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弥小木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分享过,他的一位朋友得了抑郁症。当他去扶朋友的肩膀时,会发现朋友的肩膀是紧张的。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一位指导老师分享,他发现抑郁的孩子,特别容易累,并且缺乏动力。
一个人容易紧张,容易压抑,特别容易累,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少不了压力的释放。每个人释放压力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欢通过运动,有的人喜欢通过书写,也有人会通过穴位按摩,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式都好。
以上这些方法,有人都不喜欢,又不想动,那么不如试试散步吧。因为,路总是要走的,通过散步释放心情压抑的情绪,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如何散步?看《散步疗愈》里的分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去试一试,去走一走,走出不一样的心境。
《散步疗愈》是英国的心理治疗师乔纳森·霍班所写,他同时也是一名散步疗法的创始人,并且将这种方法用在他的咨询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自我减压方式的不同尝试
想起孩子刚开始学竹笛时,老师教了一种方法,结果没吹响。练着练着,孩子就觉得没劲了,学竹笛的兴趣下降。下一次课,老师又教了一种新的、有趣的方法,孩子的兴趣立马又有了。孩子学竹笛的过程,和我们尝试自我减压的方式有点像。
总是用同一种方式,有时会觉得无趣。不如多尝试不一样的方式,最后找到有效又顺手的。自我减压的方式,我用得比较多的,是写下来。虽然知道运动的好,但是实在是不想动。看到《散步疗愈》提供的方法,不免觉得惊喜,实在很适合像我这样不太愿意运动的人。
尤其是带孩子们出去活动时,孩子们玩他们的,我可以自行散步。在散步中,释放心中的压力。选择散步,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
去大自然中散步,是主动切断外界噪音的一种方式。认识一位医生,原本近视的她,最近选择不戴眼镜,说起原因,是因为看得太多,输入的信息太多。不戴眼镜,就可以看得模糊些,不用输入那么多无效的信息。
刚开始看医生的做法,有点惊奇,后来想想也是。每天一睁眼,就会有无数的信息输入,主动的、被动的。有时候,或许我们需要的就是主动切断那些不必要的信息输入,让自己的大脑放空,适当休息。
去散步,也是一个主动链接的过程。主动去大自然中,选择吸收大自然的能量。几年前,看过作家素黑的文,记得她会去海边、去大山、去森林里,吸收大自然的力量。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记得她分享过,自己会去抱一抱那些古树。当时看到时,觉得素黑很有意思。慢慢地,却越来越能体会她在文中说的。
约瑟夫·克奈尔在《深度自然游戏》里,有提到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与大自然的接触,能够增进活力,增强敬畏感和与万物联结的感觉,并提醒我们生命中一些更重要的事情。
总觉得压抑,心中的压力无处发泄?试试散步吧。去家附近的公园,走一走,看一看里面的花草。拨出一个时间段,什么都不想,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