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什么没用的我们,总想做点有用的事
TUhjnbcbe - 2022/12/18 11:19:00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93.html

01知识付费第一幻觉:付费就有知识

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教人说话的职场情商课越来越多?

鲜有人真想播撒爱,只是大家觉得情商高,有用!

情商高,就能够在职场上吃得开

最后月入十万,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真相往往是,学了情商,丢了智商

最后学得个说话滴水不漏,满嘴套路

就算跟同事唱个KTV也字正腔圆

情商是高了,却也变得很无聊

为了有用,失了有趣,真的有用吗?

而且,千万别以为以为听个情商课

就真的能变成第二个蔡康永

要知道,你这辈子可能连第二个蔡明都够不上呢

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成长的焦虑让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只能像那绿油油的韭菜牙一样,任人宰割

有句话说得好

“知识付费的最大错觉就是,付费就有知识。”

焦虑,是现代人的砒霜,却是生意人的蜜糖

然而,我们还是忍不住去“买买买”,想要得到更多

只因我们相信,没用的我们,得做点有用的事

然而,我们却从来没有扪心自问过

我被“有用”绑架了多久了

02有用的*

我们为什么那么怕“没用”?

有人问蔡康永,“你出国时喜欢做什么?”

他回答道

“喜欢在路边发呆,看着经过的每一个人,替每个人编人生故事”

这件事,虽然无用,但却很有趣。

但是,有些人非得把这件有趣的事压榨些有用的干货出来

“发呆可以增强创造力”

吊诡的是,一旦陷入了这种“有用”的陷阱

也就编不出人生故事了

总想怎么活才有意义?你又中了“有用”的*

要知道,生活的意义不是想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如果有人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你就应该反问“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说句玩笑话

人生意义就是说服自己把这毫无意义的一生平稳过完

别让身边的人操心,如此而已。

如今的女人为什么不想养孩子

就是担心生活一旦到了这一步,就只能用三句话来概括

工作上晚来早走常请假

生活上不修边幅变大妈

朋友圈有事没事晒个娃

这还是中了“有用”的*,

请个假、晒个娃、偶尔变一回大妈,也是一种情趣

既然不能有意义,何不图个有意思

太跟意义较劲,才是真的没意义

03“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觉的人”

为什么都市人有“晚睡强迫症”?

说是舍不得睡,还是想在睡前再做点有用的事,否则就会有一种虚度光阴的焦虑,不愿意睡去

说到底是内心没有得到那个“嗯,够了”的满足

入睡意味着结束,也是一天的死亡

晚睡强迫症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小型的死亡焦虑

海明威说:“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觉的人”

强迫性熬夜的人,的确值得同情

因为他永远听不到来自内心的声音

“嗯,我可以去睡了!”

于是他们开始履行一些睡眠守则

睡前要洗澡、洗脚、看会儿书、最后再来30分钟小视频

别说,这么一折腾,还真困了!

但是这些事真的有用吗?其实未必

这种睡前仪式只有一种无用之用

让我们的大脑有了一种满足错觉,告诉我们

“嗯,睡吧!”仅此而已

永远在追寻有用的人,注定找不到那个真的有用

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相是

“没有任何事情,是真的有用的”

04能在浪费时间中享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木心说:生活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我想再加一句:知道了如何是好也改变不了这操蛋的生活

伴随着成长,我们终将发现一个真相

生命,就是一个无可奈何,接着又一个无可奈何

作为一个男人,我曾经无数次想改变命运

但是最终发现男人只有两种命运:

第一种:工作时间短,完不成任务,被老板骂

第二种:完成了任务,陪媳妇时间不够,被老婆骂

我也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特别喜欢寒山和拾得的这一段开示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但是,事实是,几年之后,发现他过得比我好TM太多了!

就像脱口秀演员李诞常说的:

“人生的真相是这样的:我敢骂*府,骂世界,骂他妈的上帝;

我毁佛谤祖,我睥睨天下

但是我不敢骂楼上每个周末都在装修的邻居。”

当你发现做什么都没用的时候,也就开始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

当你发现时间用在哪都是浪费的时候,你就开始真的享受浪费

就像罗素说的

“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

05追不到诗意的生活,就把生活过成诗

人生苦短,别被有用绑架。

我们大可不必不用每一件事情都想“这有什么用?”

有用的时代就过去了

我们之所以会纠结“去哪吃”

不是因为吃饭有用,而是想要吃得舒服

我们之所以要考虑“穿点啥”

也不是因为穿衣有用,而是想要穿得体面

真的明白人,从不追求诗一样的生活

他们选择把生活过成诗

真的成年人,内心却也永远藏着一个孩子

心理学上,这叫“内在小孩”,“内在小孩”记录着我们的童年

但是,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内在小孩”会逐渐退到内心深处,在心中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

我们不应该让“内在小孩”彻底消失,因为内在小孩一旦消失

我们就会变成很无趣的“大人”。

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在《小王子》中说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是的,所有的大人只是在成熟

但是只有那少数的人真的得到了成长。

愿你我都能成为那个少数人!

祝你有趣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没用的我们,总想做点有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