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一共有两个摄*王,一个是开启清朝宏伟大业的多尔衮,一个是结束清朝的载沣。大清灭亡后,载沣出售王府定价为90万斤小米。
载沣是清宣宗道光帝的孙子;大清的第十一位铁帽子王——醇亲王奕譞的第五子;光绪帝载湉的异母弟;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爹。载沣的嫡母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载沣的嫡福晋是慈禧的养女、慈禧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
载沣两岁时受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属于第八等爵,七岁晋封镇国公。在他被封为镇国公的第二年(年),他老爹奕譞死,载沣袭父爵受封醇亲王。
载沣能袭爵也是他太幸运,他虽是排行老五,但他的大哥、三哥、四哥都死了,就二哥载湉活着,已入继帝位(即光绪帝),因而他爹的爵位也只有他袭了,可以说载沣从一出生,其身份地位就富贵显达,远超大清其他王公贵族,命运又对他特别垂青,令他在仕途上扶摇直上。
不过,他本人也是有一定的办事能力的。
在他19岁那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七年(年)《辛丑条约》签订前后,慈禧和光绪帝已经西狩到西安,德国要求清*府派皇室特使,去德国为驻华公使克林德的被杀赔礼道歉。
慈禧和光绪帝任命载沣前往柏林去解决这事儿。
光绪帝的亲弟弟、大清帝国的亲王亲自来道歉对德国皇室也算够诚意,德国皇室给其一定的礼遇,但对于道歉问题要求很苛刻,提出让载沣三跪九叩行跪拜礼向德皇威廉二世道歉。“德皇在白厅坐见,王爷行三鞠躬礼,递书,致颂。切照臣下觐君礼节叩首。”
载沣感到德皇的刁难和羞辱,一口拒绝,他说:“宁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大清王爷怎能在‘洋*子’面前下跪呢?无论如何大清颜面不能丢”。最终双方交涉了20多天,德国就跪拜道歉表示妥协,让载沣与其随从皆行鞠躬礼道歉就算翻篇,此事过后,载沣的名号响彻中外,不少国外媒体认为“醇亲王诚中国之贤王也”。
慈禧太后对载沣的表现很满意,甚至有些马屁精称赞载沣道:“从今一代擎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
这次出使德国,也让载沣有不少收获,他看到德国皇室权势的盛大,就虚心请教接待他的威廉·亨利亲王,亲王告诉他:“欲使皇室强盛,必先集中兵权;欲使国家富强,必须重视武备。”
载沣很受启发,牢牢记在心里。在德国的所见所闻,让他开拓了眼界视野,加深了对国外的了解,载沣对其他国家也很感兴趣,就想着借着这次机会顺访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结果遭到了德国的强烈反对,他只好以身体不适和回国完婚为由,放弃了访问欧洲其他国家,他感到很无奈,深感弱国无外交的耻辱。
这趟出使在载沣的心里留下耻辱的记号,他没想到自己作为王公贵族中最显贵的一员,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台竟然像个小丑。
回国后的载沣更加奋进,对慈禧也十分顺从,慈禧对他很看好。年1月,慈禧亲自给载沣指婚,把自己的义女、心腹大臣荣禄的女儿指给他。
可当时的载沣已经定了亲,对象是贵族希元将*的女儿,定礼都已经下了,但迫于慈禧的压力,他的生母刘佳氏只好退婚,载沣也不好说什么,可怜的是那个女孩,她受辱自杀了。
顺从慈禧的指婚,使载沣在仕途上更加平步青云。
光绪二十九年(年)春,20岁的载沣就被任命为随扈大臣。光绪三十二年(年)春,载沣的长子溥仪出生,这一年载沣受命管理健锐营事务,同年,被任命为正红旗满族都统。到了光绪三十三年(年),25岁的载沣被授*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不久,慈禧赏赐他更高的荣誉——西苑门内骑马与穿嗉貂褂。
紫禁城骑马的权力一般都是赏赐那些60岁以上或者二品以上的大臣,也有极少的被皇帝宠信的臣子才有这种待遇,例如26岁的和珅被赐紫禁城骑马,而载沣却在25岁时就得到这种荣誉。另外,赏穿嗉貂褂,嗉貂褂要比*马褂高贵的多,做一件这样的礼服大概需要数万只貂,清朝只有极少数大臣有赏穿嗉貂褂的殊荣,可见载沣在清廷中的地位。
这种嗉貂褂,李鸿章有一件
光绪三十四年(年)初,慈禧让载沣任*机大臣。
慈禧一直提拔载沣,主要还是看中载沣的懦弱、顺从听话的性格,慈禧早把载沣驯服了,想怎么驾驭就怎么驾驭。关于这点载沣的弟弟载涛曾说过,“是因为她(即慈禧)观察皇族近支之人,只有载沣好驾驭,听她的话,因而让他做*机大臣……”
