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往往都是“无用”的,因此常常被人忽略。
人们眼睛一向盯着有用之物,有形的东西。
例如,空气和阳光,没有人在意,其实没有谁离得开。
有用之物就像一棵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罩下一片浓荫,成为美丽的风景。然而,深藏于地下的树根,是被人忽略看不到的,却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因为“无”是看不到的,无形的,玄妙而难以琢磨,导致人们更注重现实之利。
《道德经》讲的很明白,“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利”,有无相生,本来妙不可分。譬如一只杯子,它的外相、造型,使其成为杯子,一目了然;而杯子里面虚空的部分,却发挥了惠利,倘若没有这个空间,也盛不了水。
愚笨之人,往往只盯着有用之物,而真正的慧者,才懂得无用之物的奥秘。
2
一代重臣左宗棠,年青时就表现与众不同。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那个时代最有用的无疑是“科举”,通过科举致仕才是正途。
左宗棠却偏偏好读“闲书”,四书五经不喜,专爱看那些“无用之书”,什么水利、经济、堪舆、兵法等等,——当然,这些现在看来都是实用之书,但在科举制度依然盛行的年代,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杂书,无用之书。
于是,许多人嘲笑他,说他脑子有问题,父母也责骂他。可左宗棠生性倔犟,听不进去,依然对所谓的正经书不热衷。也因此,左宗棠日后并未通过科举入仕,他是经朋友推荐做幕僚进入官场的。
然而,纵观他的一生,日后他取得那么大成就,包括收复新疆等等,恰恰得益于他爱看这些“无用”的闲书。
3
我们熟悉的一流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他的业余爱好是拉小提琴。
拉小提琴与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呢?
同样,爱因斯坦的爱好是听莫扎特,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有记者问他,你离开这个世界时有什么遗憾?他说,我唯一的遗憾是再不能听莫扎特了。
至于马云,是资深金庸迷。金庸的所有著作都读过。
他看武侠小说与经商是风牛马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以上这些人,谁敢说他们这些业余爱好,对他们的主业,对他们日后取得伟大成就,就没有一点作用?若如此认为,就说明你太肤浅了。
4
无用之物,像数字0,看起来没什么用处,其实它的作用非常大,甚至它的位置就决定了数字大小。
再看古代武士比剑,高手开战之前都要打会儿坐。坐在那里,兀兀不动似尊石像,看起来没什么用途,比现在就活动手脚在那里比划,揣摩招数的人好像很傻。可实际上,一旦动起手来,打坐的剑者往往数招就将对方击败。
这,很有些禅意。
庄子也写过类似的故事。在市场上看到两只斗鸡,决斗之前,一只昂头阔步神采奕奕,威猛强悍,雄姿勃发;
另一只缩在角落里不动,眼睛似睁非睁,神情低靡,仿佛打瞌睡,庄子用了个词来形容:呆若木鸡。
绝大多数人都看好第一只,为它投注,真正的高人却看重第二只。决斗的结果,果然是第二只获胜。
这里面有许多堂奥。
说起来也简单,犹如我们面对一个人,总不能只看他外表是什么样子吧,还要看表面之下的很多东西。所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也就是说,人不能只在看得见的有用之物上下功夫,而忽视了无用之物,真正决定人生高度与深度的通常是无用之物。
5
斯今斯世,有人觉得读书无用,如果这书不是工具书,不能教人快速赚钱、变现,就会一脸鄙夷,说:不实用。
但是那些看似无用之书,却能打开人的格局,提升人的维度,陶冶人的情操,铸就人的灵*,而一个没有大格局高情怀的人,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成功。
诚如莫言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就在它的无用。
还有许多老板,过于注重实利,认为“才”是第一位的,这个人如果有才,就能做大事;“德”不过是陪衬之物,可有可无,顶多也是其次。
实际上,厚德才能载物。才是马,德是驭马的缰绳。无缰烈马,安能大用?试想一个人品质低下,目光狭隘,小肚鸡肠,贪婪自私,狡诈无信,怎么可能有大的作为?
有的人和人交往,说起来可笑,他与任何人交往都有企图,带着很强的功利心,这个人日后能不能被我用?对我有没有好处?——因为抱着这种执念,他们不可能以心交心,得到真正的友谊,一生活得乏累且无趣。
做人,不可目标性太强,不可功利性太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你不仅需要成功显达万众景仰,也需要悠闲安适,心灵宁静。
“富贵”这个词常常连在一起,实则又有不同,富是自己有钱,贵是对别人有用。所以,一个人不单需要富,还需要贵。
人,应该活的像数字0,谦卑低调,不置人前,放在人后,价值却成百上千倍显现出来。
人应该活的像数字0,小则至小,大则至大。随时可以清零,回归到原点。
最高级的人生,就是活的像数字0,看起来无用,实有大用。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因为0,代表圆满、觉醒,全知全维。
6
无用的东西并非无用,而是你以为它无用。
作家海明威讲过一个创作原则:好的小说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八分之七藏在水下。
有时候,有用与无用并没有明显界限,甚至无用的东西你常常看不到。
好比人的形体四肢、五脏六腑,都是有用的东西,一眼能看见。但是主宰肉体背后的是人的思想和意识,它或许更重要,假如没有它,这个人就是行尸走肉、痴愣呆傻。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开名车住别墅的富豪,会得严重抑郁症;为什么万人偶像光芒四射的大明星,会跳楼自杀……他们明明已经功成名就了,怎么还活的那么不快乐呢?因为他们的思想出了问题。
而做人不快乐,也常常是因为你太执着,太功利,太计较。太注重眼前的实利,太在意自身的得失,太在乎外界的评价。
有句话说,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你活的不幸福,也多是因为你太执着那些“有用”的东西,而忽略了“无用”之用。没有用“无用”之用去调和、平衡“有用”之重,四两拨千斤。你忽略了那四两,生命的天平就倾覆了。
到底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真的需要打破你的思维定势、先入之见,好好琢磨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