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五代与十国第66篇朱温代唐,璀璨炫耀
TUhjnbcbe - 2022/10/24 21:19:00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丁会字道隐寿州人氏,他年轻的时候跟朱温差不太多,也属于放荡不羁,不务正业,是当地有名的流氓无赖。浑身唯一的闪光点就是嗓子特别好,所以就跟着人学唱了几天挽歌,再长大一点了觉得这世道这么乱,搞什么文艺没前途,所以干脆跑去跟人合伙做强盗,结果这强买强卖的买卖做的也不咋地。再到后来丁会就跟着朱温参加了*巢起义,这可倒好真是扶摇直上了。

起初朱温初镇汴州,丁会就任都押衙,随后朱温的数场大战灭秦宗权、杀朱瑄、逐朱瑾,丁会都是一路相伴,为朱温立下赫赫战功。朱温待丁会不薄,数次将其保举为怀州刺史、滑州留后、河阳节度使、检校司徒,总之从朱温起家丁会就是他手下可数的几位大将之一。

但到了后期,朱温那个疑神疑*的毛病越来越重,特别是向丁会这样战功赫赫的大将很是猜忌,生怕自己被人夺了权去,丁会也聪明,那我干脆装病呗,于是常年卧病在床躲在家里避祸。

天复元年(),朱温攻占河中,重新启用丁会为昭义节度使,丁会从这时起便坐镇潞州。

天复三年,朱温杀昭宗,消息传到了潞州,丁会命三*缟素为昭宗发丧,自己则痛苦良久,这说明了啥?这说明丁会对朱温弑君一事抱有强烈的不满。但是吧!

就守捉郎自己觉得,一个早年间做强盗,还跟着*巢造反的人,怎么会有这种忠君爱国的思想呢?这姑且不论,咱们再说全*缟素为昭宗发丧,这么大事儿朱温也不是瞎子,这事儿他能不知道?他知道了居然还让丁会守潞州?这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就朱温的性子恐怕当天就要贬官杀人了!不过奇怪的就是新旧五代史都曾记录(旧五代史列传十一、新五代史杂传三十二)

这些事儿咱姑且不说,总之天复三年十二月,丁会在抵抗了十几天后,很突然的举州投降,李克用都被吓了一跳,很是纳闷,在加之丁会这样的百战老将在汴*中地位非常高,李克用对其投降一事很重视。亲自在晋阳为丁会准备好一顶一的府邸做赠礼,并且位列河东诸将之上。投降时丁会哭着对李克用说:“臣非无力守潞州,只为梁王忤逆弑君,谋夺帝位,会虽蒙其简拔大恩,而实难忍以相从,久闻晋王向来终于皇室,故今日吐盗父之食以见殿下,或能为复兴唐室略尽绵薄。”

说完丁会就成了一个泪人,李克用很感动,他表示完全理解丁会的行为。反过来朱温就很头疼了,丁会投降让朱温处于一个很被动的位置,因为潞州一旦落入李克用之手,李克用就可以随时对其西北部的河阳地区发起攻击,甚至可以把京城洛阳也纳入打击范围。

在这种情况之下,狡诈多疑的朱温肯定回补吧大*再留在河北了,于是立即便从沧州撤*。

朱温围困沧州足足数月,沧州城弹尽粮绝,而朱温撤退的太仓促,许多粮草物资根本来不及带走,只能放火烧掉,这时候刘守文就看到了汴*的情况,咱也不知道这货咋想的,居然派人找朱温说:“梁王今日免了我的罪过,撤掉了包围,这是您的大恩大德。但是沧州被围困数月,满城饥饿待毙,您送佛送到西给我们留点儿粮食吃吧!”

按理说这时候双方还属于剑张拔弩的敌对势力,刘守文的这个要求简直不可理喻,但万万没想到,向来凶狠残暴斩草除根的朱温此时居然变得风度翩翩了!真就留给沧州数仓粮食,沧州因此获救者无数!

天佑三年(年)闰十二月二十六日,朱温率大*撤出沧州,行*三日大*到了魏州城,本来晋*在得了潞州城后一直在攻打泽州,足足打了十几天泽州城纹丝不动,现在看朱温撤*了,晋*也就主动撤*了,这样朱温回师本镇的事儿也就不着急了,正巧这时候朱温还生病了,于是就住到了罗绍威在魏州城为朱温准备的元帅府,他决定万事儿不提,先养病再说!

朱温这个病反正是没留下什么记录,所以咱也不知道到底他有什么毛病,反正这场病是没有对他之后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这样看的话他病的不是很重。

但魏州的罗绍威对此很难过啊!罗绍威表示朱温这帮人实在是太能吃了!老这么住着实在供不起了!再加上魏博*势微,罗绍威害怕朱温抓着机会就吞并了他的地盘,于是想方设法都想把朱温糊弄走。

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呢,罗绍威很苦恼,他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朱温不就是奔着篡位去的嘛!投其所好一定没问题!

于是罗绍威亲自赶到元帅府对朱温说:“唐运已绝,天命归王。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但现在诸镇四方称兵,依然与殿下结怨,他们打的不就是复兴唐室的口号么?所以我觉的您不如赶紧回汴州登基算了!”

