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抑郁症患者VS正能量
TUhjnbcbe - 2023/3/18 19:24:00

我是重度抑郁症患者。

有时候会问自己:是不是死了会好一点?然后,就开始纠结采用哪种自杀方式了。

后来,当情绪失控,手腕被切开的一刹那才明白,再怎么精心谋划自己的死亡,都是枉然,一如世事的无常。

有很多人都在分享成功的经验,而我只能分享我的失败,事业的失败,婚姻的失败,家庭的失败,生活的失败,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虽然想过放弃,但却还未放弃。

◆抑郁(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都在谈正能量,在我看来,或许正能量更趋向于一种心理安慰,就像中西方教育与文化影响下的孩子,我们给孩子对未来的憧憬,而西方给孩子能力和对现实的认识,故而中国学生只能在国际类的竞赛中包揽所有奖牌,而这些所谓的“天才”后来都只是默默无闻的度过了一生,以至于诺贝尔奖鲜有国人。

其实,我也并非没有正能量,我的正能量只是以现实为基础,不现实的“正能量”只是“阿Q”精神似的自我安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许是一种态度,当然,正能量对心灵的“治愈力”是不容忽视的,但终究也是要回归现实的。

原淘宝技术总监、被称为“马云的男人”的著名自媒体人*脚七曾说:“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思考着你就可能看破红尘”。中国自古就奉行中庸之道,何为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就是中庸之道,做人不能极端,做事要留后路,正所谓物极必反正是这个道理,凡事,看得浅了,显得无能;看得透了;觉得无趣。

有人告诉我,想通了,看开了,心结没了,也就坦然无事了,虽然心怀感激,但“白昼之光,岂止夜色之深”?这个世界上谁能完全理解谁,因为不存在感同身受,一个人的诞生不是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一些人而定制的,必然存在与世不符的“棱角”,磨去了的人便学会了人情世故,磨不去的一些人要么成为个性成为引领者,而另一些则带着思维反刍走向毁灭。

什么是“思维反刍”?思维反刍是指经常过分沉溺于消极的思维中而无法自拔,消极思维N次方的叠加,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一大特征,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罪魁祸首之一。

人活着总是会有压力,生活就像是一堆烦恼的合集,幸福就是解决掉一个烦恼之后的愉悦或者不生产烦恼的某一事件。

我们都是旅人,若背负太多,注定到不了远方。每当我感觉即将要情绪失控的时候,避开人群,静静地看个电影,暂时性地忘记自己的人生,全身性地去体验另一种人生,或者享受“金属与摇滚”撕裂耳膜的痛快感觉,放纵之后,继续生活。

◆继续生活(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美好吗?

美好!

也不美好!

但我们终归要走下去,每个人心里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世界,以及自己世界里的每一个人,用正能量安慰自己的人很坚强,知难而上的人更可贵!

是天意?

还是命运?

何惧?

我们依旧活着。

◆不投降(图片来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抑郁症患者VS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