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文观止拓展篇爱欲与战争1解析与典故
TUhjnbcbe - 2023/3/14 18:46:00

春秋时四大美女:息妫、夏姬、文姜、西施。西施在《左传》中未记载,夏姬对于春秋历史的走向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陈国的首次灭亡就是以她为导火索的,同时以她为中心的一系列事件及所产生的余波直接或间接改变了当时的诸侯格局。一个女人在当时以男人为主导的社会靠什么推动历史车轮呢?答案很简单。

古文观止拓展篇

《爱欲与战争》

第一幕:我罪孽深重,如果美丽是罪的话

春秋时期社会风气很开放,之前说过齐国几个姑娘的爱情,都是热烈奔放的。郑国比起齐国来说也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那些情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这都是郑风,多情之地自然有多情儿女。

夏姬就是这么一位郑国姑娘,她是郑穆公的女儿,郑灵公的妹妹,她在郑国时应该有一个叫子蛮的丈夫。子蛮是谁,史书中语焉不详,所以有种种奇怪的野史流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就是子蛮很早就死了,这也让夏姬背上了“夭子蛮”的罪名,之后夏姬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舒,自此她才被世人称为夏姬。

夏御叔也是因为是夏姬的丈夫,他的名字才会出现在《左传》中,其他的,比如夏御叔年龄几何,有何等功绩,都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和夏姬有一个儿子叫夏徵叔,之后夏御叔也去世了,夏姬的年龄也未可知,他儿子夏徵叔也有孩子了,所以夏姬是做奶奶的人,30多岁总是有的。《列女传》说她“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条顺活好的冻龄美女”。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又是一个艳名远播的美女呢。

同时夏姬作为陈国大夫的未亡人,上门的登徒子级别必然也非常高。宣公九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陈灵公是陈国国君,孔宁、仪行父都是卿,这是陈国的最高层了,都与夏姬私通。夏御叔也是陈国公室之后,是陈宣公的孙子,按辈份算,陈灵公应该叫夏姬婶婶。这里倒也不能说夏姬如何,孤儿寡母在那个年代想要生存下去,代价肯定是要有的,回娘家好像也不太现实,毕竟儿子是陈国大夫,娘家郑国又战乱不断。

夏姬住在株林这个地方,河南柘(zhè)城附近,离陈国国都商丘不远,私会大概也就在这里。所以《诗经·陈风》中有一篇就叫《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到株林去干啥啊?是去找夏南啊!夏南就是夏徵舒,找夏徵舒有什么好玩的,找他娘才好玩啊。“乘我乘驹,朝食于株!”骑着我心爱的小马儿,明早上在那里吃早饭!陈灵公君臣三人荒唐的有点过分了,“皆衷其衵(rì)服,以戏于朝”,衵(rì)服就是内衣,衷也是内衣,这里是名词动用,穿的意思。三个人都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嬉戏。你说这三个家伙是什么玩意。用汤师爷的话:哪怕偷偷摸摸的呢?恶心!国君带着大臣天天这么搞,国家肯定好不了。

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大夫泄冶劝谏说,国君和卿大夫宣扬淫行,人民没有效仿的榜样,而且名声不好,您快把女人的内衣收起来。

公曰:“吾能改矣。”

陈灵公说:我能改。怎么改的呢?

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

陈灵公把汇冶的话转告给孔宋、仪行父,这两个人就请求把泄冶给杀了,陈灵公没有禁止,默许了。于是孔宁和仪行父就杀了泄冶,但凡昏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善于解决问题,反而非常善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

孔子评价说:《诗经》说当不德不义之事已经成为民间的风气,就不要去徒劳立法了。说的就是泄冶这样的人。《孔子家语》中记录孔子的观点更为详尽,子贡问孔子:泄冶和比干怎么样呢?孔子说比干劝谏纣王是因为他既是纣王的叔父、又是纣王的老师。他必须要这么做,而泄冶只是一个大夫,在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大环境中,这么做可以说是死的非常不值。

这一年因郑国再次倒向晋国,楚国伐郑,晋、楚双方在郑国柳棼大战,楚国战败。第二年,宣公十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陈灵公带着他的两个连襟,又搞团建活动,株林一日游,共同在夏姬家饮酒。

公谓行父曰:“徵舒似女。”对曰:“亦似君。”

陈灵公指着夏御叔的儿子夏徵舒对仪行父说:徵舒长得像你。仪行父说:也像国君啊。你说混蛋不混蛋吧。

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夏徵舒具体年龄不详,估计刚成年不久,也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病,有耻辱的意思,也有痛恨的意思,这里可能二者兼具吧。既以此事为耻,又痛恨陈灵公三人。陈灵公他们出来的时候,夏徵舒用弓箭在马厩将陈灵公射杀。孔宁和仪行父逃亡去了楚国。夏徵舒自立为陈国国君。这一年郑国和楚国媾和,晋国率诸侯伐郑,郑国又媾和于晋,同年楚国因为郑晋媾和再次伐郑,晋楚在颖北交战,晋*又击败楚*。

