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侮辱了我,因此我要当着你的面切腹自尽
TUhjnbcbe - 2022/11/16 21:21:00
彭洋挂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4704266345646313&wfr=spider&for=pc

上一期19世纪的俄国“鲍毓明”,为何为养女准备嫁妆|陀氏《白痴》②为大家揭开了纳斯塔西娅的身世——她之所以变得如此任性,流连于多个男人之间,主要是源于童年时被托茨基侵害长达4年的原因。

而善良的梅什金一位纳斯塔西娅不知道加尼亚是为了她的嫁妆才要娶她,于是在纳斯塔西娅的生日晚宴上,闯入正在进行的宴会中,并决定告知纳斯塔西娅,加尼亚的真实意图,但是没想到宴会竟以始料未及的方式收场······

“都来讲讲你们毕生干过最坏的事?”

纳斯塔西娅生日宴上,请了不少人,包括养父/情人托茨基,将*(作为纳斯塔西娅的爱慕者),加尼亚(求婚者),费德先科(调节气氛的混子)以及纳斯塔西娅的老师。

由于纳斯塔西娅并没有邀请梅什金,所以当梅什金突然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惊讶,但是由于梅什金之前一直以善良和诚恳待人,大家很高兴地邀请他一起聊天。

人多了起来,为了解梦,有人提议玩游戏:“每人即席讲一段有关自己的故事,但是这故事必须是他扪心自问,他认为是他毕生干过的最坏的事”。这个游戏听起来其实类似现在的“真心话”,但是这到底有多“真”,可就不得而知了。

费德先科提出的游戏,所以也自当他第一个讲。这场游戏中,只有男士们需要参与,太太们可以不必讲,当然如果实在不愿意的话,也可以跳过。这便是游戏规则。

费德先科讲述的是他在别墅主人家做客,不知缘何趁没人拿走了桌上的钱(费德先科本人的描述中认为这不是偷窃,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主人发现后责问并怀疑女佣,而费德先科本人也在一旁假惺惺地劝女佣认错,还帮劝女主人饶了她。

“大家瞧着我,我心里感到非常得意,因为正当我高谈仁义道德的时候,那张票子却在我兜里静静地躺着。”

然而别墅主人家的女佣,第二天就被开除了。

当费德先科讲完之后,所有人都在指责他的卑鄙肮脏,但是他这是为游戏开了个好头吗?所有人都会真诚地按照游戏规则讲述自己做过的最坏的事情吗?尤其是一些已经有声望有权势的人,真的能如小人物费德先科一般讲出自己做过最坏的事吗?

其实这中间一个悖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坦然讲出自己做过的坏事,那么以他的德行断然不会做出多坏的事,而一个不惜各种手段得到权势的人,也断然不会在这种场合讲出不利自己的言论。所以结果就是,这个游戏将会失败。

果不其然,参加纳斯塔西娅生日宴中,最有权势的当属将*和托茨基。将*是忏悔式地讲述自己做过的“坏事”——在一位老妇临死之前(将*并不知道老妇没多久就死了)因为老妇不肯把东西归还给他而破口大骂。末了,将*表示自己很愧疚,并且在此后为了表示悔意,赡养了两位孤寡老人。

听完将*的自述,费德先科甚至都大叫起来“将*大人并没有讲他最最丑恶的事,而是讲了他一生中所做的一件大好事,将*骗了我费德先科!”

托茨基讲的则更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简而言之,他欺骗了一位对他朋友的妻子有爱慕之心的男子,最终伤心欲绝去了当时正在交战(俄国和土耳其)的克里米亚,不幸阵亡。托茨基对自己的欺骗一事感到忏悔。

就这样,游戏在两位“大人物”的“文学加工”下渐渐收尾——将*开始讲之前,费德先科就不无讽刺地说“仅仅根据将*大人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已经用文学创作的特别乐趣给自己那个小小的故事加了工”——事实就是如此,很多事情因为“真”才让人兴趣盎然,“假”的则让人索然无味。

在这场宴会中,平日里大家最看不起的费德先科反而是最真诚的人,而道貌岸然的将*和托茨基却一直在美化、伪装自己,即便是在听众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做一次真正的忏悔、讲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受。

托茨基讲完他的故事,费德先科甚至是拉着哭腔抱怨:“又骗费德先科了!骗得我好苦啊!哎呀,骗人骗到家了!”

