压人,不懂以德服人,毫无*治头脑和远见。一个没有*治头脑的人也能当上开国皇帝?没见过这种情况...当然后世自己爽一把的不少。本来楚怀王为了搞分化平衡,让项家*从北路攻秦,与秦*主力战略对决,以便消耗项羽。又派刘邦从南路攻秦,摧城拔寨。约好先入关中灭秦的封关中王。

刘邦一路上是招贤纳士,能抚就抚,该屠必屠。他对先入关中看的是很重的。赵国司马昂*也想抢入关中的机会时,刘邦二话不说就对赵国友*发动攻击:敢跟老子抢头功!?刘邦这是瞅准了抢先入关的巨大*治福利。这*治福利是什么呢?就是名望。灭秦以前的刘邦,要说名望,不过就是项家从前的一员心腹猛将级别的。但灭秦以后,尤其是刘邦在关中那套收买人心的教材级*治安抚手段使出来后,绝对就是与奇迹般消灭秦*主力的项羽平起平坐的威望了。加上天下共主楚怀王有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天下都知道刘邦要接盘当时实力最牛逼的秦国地区,即将成为关中王。刘邦携灭秦换代之功,天下无不耳闻敬仰。那还用竹简的年头,99%的文盲率,绝大多数在田间地头干活的老百姓,估计能一口叫上名字,在村头由老者讲讲故事的也就是刘邦和项羽俩人了。刘邦敏感的意识到,并得到了他所期许的名望。灭秦后是有一大批人才和士卒主动投效刘邦阵营的,知名的有韩信、陈平等。秦地人心也都希望温和派刘邦能做关中王。这就是名望的魅力。刘邦能以一介平民8年成就帝业,这次灭秦之举的巨大声望,使其迅速获得诸侯合法性,甚至一跃成为诸侯领*人物。否则,范增怎么赶着想杀刘邦而不是别人呢?难不成他头上真飞着一片紫气祥云了,头上套着主角光环了?可惜了只有范增是个明白人,怒吼:“竖子不足与谋!”可是项羽心里酸了。MD从前跟着我打仗的一个我家的别*副将,居然爬主子头上了。此时他灭了秦*主力,兵力雄厚,兵威正盛。他带着一大波各国诸侯就往关中奔。其实这一步他走得特别的对,很可能是采纳范增的建议。以兵力来说,他可以不带诸侯们的杂牌*,也能独自控制关中。但是他带着诸侯杂牌*们,其实就是搞二次灭秦仪式。诸侯们跟来了,也能分到灭秦之功,相当于一大票诸侯们众口铄金的否定了刘邦第一次灭秦之彻底性,也就是说,刘邦没灭完,是项羽和诸侯们来了一起灭的。刘邦意识到项羽的来意就很苦闷了,竟挺而走险,试图据关而守。奈何刘邦的部队真是没法和项羽部队抗衡,两下就开关了。这是鸿门宴的背景。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

项羽询问楚怀王是否改变之前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楚怀王挺硬气说不改。项羽就给他虚称为义帝,并且对诸将说义帝无功不该拥有土地,剥夺了义帝的合法权益。项羽这里并不能说做错了,但是显然,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让楚怀王接过秦朝皇帝的法统,再由自己通过禅让方式,取代楚怀王共主法统的*治过度考量。事实上,这种正统传承思路,是*治家应该具备的意识。他给了虚称义帝,就表明,他根本不认这个共主,否则他将来怎么可能要义帝的称呼?反观刘邦最后选用秦朝的皇帝称号,则体现了完全能看清固有名号分量轻重的*治清醒。他剪灭异姓王,对韩信、彭越,完全是依靠皇帝名分的*治手段成功,而非*事。

