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皇大帝的出处,我们今天来念叨念叨,先从《西游记》说起。
玉皇大帝打酱油
大伙儿的岁数基本上都是在电视剧《西游记》里看丢了的。
小时候自己坐在小板凳上看,觉得孙悟空啊,太威武了。
等结婚生子后陪着儿女还坐小板凳看,看看孙悟空,再看看儿女,摸着胡子心里好不酸爽。
等儿女出去工作了,自个儿一个人窝在沙发里,儿女的电话就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偶尔能打到自己的心上。
幼时像孙悟空,中年学唐僧,老了发现自己活成了玉皇大帝。
成年的儿女倒是对自己毕恭毕敬,但心都离得远远的,不再是那个抱着自己大腿不撒手的孩子,所以只能去喜欢调皮捣蛋的孙儿女,这都是小孙悟空啊,能打发寂寞的时光,弥补心中的失落。
当然了,儿女再怎么出息,哪怕敢跟老子叫板了,老子都是不可能钻桌子的,同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也不会钻在桌子下,大喊:快请如来佛祖。
这就是电视剧为剧情所作的改编,突出孙悟空的强大,实际在原著中,玉皇大帝是个挺有人情味的老好人,而且是三界当之无愧的老大,经历过一千七百五十个“元劫”才成就玉帝之位的至强者。
看似打酱油的玉皇大帝其实是卖酱油的那位。
所以你要问是谁任命的玉皇大帝,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如来。
如来口中的玉皇大帝
孙悟空初出茅庐,天不怕地不怕,敢跟如来讨个价:风水轮流过,今年到我家,我把玉帝拉下马,天庭还得数我为最大。
如来呵呵一笑,就说出了玉帝的来历。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菩提祖师教孙悟空七十二变时,曾说这是为了应付年一轮的“三灾利害”。
这是《西游记》的神话系统的设定,神仙都不是不死的,除了修炼,得靠天地灵物来补充体力,然后去对付年的天劫。
度过了,再活年;没度过,要么灵性转世投胎,要么去幽冥界安家,跟阎王爷喝茶聊天。
镇元子有人参果,日子过得安逸,福禄寿三星可就比较惨了,“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赤脚大仙到处游荡何尝不是在找对付天劫的灵物。
年一轮的天劫,神仙应付起来也很头大,而玉帝呢,对付的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元劫。
《西游记》开篇说过,天地之数以单位“元”来计算,一元便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细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会,每会为一万八百年。
玉帝呢?经过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一劫便是一元的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所以孙悟空这个被太白金星招安的小猴子,活的大半辈子对于玉帝真的就是一粒尘埃。
玉帝对孙悟空的态度也有趣,纯粹是老祖宗看末孙孙——喜爱有加。
初上天庭时,孙悟空不跪还自称老孙,其他神仙大惊失色,大骂该死,反倒是玉帝很宽容,让大家不要介意,把孙悟空看成个不懂事的孩子,“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
孙悟空反下天庭,再次被招安,封作“齐天大圣”,玉帝可谓是和蔼可亲了,嘱咐孙悟空以后“切不可胡为”。
孙悟空没事做,整天瞎溜达,玉帝又叫他去管蟠桃园,这像不像为子孙操心的祖宗?
这么一路看下去,玉帝就是个老好人。
可是我们还是看不出玉帝是谁任命的。
在《西游记》中,能把孙悟空打哭的妖怪不多,太上老君的青牛是其中一个,两人开打前报黑话吹嘘自家本事的时候,孙悟空无意中透露了玉帝姓张。
南海观音来助战,净瓶杨柳也相帮。老君又使金刚套,把我擒拿到上方。绑见玉皇张大帝,曹官拷较罪该当。
再联系到孙悟空当初对阵二郎神的时候,孙悟空曾说过二郎神的身份,乃是玉帝的妹子下凡与杨君生的孩子。
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曾奈无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
要想知道是谁任命的玉皇大帝,就得找到玉帝张姓的出处、以及和妹子、外甥二郎神之间发生的的纠葛,这就跟比《西游记》出书还早的《二郎宝卷》有关了。
无情的玉皇大帝
在《二郎宝卷》中,二郎神的母亲是三花聚顶三姐妹的小妹云花仙子,其余两花是天花与金花女仙子。
云花仙子还有五位兄长,是木德星君、火德星君、金德将*、玄武将*与五哥无极真君,无极真君他住在“中央不动”,显然就是卷中的“中天玉皇”。
在《二郎宝卷》中,左金童下凡转世,估计是跟右玉女的云花仙子的爱情曝光了,玉帝只能棒打鸳鸯,拆散了这对金童玉女。
爱情会让人着魔的。
有一天,云花仙子突然苦上心来,满脑子都是金童的影子,担心着金童在凡间是不是吃得饱,是不是穿得暖,包包里是不是有钱钱……