又过了一年,宣公十一年,春天楚国再次伐郑,郑又倒向了楚国。晋国则和一直侵扰其边境的狄人各部达成了和平协议。

冬,楚子为陈夏氏乱故,伐陈。

到了冬天楚庄王以陈国夏徵舒作乱为借口,讨伐陈国。

谓陈人无动,将讨于少西氏。

动,行动。告诉陈国人不要行动,就是不要惊慌。少西,是夏徵舒的爷爷,夏徵舒是陈宣公的曾孙,他的爷爷是公子少西,他父亲可以称为公孙御孙,到了他就不能称公室了,虽然他现在自立为陈君,但不合法,所以就用他爷爷的名字称呼他,为少西氏。

楚国人告诉陈国人说,你们不要慌,我们是来帮助你讨伐夏徵舒的。夏徵舒还是太年轻,家族中也没有智者出谋划策,如果他站在被侮辱者的角度,以陈灵公无道为名义弑杀他,也许还可以得到国人和诸侯的同情,之后随便拥立一个公子为君,他做执*,说不定就能奠定他在陈国稳定的地位。这种先例在诸侯间有很多,但是他却自立为君,这就让他失去了所谓的正义性,也给了楚国侵犯陈国一个绝佳的借口。

遂入陈,杀夏征舒,轘诸栗门。

轘,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栗门就是陈国国都的城门。于是楚国*队进入陈国,杀死夏徵舒,并将他在栗门外车裂。先杀夏徵舒再车裂,说明车裂的是尸体。车裂之刑,不仅在中国古代有,西方也一度盛行,只是中国的技术官员好像并没有详细记录各种刑罚实施过程的兴趣,倒是西方人比较严谨,不仅记录了车裂的过程,还做过各种实验。其中就提到过车裂活人是非常困难的。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夏姬复杂的关系图

因县陈。陈侯在晋。

借此时机将陈化为楚国的一个县,陈侯这时在晋国避难。这里的陈侯是指陈成公,陈灵公的儿子,太子午。他父亲被杀后,也逃亡了,去了晋国。毕竟陈国当时是晋的小兄弟,但为什么晋国没有帮助他复国呢?首先晋、陈之间隔着刚刚倒向楚国的郑国,出兵伐陈必然和郑、楚联*发生冲突。其次,晋国还在忙于和狄人和谈,无暇顾及陈国,只能说楚国这个时机实在把握得太好了。

至此,夏姬在陈国的故事就结束了。于是人们给她安上了“夭子蛮、杀御叔,亡一君一子,灭一国,走二大夫”的罪名。子蛮、御叔的死本应和夏姬无关,但谁让她是美女呢?美女是一定要被妒忌的,一定要扣上红颜祸水的帽子的。

夏姬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陈国的故事还没结束。

申叔时使于齐,反,复命而退。

楚国大臣申叔当时出使齐国,返回后,向楚庄王复命告退。秦晋联盟被破坏后,楚国一直想再次破坏晋齐联盟,所以一直向齐国派遣使节,这也是鞌之战后,晋国不敢对齐国逼迫太紧的原因之一。

王使让之曰:“夏徵舒为不道,弒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

让,责备。楚庄王让人去责备申叔,为什么责备他呢?夏徵舒不道,弑杀陈灵公,我率诸侯讨伐处决了他,诸侯、县公们都为我的功绩庆贺,为什么只有你不祝贺我呢?

对曰:“犹可辞乎?”

申叔回答说:我能说说我的原因吗?

王曰:“可哉!”

楚庄王答应了,说来听听吧。

曰:夏徵舒弒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

申叔说:夏徵舒弑杀他的君主,是大罪,讨伐诛杀他,是您维护道义。

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

抑是连词,表转折。但是人们说:有人牵着牛践踏了别人的田地,就夺走了他的牛。

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牵牛践踏田地确实是有罪的,但夺走他的牛,这样的惩罚太重了。

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也。

诸侯们跟从您,是讨伐夏徵舒犯的罪。

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无乃不可乎?

现在将陈作为我们的一个县,是贪图陈国的财富啊,用讨罪的名义召集诸侯,却以贪墨陈国土地为结果回来,这是不可以的吧?

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反之,可乎?”

楚庄王说:您这番话说的好啊,我之前不明白这个道理,现在让陈国复国可以吗?

对曰:“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

申叔说:可以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他怀里抢走,再归还他”呀。吾侪小人,这是对自己所在群体的一个谦称。

乃复封陈。乡取一人焉以归,谓之夏州。

于是恢复了陈国的国号,为了彰显楚国讨伐陈国夏氏作乱的功绩,就从陈国每个乡要了一个人,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迁往楚国居住,把这个聚居地命名为夏州。

故书曰:“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书有礼也。

所以春秋记载:楚庄王护送公孙宁、仪行父回国,这样记录这段历史,是认为楚庄王守礼的缘故。

第一幕夏姬和陈国的故事就结束了。

第二幕:左右摇摆的意思就是左右都要挨打啊!

这一篇要聊的是郑国面临的一次覆亡之危。

宣公二年,晋国赵氏弑杀晋灵公,赵氏权倾朝野,但公室和六卿离心离德,戎狄也开始蠢蠢欲动,内外交困的晋国,霸权减弱,也无法持续维持对楚国的高压态势,楚国迎来了中原争霸的*金时期,其中郑国就是其争霸的战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文观止拓展篇爱欲与战争1解析与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