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4日,深圳康桥书院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欢送会,一位来自广西的特殊男孩即将离开深圳回老家生活。欢送会还没结束,他的堂哥就要带着他离开,但是同学们却不舍得,拉着他的手不让走,双方在校园里僵持,场面既混乱又温馨。
这个男孩并不容易,他曾经靠吃野菜过活,坚持了7年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获得万善款。而获得资助后,男孩并没有第一时间执着于提升自身生活品质,反而做出了让很多人敬佩与感动的选择。这个男孩都有过着怎样的遭遇?他后来又如何了呢?
悲惨童年杨六斤是零零后,出生于广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除了田地之外的唯一收入就是农闲时候打零工。
杨六斤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有六斤重,本着贱名好养活的原则,父亲给他起名“六斤”。原本的家庭就不富裕,有了孩子之后就更加窘迫。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杨六斤的父亲不得不频繁外出打工,靠当农民工的血汗钱养家,十分不容易。
年杨六斤的弟弟出生了,家里的经济条件雪上加霜,负担更加沉重了。虽然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家人们在一起抱团取暖,即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可屋漏偏逢连夜雨,杨六斤的父亲这个时候却发生意外,在工地突发脑溢血,救治无效,死在了急诊室中。
建筑公司虽然赔付了一笔钱,但赔付金额有限,反而因为失去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面临坐吃山空的危机。杨六斤的亲伯父在之前已经去世,现在他父亲也没了,爷爷奶奶哭成了泪人,哀莫大于心死,老两口都没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杨六斤的母亲也很无措,本来生活虽然过得很苦,但好歹还有奔头,只要踏实肯干,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的。可是突然间杨六斤的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破碎就在一瞬间,她一个女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每天同样以泪洗面,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和杨六斤的爷爷奶奶商量之后,他的母亲带着小儿子偷偷离开了这个家。临走的前一夜,她还在安慰杨六斤照顾好自己。等到第二天杨六斤醒来,母亲已经不见踪影,弟弟也一起消失了,这让才6岁的他无比伤心,以为自己被抛弃了,伤心欲绝。
可是哭泣无法解决问题,杨六斤哭累了之后,只能默默扛起生活的重担。爸爸去世了,妈妈要改嫁,杨六斤成为了事实上的孤儿,除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可是爷爷奶奶的年龄大了,无法做重体力劳动,田间地头的活计都要由他来做。
杨六斤还只是一个刚到上小学年龄的孩子啊,他也做不了什么活,只有砍柴烧水的简单工作。就算这样生活还是不愿意放过他,家里出事的第二年,杨六斤的爷爷在田间工作的时候摔了一跤,被村民们抬回家的时候只剩一口气了,很快就撒手人寰。
这还不算完,杨六斤的奶奶接连收到了两个儿子去世,儿媳改嫁,老伴身亡的消息,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对了,在三个月之后也与世长辞,离开了这个痛苦的世界。到这里,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彻底化作虚影,杨六斤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唯一能够算得上亲属的只有一位堂哥,但是对方过得也不富裕,父亲早亡,母亲体弱多病,家里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夫妻俩还要在外打工养家,根本无力承担杨六斤的抚养费用。最后在村里和堂哥的帮助下,这才给杨六斤每个月元的生活费,勉强让他能活下来。
野草般求生元并不多,尤其是对于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但这已经是杨六斤能够获得的最好条件了,他除了这笔生活费之外没有其他的收入,所以对此倍加珍惜,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省吃俭用不敢多花一点,非常小心谨慎。
杨六斤一家平时在村子里名声不错,现在一家人就剩他一根独苗,村里人都很可怜他,经常会给他送些吃的喝的,给他提供一些帮助。杨六斤也知恩图报,会给帮助过自己的叔叔阿姨回礼,有的时候是自己摘得果子,有的时候是帮忙干些农活,总之没有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即便这样,杨六斤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苦,甚至窘迫到没有米饭下锅,青菜和肉更别想吃,那是他一年都难吃上几次的奢侈品。为了给自己加点菜,杨六斤还吃过野菜,他在放牛的时候经常会漫山遍野挑选野菜,只要味道不是太怪的,他都会放进锅里当做食材。
而杨六斤获取荤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钓鱼。他自制了捕鱼神器,没事的时候就去河边。试了几次之后,他经常能收获一些小鱼,靠着这种方法获得蛋白质补充,勉强维持了生存。而如果钓鱼钓得比较多,他还会拿回村里一些,分给那些叔叔阿姨们吃。
可是这样毕竟不长久,杨六斤有一次在山上吃了一种芥菜,突然全身无力,上吐下泻,被送进卫生所之后才救回来了一条命。打这以后,杨六斤吃野菜的时候就更加小心了,甚至自己总结出一些经验,再也没有出过事,这是他非常骄傲的本领。
由于家庭困难,杨六斤之前一直没有上学,12岁的时候才在村里的帮助下进入了公办小学。长期的营养不良下,杨六斤的身高体型都非常瘦弱,根本看不出来已经十多岁的模样。学校知道杨六斤的情况,所以免除了他的学杂费,还给他免费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还帮他申请到了一笔助学贷款,这才有效缓解了杨六斤的窘况,他开始像同龄人一样上学。
