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社交不是讨好他人,而是成就自我,停止头脑
TUhjnbcbe - 2023/1/17 19:44:00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希望跟自己喜欢的人去打交道,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头脑向外追寻自己喜欢的事物人物,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的反应,但是这也是痛苦制造的源头,因为很多头脑认为美好的东西跟当下现实的东西总会产生冲突。所以那些在刚开始都非常好的朋友,到最后会反目成仇,那些刚开始如胶似漆的夫妻,到最后却劳燕双飞七年之痒,就是出自于这种心理机制!

所以必须停止头脑对外的投射,回归到内在的自我,让自己的人格独立起来,你若花开清风自来,如果你能够成长起来,那么喜欢你的人就会成为你所喜欢的那种人,你就自然的会吸引到他们来到自己生活中。但是在这里头脑又会产生两个误区,首先认为停止投射就是让自己变成孤家寡人。断绝跟别人的人情来往!其次认为必须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然后再去跟别人交往。这本质上还是用头脑解决头脑问题的方式。

我们生活在这个喧嚣的红尘中,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面,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引导。来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为我们外在的行为提供动力。就好比说我们摔伤了腿,我们需要拐杖辅助行走,拐杖就成了我的支柱,但是当我的腿伤好了以后,我依旧离不开拐杖,并通过头脑向外到处寻求拐杖。那这就本末倒置了,这会让我们对别人产生极大的依赖感跟盲从性,我们如果无法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就会成为他人的附庸跟影子。

成为优秀的自己本质上是头脑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头脑投射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就会跟当下的自我产生分裂。在社交恐惧症状态下的时候,头脑一直用这个方法在平衡自己的心身,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成为那个优秀的自我。(只有成为优秀的自我,我才能够找到优秀的朋友,否则我就永远交不到朋友,于是就处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奇怪逻辑当中)意识疗法(TOC)认为必须要停止头脑的投射做回自己,你要成为当下那个真实自我,而不是成为头脑中那个完美的自我。

不要把追求喜欢的人或者排除不喜欢的人作为疗愈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头脑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我不去追求那些喜欢的人,难道就任凭那些不喜欢的人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抱歉,我同样没有这样教导你,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去建设好自己,做回自己,以完整的自己跟别人交往。不管怎么做都没有对错,否则的话你的头脑总是会让你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一个极端。

当我们通过感知回归当下。那个被头脑束缚的自我就会被解放出来,在这种充满各种喧嚣声音世界里,你会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人生巨轮的方向舵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头脑里面一味地想着如何去讨好别人,并不会获得别人的友情,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讨好,别人也未必会领情,你要做的就是必须要回归到内在做回自我,只有走进了自我跟自己做朋友,你才能够跟外在的别人做朋友。否则一念无明让自己的内心失去了主宰,就要疯狂通过头脑向外去寻求填补,但是很遗憾,别人未必是填补你的砖石,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但是人们就是乐此不疲的朝着这个方向去钻牛角尖,到最后走进了人际交往死胡同。

如果你无法照顾好自我,那么你的人格就会凋零,表现出来的就是萎靡不振的精神气质,你自然也无法吸引到别人。反而会把那些曾经伤害到你的人,吸引到你的生活中了,命运就成了无解的死循环。当你开始学会相信自己。就不会迷失在他人的声音当中,你就会以自我意识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别人期待的阴影。用内在的精神能量逐渐地成长,成为我们内在的心理支柱。

要照顾好自己,你必须从自己的感知入手,因为你的身体往往通过感知来彰显自我最真实的需求,比如当我们饿了,就会感觉到饥饿,那表示着你的身体需要能量的补充,当我们感到冷了,我们需要添加衣服,那意味着你的身体需要被呵护。这在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状等心境障碍中,我们往往会把身体最基本的需求给忽略掉,那里面住着的是最真实自我。当我们把满足自我当成人生第一要务而不断地去驯化,形成肌肉的条件反射,那么在任何时候你都会把这个当前首要的任务。

在受到外界环境袭扰让我们动荡不安,犹豫不决,踌躇不前,但是这种本能会驱使你勇于去行动,将你的意识从头脑里面拉回来,放到自我的感知上,用感知取代思维。因为一直以来头脑驱使我们向外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交不是讨好他人,而是成就自我,停止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