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总是痛的,星标我们陪你
文/陶瓷兔子,头图基于CC0协议使用
1十月份一共看了九本书,主要都是小说,大长篇小说真的很占时间,但读进去了也是真的过瘾,在周末的午后连着读上几个小时抬起头,总有种错觉像是浮出了海面正看到夕阳。老规矩今天只聊印象最深的几本,完整书单请移步豆瓣
陶瓷兔子。十月最治愈:《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为什么人需要关系?因为关系总能治愈。为什么关系可以治愈?因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像是一面镜子,映出你的恐惧,你的不堪和你的胆怯,你最想得到的以及最怕遇到的,跟不同的人交往,就是在适应或者接受不同的自己。如果你从来没有在人际关系中有过被点亮,或者被治愈的时刻,这本书应该会非常适合你——它讲的是一个心理医生和自己的心理医生,以及患者们相互治愈的过程。我们对“心理医生”这个职业总会有种奇妙的矛盾,一方面知道他们也不过只是普通人,也会爱也会痛,但另一方面,我们却期待他们凭借所学的知识变得通透和坚强,最好刀枪不入百*不侵,才能证明他们的专业水平。我有一次去听一位心理学家的讲座,当他讲到自己一度饱受抑郁症困扰,而且至今都未婚的时候,我旁边坐的一对情侣立刻发出了低低的嗤笑——一个心理学家连自己的问题都搞不定,有什么资格去治疗别人呢?这个问题在我念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也无数次困扰着我:一个人要活成什么样,才能够让人信服呢?至少得时时刻刻情绪稳定,脸上总是洋溢着乐观开朗的微笑吧?还得结婚生子,打造一个宛如教科书般的美满家庭吧?最好还要会赚钱——穷酸味的说教太没有说服力了,还得时不时的去做做公益,展示一下心中的大爱吧?想想就觉得好难,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一个心理治疗师最重要的品质不是成功,不是完美,不是冷静,这种品质叫做“察觉”。察觉到自己和对方的情绪,察觉情绪的流动,察觉那些暗涌下没有被说出口的情结,甚至是察觉到自己的失控。这是一件听上去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非常难的事。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时常都是无知无觉的,既不会注意到它究竟是因何而生,也不会去挖掘藏在它背后的语言,大多数时候我们忍着,直到忍不下去爆发,却又会因为爆发而觉得愧疚,用刻意遗忘来逃避复盘,随即开启新一轮的忍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无知觉”本身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察觉情绪需要无上的勇气,一旦你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和流通,也就必须要负担起因它而生的一切,你潜意识里想要逃避的东西。而这本书非常打动我的原因,就是作者洛莉真的有足够的真诚和勇敢。她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泥泞的时刻,她也本有很多机会可以遮掩过去,但思来想去之后,她还是决定面对,也就是去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医生,然后说出口。洛莉,来找她问诊的患者,她的心理医生温德尔,像是奇妙的互文一般互相渗透在彼此的生活里。被一些人伤害,被一些人治愈;去帮助一些人,去点亮一些人。这也是我们的生活。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应该是我的年度最佳。2十月最遗珠:《西游记》能想象吗?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豆瓣上得到的打分人数,还没有一本畅销励志书多。我读完《西游记》之后又翻了几本相关的书,忽然就有点能理解《西游记》小说不受欢迎的原因——看看解读它的书就知道了,市面上几乎所有跟《西游记》相关的书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考证派,研究书里佛教和道教的原因,唐僧的原型,以及“十万八千里”这个数字的意义。另一种偏向阴谋论,分析唐僧喜欢八戒不喜欢悟空的真正原因,太上老君和如来的暗斗,以及真假悟空这一回之后,取经的到底是悟空还是六耳猕猴。就...挺无趣的吧,像是回到中学时的阅读理解题,明明只想看个热闹,却被逼着总结中心思想和意义。解读西游的书无聊,也的确从侧面说明了《西游记》本身没多少内容可供深挖,对比下解读《红楼梦》的书,分析诗词的,分析人物的,分析人性的,《西游记》的确显得有些逊色。但本来也不是所有文本都是需要被分析,被解读,甚至是被过分解读的,《西游记》的天真本身,本来就已经足够成为独特的魅力。你看唐僧总是哭唧唧,每次都会被妖怪抓走,但每次被救出来之后就立刻上路继续西行,从来不后悔,也从来不回头。你看悟空常常抖机灵,动不动就要diss一下唐僧,八戒永远惦记着吃,沙僧不争不抢的走在最后,小白龙把一切看在眼里却始终沉默。有这样的画面,又何必要追问一句“为什么”呢。3十月最过瘾:《将进酒》安利这本书之前先讲一个小插曲,我时常跟一个爱看书的同事互相推荐书,有天在公司食堂遇见,她随口问我最近有没有好看的书。我:有啊,《将进酒》就不错。“将进酒?古典文学?”她立刻拿起手机准备mak。我:啊不,就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啊...”她立刻停下了手头的搜索,给了我一个复杂又有点微妙的眼神。我想如果把那眼神翻译成语言,大概会是“你居然看网络小说?不入流的网络小说!”没有说网络小说不好的意思,但对于很多严肃的读书人来讲,网络小说的地位基本就是鄙视链的底层。但我私心觉得,读书的趣味和格调其实并没有什么相关,情节的生动和人性的深刻不仅限于名著,好的网络小说照样毫不逊色。这本书的风格有点像前几年的《琅琊榜》,走的是权谋路线,跟情节和人物比起来,感情戏倒显得很多余。配角的性格轨迹也很饱满,再小的角色都有血有肉。美中不足的是到最后三分之一处明显开始笔力不足,虽然情节圆上了,但对部分配角的赘笔实在太多,反而冲淡了应该浓墨重彩去加强的一些细节。结尾扣一星,四星也是妥妥的了。PS:这是一本耽美,不喜慎入。4十月最文艺:《欧丽娟品读古诗词》这大概是我这个月看的最随意,但感觉也最奇妙的一本书了。不需要按章节顺序,不需要特意留出时间,每天用几分钟的碎片时间随手翻到某一页,有种开盲盒的快感。虽然是一本诗词书,但欧丽娟的解读却是比较偏干货版的,很多生僻的典故都有详细的解释,没有矫揉造作的硬凹文艺范,对背景和意境的解读也很通透。很适合睡前随便翻翻的一本书了,说不定能梦到李商隐呢。你这个月看了什么好看的书呀?记得在留言区分享给我喔~陶瓷兔子
解局情绪化,专治玻璃心
新书《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限量签名版正在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