项羽在关中大封诸侯,一方面,是弱化楚怀王的共主威望。一方面,分功分地给诸侯,诸侯们这时也都愿意尊奉他。刘邦的灭秦之功也就被偷去瓜分了。项羽烧秦宫室,掘秦皇墓,杀秦降王,除了个人性格、楚国仇恨和毁秦地基础,也有昭示灭秦者是自己的考虑。当然,刘邦破了关中,他也没更多能表现灭秦的事情可干了。这个时候杀刘邦,诸侯们也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因为现在是所有诸侯都抢了刘邦名正言顺的功劳,人人都是帮凶。又有刘邦据关抗拒友*的失误做借口。可是项羽在鸿门宴上,反而犹豫,听信所谓的“刘邦是为了等项王”“杀了刘邦会让诸侯寒心”等说辞,错事了最佳时机。要知道,刘邦此时的名望和号召力,已经不是一将一侯级别的了,项羽不懂人心所向,所以仍把刘邦当部将一级去看待。可以说,越是后来,需要*治解决问题,而非*事解决问题的时候,项羽越是糊涂。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项羽一回到楚国,就赶走义帝到偏僻地方。又干脆在路上直接派人杀了义帝。怎们评价呢?义帝的号召力就算还赶不上汉献帝,我想把曹操换作项羽,也不会这么就把义帝杀掉。我想换作刘邦,一定会把义帝放在身边,借其名义对敌对诸侯搞点发难理由,至少也让义帝替自己背点*治黑锅在取而代之。至少至少取而代之,也有个禅让过程吧...本来诸侯们在面上都认楚国共主了,估计山东也挺不了多久,你接过来自己不就是共主了?起码征伐师出有名吧,可项羽偏不,看你不顺眼就打你,不需要理由。项羽这不明不白就把共主干掉了,就是没有*治头脑的首要表现啊。而刘邦,则是爱谁当王当王,只要现在能帮我,日后再算账,绝不凭一己一时之喜好犯浑。后来人家借皇帝名分搞死诸侯王,就省去很多徒劳的*事消耗了。义帝之死,到底是不是一件无关大局痛痒的小事呢?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看看人家刘邦的*治嗅觉和演技。义帝,一个和刘邦认识没两年,接触没几天的放羊娃,刘邦怎么辣么悲愤伤心?本来是未如约成为关中王,所以造了项羽的反,从汉中夺取了关中后,该拿的也拿完了,就一时找不到一直东进打地盘、诛项羽的理由了。项羽可好,急火火的给刘邦找了个招揽天下诸侯归附,好攻击自己的大理由。

洛阳的父老能告诉刘邦义帝的消息,说明共主即使没有什么功业,但是历来元首的存在感绝对是不低的。天下皆知,项羽无端杀义帝。这件事,甚至间接导致了英布在关键时刻的反水。本来英布是项羽的勇猛先锋,但是后来,就是因为被项羽指使干了杀义帝这件脏活儿,成了楚汉战争中快被舆论口水淹死的冤大头。刘邦使人说服英布反叛项羽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你杀了义帝,如果不反项羽戴罪立功,迟早不为天下所容。

义帝的死,可以说是项羽众多*治犯浑举措中,最浑最浑的那件,也最决定命运的那件...一个无兵无权的傀儡,赶着让他死仅因为个人仇恨,这种人怎么当开国皇帝啊?放守业之君,也是崇祯那种睚眦必报的,可他又没崇祯勤*爱民...他当西楚霸王还没俩月,就让所有诸侯都看到他在*治上的奶姨夫,估计称帝让人上奏表都没诸侯敢先上,谁愿意和这号人坐一条船啊。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闲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秦项羽矫杀卿子冠*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彊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病甚,因驰入成皋。楚汉战争后期,刘邦给项羽列的十条大罪:1、违法楚怀王约定和命令,将我贬在汉中。2、抢班夺权杀宋义3、救完赵不还,来关中抢功劳4、大肆屠杀失掉人心4、约好入关不施以暴行,却烧其宫室,连死人秦始皇的坟墓都不放过,掘墓盗宝5、秦王投降了还杀人家6、骗杀二十万秦兵却封他们主动投降的将领为王7、乱封别国将领让他们反叛自己国君8、抢义帝的都城,夺取别国土地9、弑杀义帝10、不忠、不义、不仁、不信,天理不容刘邦把项羽的主要问题说的很详尽清楚了,最后还总结了:为*不平,主约不信。他比我们都要了解项羽,不妨就信一下刘邦呗?这些都是明面上,项羽干过的事,也不是私事或阴谋,刘邦没必要当众造假...说起刘邦这人吧,也难成多讲信用,多大方,可是人家最起码是在该许诺的时候许诺,能反悔的时候反悔。项羽完全是...想哪是哪,全凭喜好情绪而为,管他三七二十一干了再说,不顾后果啊...更显匹夫之勇的,与刘邦性格差距的,是项羽想跟刘邦单挑,刘邦则给他列*治罪状。这尼玛战争打了三四年,现在要诸侯王之间单挑决战。人家刘邦才是用*治解决问题啊。

