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6岁女海归放弃30万年薪,回到小县城,
TUhjnbcbe - 2023/3/18 19:32:00
白癜风应吃什么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59933.html

前段时间的疫情影响,不少朋友因为裁员、经济问题选择离开北上回到家乡了。

上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问她什么时间来上海。

她一口憎恨的语气:“我如果没事儿的话,绝对不会去上海的。”

仿佛上海剥夺了她人生中很重要的权利。

如今她回到家乡已经待了一段时间了,我就势采访了她和两位其他的朋友,来探究他们在大小城市的舍得。

去了小城市,我才知道街上原来是有人的

在大城市工作有两年的时间了,之前一直是在互联网行业工作。

互联网该死的朝十晚七,甚至朝十一晚八,让我完全看不到朝阳和夕阳。

我来描述一下上班和下班的情景。

早上九点顶着能把我晒出油的大太阳,双眼紧眯,呆滞地直视前方,带着灌了铅的双腿,沉重地迈向地铁站。

排队,进地铁站。

排队,进安检。

排队,下电梯。

排队,上地铁。

进入地铁,大家或者倚着地铁墙壁,眯着睡不稳的小觉;或者嘴巴紧闭,一副“不要侵犯我”的紧张样子......

来源:pexels

夏天的时候还要进入相互浸汗阶段。

上班如上坟,演绎得淋漓尽致。

下班是这样的:

八点半走出地铁,深呼一口气,“终于到家了。”

夜色浓重,路上行人寥寥。到小区后,发现小区的车位上汽车排得整整齐齐,小区里同样没有什么人走动。偶有野猫穿过灌木的簌簌声,鸟的咕咕声,还有一些虫子的声音。

我好像生活在一座死城里,人都去哪了呢?

不是说大城市是不夜城,营业到很晚吗?白天见到的是去上坟的人,晚上是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来源:pexels

直到后面,我又去了长春工作。

八点上班,五点下班。上班的时候,能看到朝气蓬勃的太阳,下班的时候能看到红彤彤的夕阳。

回家的时候,

小区外的小贩开始叫嚣,“虾便宜啦,30块一斤!”

小朋友们也放学了,外公外婆,一手牵小朋友,一手拎着菜;小朋友蹦蹦跳跳,叽叽喳喳。

每家每户也有声音,翻菜声,水遇到油时的爆炸声,各种饭香,满小区飘逸着~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来源:pexels

在长春的每一天仿佛都和过节似的。

更令我震惊的是,他们街上都有人!!!

无论是下班买菜的地方还是商场还是饭店,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的!而这种景象,是上海周末或者过节才有的!

大家平常下班了就会一起约着去下馆子,去KTV,开车在路上闲溜达唱歌。夜市上也是天还没黑,就一群一群的人,捧着各种好吃的。

这才是人生啊,在上班的时候百分百投入,在生活的时候好好生活,

而不是要么上班就没有生活,要么就辞职别想工作。

毕业就年薪30万,但我选择了回老家

我是本硕的学历,本科的时候还在国外top级别的学校交换了一年。

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进入了国内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大厂,那会儿互联网大厂还是非常光鲜的模样。

我活到二十几岁,仿佛十分“顺遂”,用一种高效的方式运转着,朝向更高更强的方向。

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也倾向于以一种“高效”的方式解决。

来源:pexels

因为工作压力特别大,我开始进行了心理咨询,同时也会去瑜伽馆进行瑜伽冥想,为的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内心进入到平和的状态。

因为工作非常忙,想要有更多的精力好好处理事情,又办了健身卡。

大城市的好处在于它的产品的精细化程度非常高,你想找冲浪馆、拳击馆、冥想馆,你都找的到。

如果说我的每一天都是一个产品的话。

我会发现我每一天的每一个瞬间都会有专门的人士帮我解决专门的问题,好让我更加流畅地运转起来。

就很像一个产品被分为了很多的部件,A厂房去生产A部件,B厂房会去生产B部件......