朱温听了其实是很高兴的,但是表面上他还要稳住自己的情绪,装着一脸不屑的样子狠狠的训斥了罗绍威一顿,罗绍威走后,朱温便立即抱病离开魏州,急匆匆的带兵返回汴州。

天佑四年正月二十五,朱温返回汴州,这消息传到了洛阳,昭宣帝立即派御史大夫薛贻矩去汴州慰问朱温,并交代其试探一下朱温到底有没有意向要在这时候禅代。

昭宣帝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虽然他现在仍是大唐王朝的最高话事人,但实际上从他登记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是一个死人了。父亲昭宗惨死朱温之手,母亲何太后一样被朱温干掉,十岁以上的兄弟们也都被朱温干掉了,支持他的朝臣也被朱温干掉了,光杆司令说的就是昭宣帝,里里外外基本没有一个人会听他的,早晚也是被朱温干掉的命,还不如早点儿向朱温表明态度,兴许还能多活两年不是?所以昭宣帝此时禅让的意愿甚至比朱温还要强烈!

薛贻矩很懂事儿,见到朱温的一刻就朱温行朝见天子之礼,朱温心里很高兴,但是面子上不能表现出来呀,于是就侧身避让了过去,然后对薛贻矩说:“老薛你这是干啥,搞什么*把戏,咱们俩同殿为臣,你咋给我行这么大的礼呢?!”

领导不说,不代表你就可以不做是吧?薛贻矩深谙其道,他还是板板正正的给朱温行过了大礼才说:“殿下德被四海,福泽苍生,皇上已有心效法尧、舜,将帝位传于殿下,我怎么敢不行臣子之礼呢?”

这话朱温爱听,听了更加的高兴,但难免还是要故作姿态的,所以就简单的批评了薛贻矩几句,随后厚赏之将其打发回洛阳。

薛贻矩这一来一回已经摸准了朱温的心意,回去就跟昭宣帝说:“梁王已有意受禅。”昭宣帝一听终于松了口气,于是正式颁发诏书,申明要在天佑四年二月将帝位禅让给朱温,由宰相张文蔚、杨涉前往汴州传旨。

按照咱们中国的老*历,一次两次必须要推辞,不然的话显得自己太没有档次了,于是朱温选择拒不接旨,随后又自行上表朝廷希望昭宣帝收回成命,但暗中却只是自己安插在朝中的代理人逼迫昭宣帝麻溜退位。

昭宣帝本就想着要把这烫手的山芋赶紧递出去,所以极其的配合,再次派人去汴州传旨,誓要把这个帝位禅让给朱温,但这只是第二次,按照老规矩来说朱温必须推辞三次及以上才行,所以朱温还是拒绝,接着又一次上表表示拒绝。

双方就这样来来回回搞了几次,期间朱温所属诸道和岭南、湖南的一些藩镇也不停的上表劝进,朱温一看时机成熟,于当年的三月做出了一副很勉为其难的样子接受了昭宣帝的禅让。

天佑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昭宣帝作为大唐天子最后一次行使他作为天子的权利,发布了大唐最后一道诏书,那便是让位给梁王朱温的《逊位诏》。

“皇帝若曰:咨尔天下兵马元帅、相国总百揆梁王,朕每观上古之书,以尧舜为始者,盖以禅让之典垂于无穷。故封泰山,禅梁父,略可道者七十二君,则知天下至公,非一姓独有。自古明王圣帝,焦思劳神,惴若纳隍,坐以待旦,莫不居之则兢畏,去之则逸安。且轩辕非不明,放勋非不圣,尚欲游于姑射,休彼大庭。矧乎历数寻终,期运久谢,属于孤藐,统御万方者哉!况自懿祖之后,嬖幸乱朝,祸起有阶,*渐无象。天纲幅裂,海水横流,四纪于兹,群生无庇。洎乎丧乱,谁其底绥。洎于小子,粤以幼年,继兹衰绪。岂兹冲昧,能守洪基?惟王明圣在躬,体于上哲。奋扬神武,戡定区夏,大功二十,光著册书。北越阴山,南逾瘴海,东至碣石,西暨流沙,怀生之伦,罔不悦附。矧予寡昧,危而获存。今则上察天文,下观人愿,是土德终极之际,乃金行兆应之辰。况十载之间,彗星三见,布新除旧,厥有明征,讴歌所归,属在睿德。今遣持节、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蔚等,奉皇帝宝绶,敬逊于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王其祗显大礼,享兹万国,以肃膺天命。”

诏书颁发后,昭宣帝任命摄中书令张文蔚为册礼使,摄侍中杨涉为押传国宝使,御史大夫薛贻矩为押金宝使,率文武百官备法驾赶赴汴州。

都到这时候了,朱温也不再客气,毫不犹豫的将传国玉玺及逊位诏接到手中,四月五日,朱温便端坐在汴州城中早就修建好的宫殿内接受文武百官朝贺,自称寡人,并传旨从即日起于官书文告中去掉唐朝年号,只记日月。

四月十八日,禅让大典正式举行,,张文蔚、杨涉等使臣手捧册文、国宝自上源驿出发,诸司各备仪卫为前导,文武百官随后而行,行至金祥殿宣读昭宣帝逊位诏书。

朱温着天子朝服,登上御基端坐龙椅,杨涉等人依次献上玉玺、金印。文武百官匍匐在地舞拜朝贺,次日,朱温命有司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二十日,朱温传旨,建国号为大梁,改元开平大赦天下,以汴州为开封府,定位东都,改洛阳为西都,降昭宣帝为济阴王幽禁曹州,于次年将其杀害。

至此,中国历史上璀璨绚烂的大唐王朝正式落幕,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传国十五代,合共二十一帝(包含武则天)。

Ps: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五代十国!

Ps:暴求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代与十国第66篇朱温代唐,璀璨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