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杨六斤很珍惜,学习得非常刻苦,努力把之前丢下的知识补回来。这样勤奋刻苦的孩子很受老师喜欢,他们经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杨六斤,给他提供一些便利。校长还推荐杨六斤参加了一档公益节目《第一书记》,获得了网上曝光,收获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生活从此发生改变。
电视台的记者对杨六斤很感兴趣,专门进行了跟拍,并做成了一种纪录片的形式。在这部片子里,杨六斤的日常充满了艰辛的味道,装上半盒拌有辣椒酱的米饭,然后就开始去山上放牛。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开始挑选野菜,擦拭干净后就放进嘴里咀嚼......这样的镜头很多,让人不仅流下怜惜的泪水。
杨六斤还邀请记者尝尝自己的手艺,当苦涩的味道冲上口腔的时候,记者的眉头紧皱道:“这个东西能吃吗?”杨六斤理所当然地说:“能吃啊,我一直吃的是这个,那边带锯齿的味道不好,吃完还会拉肚子。”一番话击中了旁边人的泪腺,大家都为这个坚强的孩子所感动。
峰回路转节目录好后,记者问杨六斤想不想找妈妈,他很小心地说道:“想,但是我怕她不要我了。”节目组相顾无言,默默地帮杨六斤找到妈妈,然后安排两人见面。杨六斤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自从妈妈离开后,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对方了,这次机会非常难得。
杨六斤的妈妈改嫁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节目组开了几个小时的车才来到目的地。妈妈对儿子也很想念,她也是迫不得已才会离开,但是心中对儿子的爱一点也没有减少。当两人见面的时候瞬间抱在一起,哭得撕心裂肺,围观的人也感觉很不好受。
在妈妈的新家里,杨六斤和她说了很多话,将多年未见的想念全部诉说出来。可是这里毕竟不是杨六斤的家,妈妈改嫁之后也过得不容易,丈夫这边同样贫穷,再加上家里的三个孩子,他们根本无力抚养杨六斤,他只能自己想办法继续一个人生活。
晚上离别的时候。两人难舍难分,杨六斤坚强地安慰妈妈道:“我长大以后一定来看您,您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辛苦。”这次离别之后,谁也不知道下次再见面是什么时候了,杨六斤需要继续艰难求活,他的妈妈也要为家庭忙碌,好像这次见面什么也无法改变。
就在这个时候转机出现了,记者将剪辑好的片子放了出去,顿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轰动,赚足了网民的眼泪。不少人在看到杨六斤的事迹后,感概于他的坚强勇敢,主动提出捐款,仅仅一天的时间就募集到了4万余元善款,由节目组打到杨六斤的银行账户里。
除了这个之外,一位深圳私立学校的领导也看到了杨六斤的境遇,主动联系到杨六斤的堂哥,邀请杨六斤参加夏令营活动,并希望他能在深圳学习。这对杨六斤来说是好事,所以他很快就到了深圳,见识到了大城市的风光,还去了很多景点游玩,增长了不少见闻。
另一边,杨六斤的账户上不断收到捐款,数字额度已经飙升到了万,然后才被有关单位紧急叫停。这样一大笔钱对于杨六斤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不仅会改变他本来的生活轨迹,对他的性格和人生也会产生意外的影响,谁也无法保证事情结果好坏,所以就只能从源头掐灭可能。
而在收到捐款后,杨六斤家乡的镇长以及堂哥迅速赶到深圳,将他接回老家,开头的那一幕就出现了。杨六斤在深圳过得很舒服,不仅有吃有喝,还有朋友可以玩,所以他不愿意回家。大家没想到的是,事情正慢慢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随着网上的议论愈演愈烈,大批记者赶到杨六斤曾经呆过的学校,甚至有驱车赶往他居住村庄采访的,事态超出了控制,杨六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他以及巨额财产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那段时间他和堂兄两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回归平淡面对外界的非议,杨六斤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没有把全部善款前据为己有,而是拿出15万元捐给其他生活贫困的孩子。通过《第一书记》这档公益电视节目播出,这15万元将平分给30个孩子,每人0元,杨六斤会亲手将钱交到他们的手里。
然后杨六斤还拿出一部分钱给村里修路。之前他受到不少村民的照顾,应该给予回报。其他的钱则由杨六斤的堂兄代为保管,并且他愿意接受公众的监督,直到杨六斤成年之后,剩下的钱会全部交还给他,到时候怎么用就是他的事了,这场风波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对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亲戚,杨六斤不假辞色,没有给他们一分钱。这些人在他们家遇到困难的时候,一个站出来帮忙的都没有,现在听到有便宜可占,这才急匆匆赶来,市侩嘴脸可见一斑,而杨六斤的做法也体现了他的智慧。
之后杨六斤还受邀参加《新闻面对面》,亲口讲述自己生活的变化,感谢那些捐款的好心人。从这次节目之后,杨六斤就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他先是改了名字,然后转学去百色读高中,最后又读了大学,谁也不知道曾经的杨六斤去哪里了。
这也兑现了杨六斤之前的承诺,他说自己会当一个普通人,不会再暴露在聚光灯下。当记者再次来到杨六斤的家乡时,唯一能找到的就是他的堂哥,对方在老家起了一栋三层小楼,还办起了养殖场,生活过得很红火,再也没有过去的窘迫模样了。
而杨六斤放假回家就会去堂哥家里居住,这里就是他的家,堂哥一直留着他的房间。至于改嫁的妈妈,杨六斤也会经常去探望,每次大包小包的带很多东西,希望对方可以过得好。这种亲情关系不会轻易断绝,杨六斤仍然恪守着儿子的职责,这样的孝心也让人感动。
杨六斤是不幸的,他先后失去了父亲和爷爷奶奶,母亲又带着弟弟改嫁,只留他一个孩子艰难求生。但他没有被生活打败,一直顽强乐观地活着,即便突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