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我是徐亦立,蔡徐坤的徐,吴亦凡的亦,陈立农的立。
我的经历主要是在外企做人力资源,目前是自由职业,在家读书写字。
我活跃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上,-获得领英行家,最强音,最强档案。这是我的基本情况。
差不多从年开始,我去各地旅行,这里跟各位分享一下在旅行中的一些感悟。
为什么想去旅行?一百人会有一百个答案。有人是去知名地标自拍表示到此一游,有人是上班太累了去沙滩上睡觉休息,有人是嘴馋要尝尝当地特色美食,有人是强迫症犯了要买各种冰箱贴,有人是为了回来写游记然后出书,有人是为了寄明信片给朋友。
这张照片是我在约旦拍到的,当时是傍晚,车子爬上坡,正好看到升起的月亮。
我心里涌起一阵感动,像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像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就是我的第一条感悟:
同车的伙伴,对那个时刻的记忆与感受,和我就不一样,这是旅行美好的地方。
生活,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界定明确而不容易改变,趋向稳定,趋向无趣,趋向例行枯燥。英文里有个词routine,把这一切全部涵盖了……
而旅行,成了现代人摆脱乏味,重拾活力的手段。它创造了一种冒险和探索的临时机会,一种让快乐发生的切实可能,又总是能在短暂扰动之后,回到routine的安全怀抱里……
这一张照片,是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拍的,当地印第安人的面具。
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都是戴着面具做人,努力扮演社会需要的角色。
而在旅行中,我们有机会卸下面具,以真面目示人,或者换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具,与他人相处。
愈来愈觉察到,我去旅行,是渴望打破现存秩序,看到、听到、触摸到、感受到新东西。
这是我的第二条领悟,也是今天分享的主题,「正因旅途无序」,我们才上路。
接下来分享几个旅行中的小故事,以及我自己思考来的一些感想。
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时,我在南方,遇到一位李先生,是汕头人。他言之凿凿地告诉我,香港首富李嘉诚是汕头人,大陆首富*光裕是汕头人,下一个可能就是我……
在此以前,我从来没遇到过财富观这么清晰、自信心这么十足的人,真是眼界大开。李嘉诚退休了,*光裕入狱了,我常常想,不知道李先生现在怎样了……
作为对照,我给大家看一张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拍的照片。
这是街头餐厅门口的一群冰岛人,并不是专业模特,但穿衣打扮,举手投足,气质非凡。
我在冰岛旅行,碰到的当地人都是乐天派,但很少谈到钱,更没有人以当首富为人生目标。这是与中国人最大的差别。
有一回在浙江,朋友请吃饭,一桌都是生意人,我插不上话。后来朋友让我说说旅行见闻,我正说着,旁边一位问,「徐老师,你说得都很好,但怎么从中挣钱呢?」我说,「我是去玩,没想过要挣钱啊」,全体人哈哈大笑,「你真幽默,没有钱,去那么远的地方干什么?」
这就是我的第三条领悟:
人生路上也要伙伴,旅行途中也要伙伴,共同之处是:价值观要相同,才能一路走下去。
汕头这位李先生,还有那些浙江人,和我就不是同路人了。
再来一个小故事,那次我和朋友去甘肃与四川交界处郎木寺,到达时是中午。在旅馆休息一阵子,相对适应高原后,我和朋友慢慢地往山上走去。在转弯处,听到前方两位女生的对话声音。一个说道,这次带了九十升的背包出来,结果还是不够装。另一个回答,没错,下回要背一百二十升的出门……
我和朋友对视一眼,心中涌起对两位健步女侠的无限崇拜。转过弯时,见到两位女生挎着小坤包信步闲庭,身后不远处,两位男生身负大包,弯腰曲背,正艰难行走。
我对男女平等的认识,在那个瞬间完全被颠覆了。我常常想,不知道这两对后来修成正果没……
这张照片是我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一家博物馆门口拍的。
你看,同样是停车位,「上帝」的那个小,「上帝女朋友」的那个大,国外的女权主义就是这样子的。
这是我的第四条领悟:
如果一直在上海,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作为男人,可能很难觉察到男性特权的存在,上路之后视角转换,才有机会形成新的观点。
接下来的小故事,是刚刚发生的,春节期间我运气好,在国门关闭前,去南非旅行了。
在家时我很少独自饮酒,上路之后,我反倒喜欢喝两口。在南非斯坦林布什,我偶遇了每年一度的品酒活动。当地特色葡萄酒名叫皮诺塔吉,酒评家说,喝起来味道像烧焦的轮胎……
我尝试各种酒庄品牌,与一个白人相谈甚欢。我说,我来自中国,她说,我带你去见同胞,于是见到一个亚洲女孩子。一交流才发现,其实她是韩国人,我们只能用英语聊天……
我说,我只会用韩国话说——你好。她说,我只会用中国话说,五粮液,好喝!不知道她是在哪里,跟谁学会这句话的。中国白酒的国际影响力,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
去旅行,最让我惊喜的,往往是这种偶发的、即兴的,由当地文化特色的事件。比如这张照片,是我在印度孟买的酒店里拍的。
当时正有一场婚礼在举行,画面中的两位女士在热烈交谈,左手一位是印度教徒,右手一位是伊斯兰教徒,但两人态度亲切,没有隔阂。类似的情况在整个场合里都有。
我在婚礼现场逗留了一个小时,和各种人聊天,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夜晚。
类似的经历还有,在希腊撞上当地的复活节祈祷,在摩洛哥看当地人宰羊过开斋节,在以色列误闯了一场男孩成人礼......总之,计划外的活动反而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所以,这是我的第五条领悟:
有些朋友把旅行当成项目来管理,凡事都要做好计划。我觉得那样旅行就太累了,应当随心所欲一些。
同样,人生也不应当是按部就班活着,也可以随心所欲一些。我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活着,工作而不上班,不为钱活。
最后给大家看一张照片,是在南澳大利亚的海滨拍的。
当时这个小姑娘在木质平台上旁若无人地跳舞。我突然想起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叫《爱在日落*昏时》(BeforeSunset)。
里面的男主人公作家在书店跟记者们谈自己下一部小说的构思,想象自己女儿跳到桌子上,伴着流行歌曲,穿着夏天的连衣裙跳舞。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那个画面就是那样子。对了,这部是我最喜欢的关于爱情的电影,是三部曲里的第二本。
那个美好瞬间打动了我,一直留在我脑海里。
常常有这样的说法,人死之前,眼前会快速地出现生命中所有重要的瞬间,未必是通常认为的那些事情,而是真正潜意识里最重要的。
所以这是我的第六个领悟:
对我来说,旅行和人生一样,很多的经历,无论事先想象得多美好,无论当时感受多么强烈,未必都能留到终点。
不久前,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