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辈分大是一种什么感觉吗?
我是一名大一学生,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都会遇见一位年过六十的老爷爷,他每次看见我回家,都会热情地对我说:“老妹啊,你放假回家啦。”我用笑声代替了回答,毕竟“老哥”这个词我是真的叫不出口。
我哥哥生了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也都结婚生子了,而我如今已经20多岁了,还是孤家寡人。
我们学校有一个出了名的混世魔王,每当老师让他把试卷给家长签字时,他就会回答:“你找我的孙子签名。”原来他的孙子是校长。
相信许多人都有年龄与辈分不相符的尴尬时刻。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则“外甥女去幼儿园接舅舅,被门卫当孩子妈”的故事吧。这件事让许多网友表示:有种尴尬叫作“辈分差”。
有一位网友,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年龄与辈分不相符的尴尬事件。
她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的样子,脸上一脸稚嫩。有一天,她将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后对朋友说:“我现在要去接我在幼儿园的小舅舅。”
她的朋友以为她的小舅舅是在幼儿园担任教师一职。结果,没过多久,她的朋友看见她带着一个儿童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在接孩子放学的过程中,还闹出了一些乌龙。
幼儿园的门卫非常负责,看见这位网友来接孩子,由于以前没有见过她,于是就问来到她身边的小孩,“这位是你的谁啊?”
其实门卫把她当成了小孩的妈妈。小孩支支吾吾地说:“她,她是我的外甥女。”小孩似乎不太喜欢对外人说起自己和外甥女的身份。
之前有一次,外甥女高兴地到幼儿园接小舅舅,老师看见之后,问小孩:“这个人是你的谁啊?”结果小舅舅回答:“我不认识她。”
结果老师以为网友是拐卖人口的罪犯,后来网友给小舅舅的妈妈打电话,让他妈妈和老师视频,确认了外甥女的身份之后,才同意让小舅舅跟着外甥女回家。
外甥女问小舅舅:“为什么你不敢在老师面前说我是你的外甥女呢?”
小舅舅表示,“我的辈分比你高,可是年龄却比你小这么多,我怕老师知道了会笑话我。”
外甥女听完了小舅舅说的话,一时间哭笑不得。
其实,年纪小,但是辈分比较大这种情况,还挺有趣的。
我国对于辈分非常看重,辈分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国粹,我国之所以会看重辈分,注重长幼之分,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古我国就讲究尊卑有序,并且会依照辈分进行取名。
由于多种原因,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辈分差的现象,比如兄弟姐妹们生孩子的时间不同,又或者因为夫妻老来得子的原因。
因为这些原因,常常会出现舅舅的年龄比外甥女小很多,或者侄子的年龄要大于叔叔等情况。
我们要如何应对辈分差这种情况呢?其实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矫枉过正,要接受合理的辈分差。
如果你的上一代人存在着辈分差,那么我们承认这种辈分差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的辈分差会让你感觉到尴尬,不敢告诉身边的朋友。
那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自己心理负担太重所导致的。不要把辈分差当作是一种难以启齿的事,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辈分差这个事实,也许你就会少了许多尴尬的感觉。
如果在大众面前,你实在无法叫年龄比你小的孩子叫“舅舅”,那么只要保证基本的礼数就可以了,也不用大声对他喊出“舅舅”。
但是,如果在关键场合,在必须要叫出辈分的场合中,那就无法免去叫辈分这一环节,还是要大方地叫对方“舅舅”,让人们知道你是一个识大体的人。因为这是一种礼仪。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辈分差的情况,只要心中保持平静,大方地叫出对方的称谓就可以了,不需要矫枉过正。
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待辈分观念在逐步淡化,没有了古人那种强烈的辈分观念。
有许多年轻人,他们甚至都不太了解辈分的含义。
如果辈分差的双方都是不了解具体辈分的人,那么大家就可以依据年龄的大小来称呼对方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太严谨的辈分比较。
我国的辈分制度,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影响了无数的人,让我国人民可以凝聚成一股无法泯灭的力量,大家在辈分差中表现出了团结友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