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一辈子的父母,
对加班成性的儿子说,
工作是做不完的,
慢慢来。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孩子不思进取,是……。
,维基百科解释:
是指一种早上九点上班,
晚上九点下班,
每周工作六天的用工制度,
有时也被用来指代一系列资方要求劳方延长工时而不额外给薪的工作制度。
最初多因互联网及软件行业的员工交流而产生此词。
随后因有程序员依托GitHub创建网站.ICU抗议相关工作制度,
此词迅速在互联网行业外流传开来。
亲见下的员工生存现状
某日早上,
女同事突然趴在工位上崩溃的大哭,
控诉因加班每晚回家吃婆婆做的现成饭菜,
不能分担家务而被公婆指责;
女同事因加班不能赶去课后托管班接早已放学的孩子,
敲着键盘默默啜泣;
“加班狂人”的妻子抱着刚满一岁的女儿,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
来公司要求协助执行抚养费的支付;
发着高烧带团队去外地培训的中层没时间买药,
只能靠冰块物理降温;
签加班打车票时常看见,
同事们拿着在同一天的两张打车票,
一张是凌晨1点多的,
另一张是23点多的;
你有没有过加班时因身体疲困,
浑身像有万只虫子在咬的感觉;
与父母同住的单身员工不得不找房子搬出去,
因为24小时的工作电话,
让父母得了幻听症;
29岁的同事过劳猝死在加班的办公室;
公司里大多是孤家寡人,
要么是离婚、要么是名存实亡的存续婚姻、要么是“齐天大剩”……,
“职场人”单一化的生活状态导致了生活品质的下降,
甚至是没有生活。
下的家庭教育是空白的。
职场上的年轻父母深感,
自己现在活的一点儿没有“生活”。
早上7点多就到了北五环的公司,
晚上10点多才从公司出来,
11点多回到南四环的家,
脱衣、洗澡、睡觉,周而复始。
根本就没时间管孩子,
孩子由家里老人帮着带。
他觉得自己就像公司这部大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
不停的随着公司转着,
即使是有一天走掉了,
也是悄无声息的蒸发了,
就好像你从没有来过,
如同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自转。
他不知道,
现在这样拼命工作,
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价值?
照顾不了家庭,
管不了孩子,
他与孩子一周一周的见不了面,
他回家时孩子睡了,
他早上出门上班时,
孩子还没醒;
偶尔周日休息一天,
除了补觉,
连去超市买下周必需的食物都懒得动,
更别说陪孩子玩会儿了。
大学本科毕业22岁,
奋斗的口号促使你全情投入工作至35岁,
在五光十色的职场里,
穿着与就职公司品牌相匹配的时髦高档“战袍”,
出入于“白手套写字楼”;
蓦然回首,
大部分企业的“期权激励”不过是心照不宣的哄人游戏,
生活的本质不过是,
买菜做饭陪家人吃饭,
陪老人聊天,
检查孩子作业……。
“”你的目光太短浅了,你置“民族未来”于不顾
企业社会责任,
其实对很多企业家来说还是很抽象的。
今天“老板”损失了多少钱、增加了多少收益、融资是否成功、新市场开拓的如何……;
或是“老板”感受到自己的企业跟多个家庭的生计有关,
员工是如何买菜做饭,乘坐公交上下班,
父母的体检,
孩子的学习……,
哪些才是具体的企业社会责任?
老板说,
下班后留在公司培训是给员工的福利。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
没有沉浸到员工的生活中,
就不要说你是在为员工谋福利,
只有共享的场景体验,
才能有共同的感受。
尊重员工,
善待员工,
这样员工才会善待你的产品,
善待你的客户,
那么,
怎样是尊重员工,善待员工?
工时制的制定者说的不算,
员工的感受才算数。
企业的统治者不能打开自己的感知系统,
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立体的感受员工接地气的生活,
“位置决定想法”自认为高明的指点江山的样子,
是那么的幼稚。
前些年,
企业为榨干每位员工的生产价值,
向劳动保障行*部门申请备案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
打着员工对法规解读不透彻的“擦边球”;
现在,
竟公开无视法规大谈“”是巨大的福气;
如同现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兼任工会主席一样,
贻笑大方!
国家放开二胎,
鼓励生育,
人口不升反降,
为什么?
在企业里,
适婚适孕却未婚未孕的女性员工,
被视为企业的定时炸弹,
一旦怀孕就是众矢之的。
及时、有效的在工作时间内“奋斗”才是高效工作,
奋斗不等于耗时间。
事业上爬坡的年纪,
谁都不会怠慢的。
别绑架“奋斗”用“”制造“剥削”。
同为人父,
请善良,
给你的员工留出陪他们的孩子的时间,
这同属企业社会责任范畴,
不是吗?
请为民族的未来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