或许在将*和托茨基看来,费德先科是愚蠢的:只是游戏而已,他居然当真说了件坏事,真是个笨蛋。殊不知,从读者的视角来看,原本哗众取宠的小人物费德先科也多了可爱的一面,不断逃避、试图用谎言蒙混过关的“大人物”却更加面目可憎。而对于女主角纳斯塔西娅来说,费德先科虽然卑鄙,但是也还是个有意思的人,至于将*和托茨基反而更像是唯唯诺诺的小丑。

为了结束这个越来越走偏的游戏,纳斯塔西娅转而认真地问梅什金公爵:“他们(指将*和托茨基)都想让我嫁人,您说我该不该嫁,你让我嫁我就嫁,您不让我嫁我就不嫁。”

这正是梅什金此行的目的——阻止纳斯塔西娅和加尼亚结婚。所以梅什金自然坚定地告诉她:“不要和加尼亚结婚”。

纳斯塔西娅说到做到,当场就向加尼亚宣告不会和他结婚。而这时,纳斯塔西娅的另一位追求者——罗戈任拿着十万卢布来找她了。

“公爵,你的未婚妻收下了钱,她是个放荡的女人,而你却想娶她?”

这里补充交代一下,为什么罗戈任会带十万卢布来。

事情是这样的,罗戈任爱慕纳斯塔西娅依旧,但是听到纳斯塔西娅会跟加尼亚结婚很气愤,尤其是得知加尼亚是为了七万五千的“嫁妆”,于是便发誓哪怕是借高利贷,也要弄到10万给纳斯塔西娅。

今晚,他就是带着十万来找纳斯塔西娅求婚的。

这时的纳斯塔西娅已经陷入癫狂的状态:她开始指责将*和托茨基,揭露他们曾经对她做过的邪恶的事情,更是自暴自弃地表示自己是“卖给罗戈任的女人。”

作为这群人中正义化身的梅什金自然不允许纳斯塔西娅这么作践自己,当纳斯塔西娅问他:“那你愿意娶我吗?一个一无所有的女人?”

梅什金的回答是“愿意。”

纳斯塔西娅有片刻的惊诧,再次质问他:“你既然这样钟情于我,居然愿意娶一个卖给罗戈任的女人做自己的妻子,而且还让她嫁给自己,嫁给一个公爵,那你准备靠什么来养家糊口呢?······”

梅什金的回答同样令人感动:“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我娶的是清清白白的您,而不是一个卖给罗戈任的女人。”

从始至终,梅什金都是一个特别坚定的人——他从不少男人女人的口中听说过纳斯塔西娅的传言,但从不认为她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只是认为她很不幸——“也许因为您太不幸了,您竟以为自己真的有罪”——不去贬低她,不去挖苦她,即使在文明的现代,这种人也仍旧不可多得。

在这场闹剧中,纳斯塔西娅被梅什金的真诚和善良打动,但是并没有选择嫁给他,因为她认为“你们当真以为我要把这么一位具有之赤子之心的人毁了吗?”当所有的男人都把她当作商品相互交换或者买卖的时候,只有梅什金是把她当作一个个体尊重和保护。或许是多年以来被外界灌输的“有罪论”让纳斯塔西娅确实认为自己是不洁之人,配不上纯洁善良的梅什金。