可是运转得更加流畅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高效地运转起来之后,我发现更大的虚无。

来源:pexels

就好像大学的时候,家里人说,你应该拿国奖,于是我拿了国奖;

同学说,你应该考雅思,于是我考到了8.0;

朋友说,进大厂不错,于是我还没毕业就进了大厂,之后也是顺利转正。

但是我发现,变得更快更强,并不会变得幸福。

慢慢地,我开始转移重心,在飞轮之外,寻找我的兴趣。

目前我非常享受改造自己的家,每个月都会花一半的工资去装修,填各种物件。

来源:pexels

当我把重心脱离飞轮之后,开始准备离开北京去成都定居。

目前,我已经在成都也拥有一间美好的房子啦。

成都的节奏很慢,没有北京产业那么好,找工作的时候,即便降薪了很多,依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情况。每天会“浪费”掉很多时间,去做饭,打扫卫生,

也找不到北京那么好的咨询师。

但是没关系,人生的时间不应该都被有效地填满。浪费点,又有什么的?

回村了,日子将就也好过

我是35+的年纪了,把之前的积蓄拿去在上海做了咖啡馆。谁知道疫情来了,动不动就关,动不动就关。

成本越高越高,日子也望不到头。

遣散了员工,把心爱的咖啡器具留了些,其余的全卖了。

来源:pexels

其实到我这个年纪,又是孤家寡人的,反而有一种松弛感,就是怎么着都行,能过得舒服开心就行。

把不必要的东西卖掉之后,直接回到老家的农村。

老家的人际结构和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家的人际结构是一张交织紧密的大网,村口的独居老头都会问我为啥还没结婚;

会有坐在梧桐树下的一群老太太,在我走过的时候大声张罗着给我找对象。

会产生一种“舆论”的压力,别人甚至是群体对一个人的印象,会深深打到那个人的身上。

来源:pexels

但是我还好,已经拥有成熟稳定的自我认知,不会被这些影响到。

我会把自己的院子里杂草除除,给自己搞了一个闲云野鹤的小型泳池,目前还想手工搭建一个小小的水吧,将来喝咖啡和喝酒用。

我的心态是很松弛的,大城市过不下去了,就换个地;

对别人的评价做好免疫,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知道这个才是真正让你成为你的步骤。

写在最后:

采访完朋友后,我发现他们其实完成了社会学上“个体化”的阶段。

也就是可以在主流的声音中,纷杂的信息中,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稳定的个人价值观。

人的一生,其实会经历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我们从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的生物人,社会化,变成一个有社交能力,可以适应社会,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人生很大程度上被社会的叙事主题控制着:

“你该上高中了,该上市里最好的高中”

“你该去大城市,拼搏一番,长长见识”

在第二个阶段中,我们头脑充满社会声音的人变成一个有自主思想的人,也就是个体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将会融合过往的生活经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个体,意味着从一个社会人向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

来源:pexels

我们常常在追寻幸福,追寻人生的终点,这往往没有特定的答案。

主流的答案是有的,无非是高学历、稳定的工作、一定的财富。可是对于个体来说,达到这些,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甚至会有追逐一生,到头来一场空的蹉跎。

而完成个体化的人,往往是将过往的信息整合,实现并追寻更加适合自己的目标。

当然,我们的个体化也不是一定要逆着主流的答案。

来源:pexels

在大城市中,我们依旧可以完成这部分。

我们可以尝试着多向内求索,在经历不同的事件中,常常问自己的感受。

“我有感受到喜悦吗?”“我在这个过程中,是享受的吗?”“当我达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真的会满足吗?”

答案不会一朝而至,但时常觉察内心,属于你的幸福就会慢慢沉淀下来。

作者:Yuki

图源:网络

首发:壹点灵心理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26岁女海归放弃30万年薪,回到小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