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出现教育质量分化
年高考录取工作基本接近尾声,生源却出现极大的分化,、等双一流名校基本上已经招满生源,而一些普通高校的生源却遭遇报考生源不足的情况,这些高校不得不降低分数线补招,主要是很多落榜名校的考生宁愿复读也不愿意去普通高校上大学。因为目前中国高校出现明显的教育质量分化,本科生的教学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校的本科生感觉大学的学习压力比高三时还要紧张,反而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属于放养模式,逃课睡觉,到时候考试的时候,老师划重点翻翻课本就可以拿高分,这也是为何普通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让中国大学生的抑郁症大幅飙升,一种是强大学习压力带来的挫败感,一种是失去目标追求的颓废感。
每年名校都有大量的退学学子
年高考最大的新闻就是湖北省的理科状元来自北京大学的退学考生,当您以市理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却因为学习成绩较差而退学,如今经过自己的努力又以湖北省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可见这名高考学霸学习能力非常的优秀,但是即便是这样级别的高考学霸,如果放在清华和北大遍地状元的校园内,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就拿中科大为例,大学象牙塔内存,在金字塔结构,顶层学霸属于真正的天才学霸,很早就获得海外名校的保研机会,中层学霸属于努力型学霸,虽然自己尽力学习了,但是还是和天才学霸存在距离,仅能获得国内名校的保研机会,剩下的大部分为底层的学霸,他们非常焦虑自己学校的排名,每当中科大排名下降的时候,他们总会表现得非常亢奋,奋力反驳自己学校的优秀,为自己将来就业多添加砝码,然而当他们抱怨学校不去做宣传的时候,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学霸们却淡淡的一句:“垃圾,自己不努力,却埋怨学校。”因为同样是分,天才仅是因为试卷满分只有分,而努力的学霸努力才获得98分,别小看2分的差距,在中科大等名校的教程中,高考2分的差距会因为难度而不断放大,很多曾经各地的学霸自信心会遭遇严重的打击,因为他们不论多么努力,在学校中都是千年吊车尾,强大的焦虑感和信心遭受打击,产生强大的挫败感,进而产生心理抑郁症!
轻松课程的普通高校
普通高校和名校间的距离有多大?当普通高校已经放暑假的时候,武汉大学也有第三学期的国际课程,全球排名top高校的教授被邀请至武汉大学,全英文授课,第三学期课程结束后,各大学院还有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的活动可以参加,因此在名校不仅学习压力大,而且课程时间安排的夜很充实。普通高校的老师们为了聘职称,无法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只能靠编撰教材来完成考核任务,而且把自己东拼西凑的教材发给学生,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很难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考试的时候学校为了毕业率数据的好看,考前划重点就可以拿到高分,根本没有任何的学习压力,因此才有大学生活对比高中是天堂的说法,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突然紧绷的学习神经瞬间的松弛,大学生活变得散漫而无趣,加上目前社会存在天然的就业歧视,曾经努力考入大学的学生,发现自己大学四年并没有学到多少专业知识,对自己的未来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当失去目标变得迷茫时,长期的颓废感是抑郁症前期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