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1岁戒掉情绪的雪莉,将生命定格在25岁
TUhjnbcbe - 2023/2/19 17:45:00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皮肤 http://m.39.net/pf/a_6410197.html

1.善良的雪莉频遭恶评

最近一直被雪莉刷屏,本来对她没有太多了解的我,好像也成为最了解她的那个人,当时雪莉没有按约定参加节目《恶评之夜》的录制,经纪人打不通雪莉的手机,去她家寻找,发现雪莉已经自杀。

在看了她生前参与《恶评之夜》节目后,我突然有些心疼这位皮肤白皙,面容清秀的女孩。《恶评之夜》节目内容是明星对于很多网友的恶评做出回应,雪莉读着每一条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每读一条的回应都是温暖的微笑,然后机智的回答,没有一条让她表示出非常的不满。

节目中有一条恶评让我印象深刻:今天我去算了八字,发现和雪莉的一模一样,去哪都觉得很丢人,想要重生,我这一生完了吧?

字里行间的恶*让我心惊,雪莉皱眉读完此条信息,读完略微沉思,回答道:这不是炫耀吗?回答的很聪明,完美化解尴尬。

面对一次次的恶意中伤,雪莉都选择了忍让和原谅,有一次面对恶评的雪莉打算起诉对方,当事情越闹越大,对方给她发了长文表达了歉意。

雪莉说对方应该是面对很多生活压力,于是把这种压力释放给了她,当看到对方跟她同龄,想到对方正是在找工作的年龄,如果有前科以后会很难找到工作,于是放弃了起诉。

善意的对待他人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我在想这个聪明的姑娘,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的诋毁和蔑视表示自己的愤怒?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的恶意做出反驳?我们为什么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因为对方的难处原谅他们对我们的伤害?

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成年人不能任性,不能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不想要的。

2.成年人的不易,我们不能发脾气

微博有个话题“成年人的世界”,其中有一个网友他这样描述成年人的世界:“觉得自己就像个精神分裂者,有时像个怪人,有时像个神经病,一边要压抑着自己悲观的情绪和想法,一边让自己看起来开朗活泼人见人爱”。这条微博下面有大量转发,网友评论说感同身受。

雪莉曾经也做过类似的描述,她说自己的生活就是深渊,需要两面性,表现给大家是开朗活泼,内心却刚好相反,感觉自己在骗人。

成年人的世界,并不容易。我们背负的时常不仅仅是自己,背后可能是一个家庭,一票人的希望,我们不敢喊累,不能说疼。

就像著名主持人何炅曾在微博上写过的一段话:坏情绪还是少挂在嘴边比较好。家人听了难过,朋友听了担心,对手听了偷笑,更让自己顾影自怜,丧失斗志。负面情绪就像长在背上的痘痘,小心别碰到,默默就好了,没必要天天亮出来大肆做广告。

这也许就是我们成人为什么戒掉情绪的原因,好像情绪的发泄对于生活百害无一利。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人生在世躲不掉七情六欲,如果都是默默内化,人生会不会太无趣,你的内心会不会同意?你的肉体又是否会答应?

3.情绪是无形杀手

年,DanielWegner教授和同事进行了著名的“白熊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当告诉人们“不要想一头白色的熊”的时候,人们反而更经常想到一头白色的熊。

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讽刺进程理论”——你越是想压抑某个念头,它越是可能一直在你脑子盘旋不去。

正如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但凡被压抑的,都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卷土重来。

长期的压制情绪会导致人身心受损,心理受损最明显的就是抑郁症,我们内心变得不快乐,看整个世界都是灰暗。抑郁症的危害不用我多说,最严重的就是自杀。

可能很多人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心理调节能力足够强,抑郁症离自己还远,那么你的身体又是否能够承受。心理学有一种现象叫——情绪躯体化。

心理学家武志红这样解释情绪躯体化:我不能对你直接说“不”,可我还是想表达,那干脆就用身体出问题来表达。这样传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的自我想对你说“不”,是我的身体不行了。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曾做过调查,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想把所有情绪靠压制解决,最后反而迎来内心更凶猛的反扑,我想对自己最大的和善,莫过于合理宣泄情绪,别让它更加猖狂,把你伤害到体无完肤。

4.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

请注意,我说的是合理宣泄,而非肆意宣泄,如果我们成人像小孩一样,不满意就哭闹打滚,我想说这是退化,不是宣泄。

宣泄的前提是健康合理,绝非给自己造成伤害以达到心理平和,这样的宣泄会造成二次伤害。

合理宣泄情绪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很多人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一直在抗拒和控制,怕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其实当你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反而它变得没有那么强的杀伤力。

这种负面情绪自己不会持续太久,当情绪慢慢消化殆尽,反而会迸发出生命更强的力量,你会更有勇气,内心会充满能量。

武志红老师在研究生期间因为失恋,患上了抑郁症,而他自己的治疗方法就是让自己陷入其中,自己的抑郁症不治而愈。

当然,我也赞同用各种方法去排解负面情绪,比如倾诉、健身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当我们把自己的悲伤不满等说给别人的时候,心理上的包袱减轻了,情绪也就不会那么强烈。

一千个人一千种方法,有些人可能是运动等等。体育锻炼可通过释放一种叫做β-内啡肽的脑化学物质,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并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令人感到镇静和快乐,在运动过程中让坏情绪和体力一样慢慢蒸发。

情绪的重要来源是我们认知,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境遇。

陆毅前几年凭借《人民的名义》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遥想当时他的成名作《永不瞑目》是20年前,他当时还没大学毕业,可以说是少年成名。

大红大紫给他带来很多物质便利,但同时也给与他很大精神压力,成名后整日将自己关在家里,打电玩、酗酒,还拿烟灰缸砸自己头,甚至在身上划出一道道伤痕,因为只有疼痛能让他有一丝清醒。

后来他回忆,“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一夜成名,在心态上有些浮躁,总想着要表现到最好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名。总的来说,那时候的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不肯放过自己,对很多事都太在意了。”

心理学家达芙妮曾说,我们常常对别人,有着很强的要令他人满意的责任心;而唯独对自己,却没有了让自己轻松快乐的责任心。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有不良情绪,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和坏情绪做朋友,听听它的忧愁,你会感觉到身心的自由与放松。

5.做最真实的自己

避免陷入情绪的漩涡,不被它主宰,最好的方式是真实的活着,就做自己。

电影《无问西东》有这样一段对白,梅校长:“你要真实”。吴岭澜:“什么是真实”。梅校长:“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果曾这样评价真实的活着,不管是真实的活着,还是虚假的活着,总有一部分人喜欢你,另一部分人讨厌你,但是如果你是真实的活着,喜欢你的人中会多了一个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11岁戒掉情绪的雪莉,将生命定格在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