其实在陀氏的处女作《穷人》中,也有一位为了不给对方增加金钱上的负担,而最终选择嫁给地主的女人。但是或许是初次执笔的陀氏还有些生涩,在女主角的塑造上远没有纳斯塔西娅这般丰满立体,甚至真的会让人觉得《穷人》中的女主角是因为拜金而接受地主的求婚。

比起《穷人》,《白痴》的篇幅也较长,陀氏有比较大的空间通过对话来凸显人物内心真实的想法,而《穷人》全篇以书信体进行展开,多了让读者想象的空间,但是少了对主角多面的刻画。

“加尼亚,我想最后一次看看你的灵*。”

前面说过纳斯塔西娅听从梅什金的建议,当面拒绝了加尼亚,宣布绝对不会和他结婚,从那时开始加尼亚就完全陷入震惊状态,看着一屋子的人和罗戈任、纳斯塔西娅交涉的场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实我们知道,陀氏刻画的这个纳斯塔西娅虽然不幸,但她终究还是善良的,尽管她表现善良的方式有些刻薄。她将罗戈任带来的十万卢布扔到了火堆里,并对加尼亚说:“你只要能把钱从火堆里捡出来,不许带手套、赤手空拳,伸手把纸包从火堆里拽出来,这10万就都是你的。”

旁边的人看着纳斯塔西娅将钱扔进火堆都惊呆了——费德先科开玩笑:哪怕只有一千卢布,他也要用牙把它叼出来——但是加尼亚却一动不动,定定地看着纳斯塔西娅和火堆。

最终加尼亚并没有向火堆走去,而是朝着门的方向走去,但是没走几步便晕倒了——他受的刺激太多了——当然,纳斯塔西娅让人从火堆里扒出了钱,并宣布这钱是加尼亚的了。

纳斯塔西娅没多久也和罗戈任离开了。《白痴》的第一部就到此结束。

在最后,一位参加宴会的人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听说日本人就常常这样,一个人受了侮辱,就走到侮辱他的人面前,对他说‘你侮辱了我,因此我要当着你的面切腹自尽’,他说这话的时果真当着侮辱他的人的面切开自己腹部,似乎这样做就当真报了仇,也许还因此感到极大的满足。”

纳斯塔西娅就是这样的性格,她以讽刺、挖苦将*和托茨基为乐,以为自己这么做会让他们感到痛苦,事实也确实这样,她的存在让托茨基很伤脑筋,托茨基为此也饱受折磨。

在最后的交战中,纳斯塔西娅剖开自己的内心,一一指责将*和托茨基,将自己的伤疤揭开展露无遗,以痛感麻痹自己,并误以为别人也会同样感到疼痛,但事实上,将*和托茨基本就是奸诈无心之人,纳斯塔西娅的痛无非是在一遍遍地伤害她自己——她不仅不幸,还是个善良的人,就像玛丽一样,善良简直就是不幸之人的致命缺陷。

为了不伤害梅什金的赤子之心,即便得知梅什金有份遗产可以继承,依旧义无反顾地选择和罗戈任离开——她也明白梅什金对她的同情多余爱,但她的善良不允许自己伤害一个同样善良的人。

其实写到这里,突然想到,现实生活中见到的人,远不如从小说中看人来得全面,记得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类似“我抽烟、喝酒、纹身、泡吧,但我是个好女孩”的段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了解的人都是片面的,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表现出来的状态都不尽相同,甚至当他们面对强者/弱者、上司/下属等等不同类型的人,表现出来的神态都有所不同,所以,要看透一个人非常困难。就如纳斯塔西娅,别的女人看来,她是勾引自家老公的狐狸精,但是事实上,纳斯塔西娅却是个对于男人有阴影的“洛丽塔”,当然,这给读者的一个启发就是:我们知道的永远不会是全貌,所以不要妄加评论一个人,带上有色眼镜之后在想摘下来客观地看一个人,就会变得很费劲。

白痴(精装网格本人文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98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侮辱了我,因此我要当着你的面切腹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