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昱弟去电影院看了中美合拍的新版动画电影《白蛇:源起》,总体看下来感觉质量尚可:
虽然剧中白素贞的脸总让我莫名的想起《冰雪奇缘》里的公主陛下,许仙与其从相遇到相恋的感情节奏把握也毫无中国化的含蓄,而是好莱坞大片式的一见钟情。但故事的整体架构依然让人感到编剧是走心的:故事的着眼点没有老套的选择中国四大爱情故事《白蛇传》本尊,而是宕开一笔,从柳宗元那篇入选语文教科书《捕蛇者说》展开合理联想,写了白蛇与许仙“前世”的故事。
这个点子很巧妙,它不仅避开了直接改编经典容易遭骂的难题,还给故事加上了一层“今生无缘,来世相守”的悲剧色彩,当白素贞与许仙历经五百年的轮回,才重新相遇时,昱弟依稀能感到身边一些感情丰富的妹子在飙泪。
不过,眼眶比较深的昱弟在看这一段时,却开一个脑洞——《白蛇传》的故事,从唐末最初肇始,到清末基本定向到基本定型,刚好也历经千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故事在这五百年中也在进行一场“修炼”,从原先充满禁欲气质的一个*故事,最终变化成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是的,目前最初能查到的《白蛇传》原型,起源于唐末的话本《白蛇记》,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个*故事:
唐宪宗元和二年,陇西有一个书生叫李*,闲遐之时来到长安东市,看见一驾小牛车,几个女仆在买东西。李*偷偷地看那车里,见一个身穿白衣服的美女,非常的美貌。李*上前搭讪询问,侍女说:“娘子是个寡妇,是袁氏的女儿,嫁到李家不久丈夫便死了,现在孝期已满正要脱下丧服,所以来买些衣物。”李*于是拿出钱来给她买布,买了各种各样锦绣。白衣美女说:“暂且就算借你的钱买这些东西,请跟我们到附上把钱还给你。”李*听了很高兴。便跟随一行人来到白衣女子家中,这时走出一位身穿黑衣的女子自称是白衣女子的姨娘,撮合了李*与白衣女的情缘。李书生在那里住了三天以后回到家中,从此精神萎靡不振,身形日渐消瘦。家人从他的身上闻到一股异常的腥臊气,没多久这位李书生就一病不起,有过了不久就死了,死后全身化为水,只有头还在。家人惊慌害怕甚是不解,最后从仆人口中得知李*与白衣女相处的事。于是家人找到那白衣女的住处,发现只是一座空园子,听人说,这座废弃的园子里经常有大白蛇出没。
唐末民间话本为什么要编出这么一个*故事来吓唬人,其实跟当时风气有关,唐末的中国文化已经开始从原先的开放逐渐变为保守,社会上开始出现要求女子“从一而终”、男性不要讨他人家寡妇的声音,而这样呼声,光靠教化是达不到目的,必须有传说恫吓才能达到目的。而蛇是人类最恐惧的动物,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专门管理对蛇的恐惧,这个待遇是其他动物没有的,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
宋代的“话本”小说《西湖三塔记》,延续了唐人传奇中少妇蛇妖的形象,并把这位“少妇”刻画得更为好色。男主角依旧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奚宣赞,他被少妇抓住,做了她的奴隶。而且,这位穿白衣的少妇还喜新厌旧,半个多月后,她把奚宣赞玩腻了,然后按照惯例,要对奚宣赞开肠破肚,吃掉他的心肝,再换新人。不过,可能是由于宋朝的礼教制度相比唐末更加森严,故事在结尾处出现了一个伟光正的形象,奚宣赞他叔叔奚道人,在危难时刻镇退了妖邪,救了这位花花公子一命,
这个光明的结尾让白蛇的故事不再是吓人的*故事,而成了一场“天理必将战胜人欲”的礼教说教,倒是很符合宋代理学兴起的主流价值观。
如果故事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白蛇传》似乎应该成为一个说教故事永远这样存续下去。但到了明代冯梦龙的《三言二拍》里,这个故事发生了一点有趣的变化。一个读过冯梦龙所写的小说的人,会发现这位耗尽毕生精力写小说的明代大才子是个挺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其实很想扮演一个卫道士的角色,通过故事教育传播“正能量”,教育人们禁欲。但到了真正写故事时,冯梦龙又抑制不住内心深处对世俗享乐的喜好,对世俗之情琢磨甚多。于是《白蛇传》的故事流程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拧巴的样子:《警世通言》第28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书生“许宣”与白娘子之间不再仅有肉欲之情,而是有了西湖偶遇、还伞重逢、拜堂成亲等等爱情故事,白娘子的形象也从单纯要吸人精气的恶人,变作了真的对凡人动心的义妖。当然,冯梦龙的观念里,妖毕竟妖,所以最后白素贞还是要被“永镇雷峰塔”之下。但经他这么拧巴的一写,《白蛇传》已经从*故事变成了爱情悲剧了。
到了清代,拜中国老百姓喜欢大团圆结局之所赐,《白蛇传》被狗尾续貂的安上了一个光明的结尾——白素贞生的儿子高中状元,若干年后回雷峰塔下救母亲,一家人团聚,过上了属于人类的幸福生活。到这里为止,原本用于教育人禁欲的白蛇传彻底失去了恫吓意味,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从最初的*怪传奇,到最终的浪漫爱情,白蛇传的故事演化引人深思的。它的流传时间,刚好与中国儒学复兴,崇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兴起相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没有诞生西方式的文艺复兴,乃至自发的走上追求人性解放的近代化之路,理学的束缚是很重要的问题所在——这种理论将包括爱情在内的很多人类欲望看做一种恶,加以打压。然而,流传于民间的白蛇传,宛如故事中的白素贞一般,最终反而成为了这种思想的一针解*剂。从对爱的恫吓变为对爱的赞颂。这让人不得不感叹,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昱
(壹点号昱见)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