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我前文所述,抑郁症并不像强迫症或恐惧症那样来势猛烈容易察觉,它就像一个慢热者,逐渐地侵入孩子的意识,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加重症状。
低自尊和悲观的态度会造成孩子消极的自我评价,把坏事归咎于自己的不足或他们感到无力改变的外部条件,从而产生一种抑郁的状态,这种消极状态会进一步导致消极的行为,比如哭泣、抱怨,这些消极行为让别人更不愿意接近抑郁的人,这会使抑郁的人觉得自己被抛弃,觉得孤独。因此,抑郁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恶化。
我们来举个例子:
12岁的阿洛决定努力让自己变得善于与人交往(美好的初始愿望)
但是当他向阿曼发出邀请的时候,阿曼说她已经另有安排了。(阿洛感觉受到打击,邀请阿曼对于他来说,变成了一件让他心烦的坏事。)
阿洛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趣,没有吸引力的人,大家都不喜欢他,所以拒绝他。(否定自己,出现低自尊和消极的心理反应)
接着阿诺很难过,觉得自己非常孤独。(被抑郁情绪包围)
在学校,阿洛开始躲避阿曼,可阿曼似乎并不在意,好像那天的拒绝从未发生。他极力的注意着阿曼和其他人轻松的聊天,可那边传来的欢笑声令阿洛极为不安,也许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被阿曼拒绝的事。(过分在意他人,消极的心理暗示)
阿诺开始躲避众人,逃学,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消极认知产生消极行为)
由于阿诺的消极行为,人们也躲着他,这进一步强化了他的症状。(他觉得自己被社会抛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伤心)
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一旦进入这个思维和行为模式,就很难逃出这个怪圈。
当抑郁来袭,作为家长,我们如何主动出击,找出潜伏在孩子心里的那个抑郁小怪兽呢?
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如果患了抑郁症,外表看起来会很悲伤或者情绪低落。事实上,抑郁症还有其他的外在表现。比如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幽默风趣,卓别林诙谐讽刺,然而,他们都是抑郁症患者。所以,从外表我们很难去辨别。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侧面的观察和沟通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抑郁情绪:
1.孩子是不是对大多数的集体活动都不感兴趣?
2.最近她的胃口或者是体重是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非由于节食引起)?
3.孩子的睡眠质量如何,睡眠习惯是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他是否看起来比平时更加心神不宁或者反应迟缓?
5.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的疲劳,无精打采?
6.和他聊天时是否感觉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并且有时候过于内疚。
7.让他集中精力去思考问题是不是很难?
8.在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他是不是显得非常抑郁,悲伤或者是绝望?
9.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甚至不肯出门或逃避上学。
10.他是否用不同寻常的语气提到过死亡或者与死亡相关的一些话题?
当然这些并不能说明孩子就一定患有抑郁症,或者是有抑郁情绪,对于家长来说,这至少是一个提醒。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一些异常的行为,可以回顾最近发生过的事情,再结合孩子的表现,以及最近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综合来判断。父母们平时也要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