所以,楚汉战争很奇特。刘邦从偷袭彭城胜了一次开始,到固陵追袭大败,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却赢了,称帝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提*治头脑,就提以德服人。刘邦缺的德,是*治必要。能不缺的,基本都忍住了。比如贯高都差点做了他,他却感其忠义也原谅了。对蒯通也是。而项羽因为别人说了一句沫猴而冠,就把来建言的人直接给烹了。这要是换成敢直接怼刘邦的郦食其、陆贾等人,早不知死多少次了。怪不得项羽身边无策士,都被烹光了...这位向项羽建言定都关中而被烹的人,很可能就是像建言刘邦定都关中的娄静那样之大才啊,可惜遇上项羽就是空怀所学,英年早逝,青史无名。再比如,刘邦对季布这类尽忠职守的敌人,直接也招到麾下。而对沽名钓誉,不守本职的丁公,即使有私恩也照样杀。这是立公德,立榜样。项羽倒是也欣赏汉子,他封的几个诸侯都是欣赏他们是条汉子才封的,但是遇到周苛这类宁死不降的汉子,他就只会“你归顺我我给你封侯”,结果人家就不降,一怒又是烹了。这时候他身边那些出生入死的将领一听,拼了这么多年命也没封个侯,反而不如敌将,会怎么想?还有王陵的老母,本来王陵还犹豫要不要死心塌地跟刘邦,结果人家老妈劝儿子要跟刘邦,项羽就又给人妈给烹了,坚定了王陵选择刘邦阵营...真的是,学烹饪,新东方...哦不,找项羽...他与刘邦总有个差距就是:刘邦能挖来英布,他就挖不动韩信。可不就是私德不行吗?项羽无心*治,就爱打仗,不打仗手痒。于是用的人也只能当先锋,而无帅才。刘邦大胆启用韩信,结果韩信横扫北方,给刘邦至少省出了几年的奋斗时间。刘邦善于收揽人心,所以优势期都是多集团协同作战。项羽呢,自己带着几万兵满中国的流窜,好不容易把成皋交给曹咎守一次,还就让曹咎自大狂不听嘱咐给丢了。最后以一对刘、韩、彭、英几股力量,甬道被断,后方失火,后勤跟不上了,再能打也只得乞和。不过项羽是真的很能打啊,垓下之战,极其悬殊的兵力,还斩杀汉*几万人。要不是这次大兵团作战总指挥是韩信,搞不好真让项羽给逆转了。但是这就是匹夫之勇啊?项羽决定死的时候,也更看重面子,更怀念私情,实在是没有帝王志向啊。可能就像他自己所言,“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就是贵族少年的心态,和老骥伏枥的刘邦相去甚远。所以说,秦末乱世是一次道统重建的乱世,重在重塑各方都能接受的*治秩序。但项羽偏偏不拿各方*治需求当回事,以武力压人。从项羽弑杀义帝,亲子破坏掉自己刚定下的共主-霸主-诸侯起,称帝就是不怎么可能的事情。刘邦杀人要找*治借口,而他则完全无视*治规矩,在舆论中是有劣迹的家伙,人心不服。否则刘邦一出关,那些诸侯咋就立马倒向刘邦去反项羽了?这离他大封诸侯还没几个月呢。舆论这东西,绝对不是王朝建立的充分条件,但是王朝建立的必要条件。建立*权后,大多数老百姓都指着鼻子骂你,地方豪族发点武器就愿意跟着去干你,怎么称帝?上半年还跟孙子一样的刘邦一打招呼,下半年诸侯们就联合起来扑你都城,怎么称帝?项羽人在徐州,连紧挨着的山东都搞不定,怎么称帝?在项羽脑海里完全没有道统、人心、合法性这类东西,完全搞不清*治需要什么,怎么称帝?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帝,他只会打仗...

1
查看完整版本: 项羽为什么比不上刘邦一个是政治家,而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