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感性,是骗人骗己的标签
TUhjnbcbe - 2023/2/18 8:50:00

最近在接触一位抑郁症半年以上,过量用药的朋友。他患抑郁症的原因是感情。女友的前男友回来了,女友选择变成前女友。

这好像只是年轻人里常见的情感故事罢了。不一样的是,前男友患有抑郁症,前女友也抑郁,最后男主也抑郁了。

听起来好可怕,像会传染一样。嗯,会传染。尤其在感情里。不仅爱情,亲情里也常见。

你以为他们是因爱情离去而抑郁吗?不,是认知局限导致的。也可以理解为“钻牛角尖”。

不知道女孩的认知是怎么被局限住的,但她用好男友和你答应爱我的承诺,栓紧了男孩。

不顺心了,轻则抱怨,重则暴怒。男孩做的总是不对,但女孩又说不清自己要什么,反正你给的就不是我想要的,就是你不够爱我。这样的女友要不得,这样的父母爱情也请尽快改正。

男孩坚信自己对女孩的爱,努力去做,却依旧被否定。他变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从两个人的爱情影响到了多人的社交。

阳光开朗的他变得自卑,直到感情破灭,爆发抑郁症,依靠药物才能维持正常情绪状态。

这不由得让我思考每个人身上,感性和理性这两个常见标签。

许多人通过所谓的感性,给世界带来了精神文化上的馈赠,它溶于诗词歌句,藏在画里,隐身在一段段被传颂的爱情里。

可惜,太感性的人并不快乐,或快乐的很短暂。像三毛、梵高、海子、甚至屈原等等。

有人会说,如果她们勇敢地活下来,还会给文坛注入新的血液。但我们眼中的勇敢,是她们每分每秒被痛苦所折磨得撕心裂肺。

若他们能与过往握手言和,或也写不出这么深入人心的著作了,人生有时就是这么矛盾。但谁规定你必须当个作家呢?不想写字了,享受生活带来的其他快乐又有何不妥呢?、

活着,才能造就无限可能。

当今社会,文艺青年的数量在增长。有人说他们矫情。在我看来,挺好,矫情的人更有机会明确自己要什么。只是少了点打破常规和突破自我的勇气。

矫情比麻木好。

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下,越来越多人想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正说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少数人更早明白了多数人这个需求的空白,所以有了游戏和肥皂剧,还有漫天飞舞的娱乐八卦,它把大部分人的精神愉悦控制的妥妥当当,从而获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了我们眼中的富贵人家。

他们控制住部分人利与害的需求点,基于趋利避害这个人性的基底代码,所有反应都避不开这个代码。

所以,人都是理性的。而感性,只是理性构建的一种认知习惯罢了。是的,也包括被我们歌颂的爱情。其实爱情并不伟大,伟大的是爱而已。

不过我们这次主要聊聊现在总被提到的“共情”,它可以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能力。

共情是你说你十分痛,我便去感受你的十分痛,即使让你十分痛的原因,对我只会有三分痛。我没必要去研究造成这七分的差距是什么,只需要去相信去感受即可。

在共情这个词语出现前,我们对有共情能力的人称为善解人意。共情,不仅是对痛苦的感受,可能还有尴尬、也有喜悦,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被共通感受。

有几次的实践经历后,你的情绪就会比之前的自己更敏感。当然,我们最好只为了共情而共情,如果存有其他的目的,一个分神,你的共情就变成“作秀”了。

共情是种身心投入的主动感受。只要你愿意,它适用于一切社交。

放下自我认知去感受他人情绪,这原本是很多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长大后,却要特意练习。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退化呢?

共情是对他人情绪的共通感受,而PUA组织发现了这个秘密,从而用洗脑式的方案,更改他人认知习惯,最终实施精神控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犯罪手法在法律上太难以界定了,因为被洗脑后的行为都是被害人自愿的。而道德的谴责对于这些人根本无关痛痒。所以,请保护好自己,努力强大自我认知,防止被情感控制和财产洗劫,甚至是生命的流逝。

北大女孩包丽,用自己的生命,为众人敲醒精神控制的警钟。

很多时候,第六感都会给我们一点反抗的信号,我们却总以“哪有完美的人”,“都有低谷期,帮一把吧”这些理由安抚自己。

乐于助人当然是正确的,只是用错了地方。

第六感的警钟,可能捕捉到对方胜利在望的喜悦嘴角,可能是你答应后对方洋洋自得的语气,又或是洽谈后续问题时对方的遮掩态度等原因响起。

你的善良一定要用在对的人对的事上。请避免江歌的悲剧再次发生。

请不要再用感性来标榜自己,学会理性的分析。理性并不影响我们内心的丰富,它不等于无趣,只会让你的人生路更加平坦顺遂。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性,是骗人骗己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