女人啊就是心软,这么一担心,哪还顾得了大哥的嘱咐了,也不管什么仙规戒律了,直接下凡找到了左金童转世的杨天佑。
男追女,隔重山,要房要车要存款;女追男,不花钱,有情有义有点甜。
两人做了夫妻,生下了儿子杨二郎。
云花仙子为了躲避天庭的追查,藏身在太山中修炼,哪知道正好撞见了孙悟空。
也不知道孙悟空犯了什么混,反正跟怜香惜玉不沾边,反手就把云花仙子镇压在了太山下,然后悠哉闲哉地回花果山看蚂蚁搬家去了。
杨二郎想娘啊,哭啊,这就惊动了斗牛宫的西王母。
西王母可怜这娃,将杨二郎带上天宫,并告诉了他母亲的下落,并让他去打开宝库拿法宝劈山救母。
打开库门,走了双阳,跑了金乌,失了昼夜,引来两座大山压肩,因此杨二郎虽然得了八宝装,却要担山赶太阳,捉拿金乌,定三光,分昼夜,经过白般辛苦,终于来到了太山下。
杨二郎劈开太山,母子团聚。
杨二郎可不是吃亏的人,后来打上花果山,追得孙悟空满天跑,最后成功将孙悟空镇压在太山下,报了这猴镇压母亲的大仇。
《二郎宝卷》中二郎神主动向孙悟空复仇,与他在《西游记》奉旨降妖的情节有出入,但追逐打斗、八卦炉炼妖、镇压太山下的细节都是吻合的,因此可以看出,吴承恩写作的参考书一定有《二郎宝卷》在内。
妹妹被一只妖猴镇压在山下,作为天庭之主的玉皇却不理不问,这是做大哥的样子吗?息事宁人的态度太绝了,这也就是《西游记》中二郎神听调不听宣的根源。
反过来想,《二郎宝卷》中的玉皇,是不是很像《西游记》中的玉帝?孙悟空一再反下凡间,他都忍了,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了,就封为齐天大圣,这哪像个掌管三界的主人?实在太能忍了!
在民间传说中玉帝的姓名有多个,其中一个名字就叫作张百忍,我估计《西游记》塑造的玉帝多半就是来自这个张百忍,我把这传说给大伙儿捋捋,你就知道天庭的玉皇大帝到底是被谁任命的了。
玉帝张百忍
盘古开天辟地,子时天成,丑时地成,寅时女娲造人,人类社会初成。
那时,灵气充沛,人人可修仙,飞升白玉京,那是盘古开天辟地时修建的天宫,也就是后来的天庭中心所在,因此后来的玉帝才坐镇于九重天。
在白玉京神仙们越来越多,大伙儿开始争地盘,拉帮结伙找资源,谁也不服谁,一言不合,撸起袖子开干,最后连三清也被牵扯进去了。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你一个风火雷,凡间就炸了个霹雳;他一拳头擂过去,大地就多了一个坑;今天你抢了我的洞府,明天我带朋友拆你筋骨,把天界闹成了菜市场,关键都是强买强卖,没有公平可言,自然也就没了秩序。
凡间呢,烧香祭祀都不管用,这家莫名其妙被一把天火烧了,那家被大水冲了个一干二净,人人自危,盗匪四起,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得过且过,这时谁还去信仰神仙?
神仙得不到祭祀,失了信仰,日子也不好过,怎么办呢?
神仙们开大会,准备推出个神仙之首——玉皇大帝,关键谁也不服谁,谁都想自家人上位,吵吵嚷嚷也没个定数,又打成了一片。
最后神仙打累了,谁也奈何不了谁,干脆把这事交给了老好人太白金星,让他去凡间找一个处事公平德高望重的凡人来当玉帝,这样玉帝虽是天庭之首,但修为不足,也没人脉根基,不会擅权专断,说白了,神仙们要找一个顶着至高头衔的大管家来维持天庭的秩序。
太白金星到了人间一看,我去,比天庭还乱……
太白金星觉得自己会老死在人间了,去哪找这么一个人出来啊?
绝望的太白金星走到张家湾张家寨,发现这个寨子有点不一般。
老弱晒着太阳,给孩子们讲着故事;女人们忙着织布做饭,抽空看着老小会心一笑;男人们勤恳耕田犁地,插秧播谷;少壮们则在森林里打猎,穿行如梭。
整个张家寨一片祥和和富有。
老有所养,弱有所护,这张家人个个和气,不争不抢,分工明确,秩序井然。
太白金星化身乞丐进寨,寨中人非但不嫌弃,还给他洗澡发放衣衫,得知他乃是孤寡之人,就让他留在寨里养老,待遇与寨中老人并无二样。
通过观察,太白金星发现张家寨之所以如此祥和和富有,是寨主张百忍之功。
张百忍处事公正,不徇私,不枉法,待人和蔼,制定出了一套让人信服的规章制度,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护,人人安居乐业,才形成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张家寨。
张百忍,人如其名,是那种你打了左脸,肯送上右脸让你消气,但一定会让你明白是非对错的老好人。
多次考验张百忍后,太白金星乐了,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天庭之主吗?啥都不说了,兴奋地带着张百忍飞升到了天庭。
张百忍成了玉帝后,待人诚恳,不摆架子,对有知遇之恩的太白金星也是尊敬有加,所以在《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成了招安使者,这次的对象换成了爱惹祸的孙悟空。
玉皇大帝的本意是指玉京山皇天大帝,是境界达到无极后的尊号,自然是没有人能够任命的,这也符合传说的说法,玉帝是由群仙推举而出的统领三界的天庭首领。如果真要找个任命人,神话中当得起只有一个,那就是拿着斧头开天辟地的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