同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同时病重,光绪帝驾崩后,慈禧赶紧安排立嗣的事,她打算立3岁的溥仪为帝,让载沣监国摄*。
张之洞、世续等一些大臣担心隆裕皇后(慈禧太后的侄女)会重演垂帘听*的局面,提出立载沣为帝,可是慈禧太后却说,同治、光绪二帝已是兄终弟及,再立载沣,三代都是兄弟传承,不吉利,坚决让溥仪为帝,让载沣当摄*王。
其实,啥吉利不吉利,都是慈禧打的小九九。慈禧考虑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太皇太后不再垂帘听*了,可嗜权如命的她怎肯罢休?好在载沣听话,她依然可以继续操控被她驯服的载沣,载沣当了摄*王,大权仍握在慈禧手中,她就不用担心有人翻她的旧案了。
人算不如天算,光绪帝刚驾崩,第二天慈禧也不行了,她也自知难以活命,在临终前又下一道遗诏:以后*国大事,摄*王当秉承隆裕太后意旨办理,这样自己的空缺就让自己娘家侄女顶。
慈禧安排完就驾鹤西去了,和光绪帝的驾崩时间相隔仅仅20个小时。
登基大典上,小皇帝溥仪哭闹不止,载沣一边哄,一边随口嘟囔着:“完了,完了,快完了。”载沣的话让满清贵族、文武百官大惊失色,都感到太不吉利了。
当了摄*王的载沣准备大干一番,他有自己的抱负,那次出使德国,亨利亲王的话仍然在耳边回响,他立志要重振清朝皇室,扭转清朝衰败的局面。刚当上摄*王,他就准备除掉袁世凯,谁知还没出手,袁世凯就逃了,在一些大臣的分析利弊下,载沣决定暂时放过老袁。
他将精力用在*事和经济方面的改革上,还整了个“皇族内阁”,想通过改革将大清王朝起死回生,结果三次改革都失败了,期间他还加征田赋钱粮、苛捐杂税,三年的时间将自己活活逼成了孤家寡人。
载沣摄*三年后,武昌起义爆发,他手中连对抗的兵力都没有,只好低三下四去求助于袁世凯,让袁世凯差点玩死,最后被迫让权于袁世凯,从此以后对*治表现出了极度的冷漠。
年10月30日,载沣被迫下罪己诏,解散皇族内阁,辞去“监国摄*王”的职务,以醇亲王的名义隐退,自己美其名曰:“回家抱娃”。
其实,载沣早就看透清朝的灭亡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隐退也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清*府垮台后,载沣的一切生活费用和私产都受到保护,民国*府给其优待,他除了无法再掌控国家之外,侍卫、俸禄等一切照旧,民国*府每年还要补贴皇室成员四百万元(银元)。
到了民国十三年(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变,后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下令免去溥仪帝号,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移居醇王府。此时的载沣慌了神,四处奔走为溥仪争取复号还宫,但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溥仪逃进日本公使馆,被日本人收留,后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得到一些大清遗老遗少的支持,他们大声高呼:“感谢列祖列宗,大清未亡”。
载沣是不支持溥仪当伪满洲国皇帝的,对溥仪的一再请求,并未随行,还曾怒斥溥仪投靠日本。不过,后来醇王府的一切开支则由伪满“内廷”供应。
民国二十三年(年)7月,载沣曾至长春看望过溥仪,还住了一月多,他始终拒绝担任任何伪职,劝溥仪回头是岸。关于这点,他的儿子溥任曾说过,一天晚上,屋里只有载沣、溥仪、溥任的时候,载沣劝溥仪说:“别拿日本人当傻子,他们不傻。他们不会打下江山让你坐,朝鲜就是个例子。古代的石敬瑭也是个例子。当这个皇帝没意思,不如当个百姓,活得像个人。”
载沣回来后,以皇族遗老身份,寓居平、津两地,此时的载沣只想平安度过晚年,过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他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只想平静地老去。
年,当解放*包围了北平城时,载沣让家人们都搬进西侧花园的益寿堂,全家在一块好相互照应。
年1月,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起义,迎接解放*进城。从此以后,载沣每天都听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