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抑郁症的人会有哪些症状?我们经常能在媒体上、电视、电影里看到关于抑郁症的信息。然而,你真的了解抑郁症吗?医院为大家讲解患有抑郁症的人会有哪些症状。
抑郁症的十大症状赶快来对照一下吧
1、食欲改变:
食欲容易和情绪挂钩,所以抑郁症患者会有食欲不振或胃口大增的症状,常表现为体重减轻或体重增加,有部分抑郁症患者甚至不能在时间发现自己体重的变化。
2、丧失兴趣:
对以前热爱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总觉得现在的工作与生活乏味无趣,感觉琐碎小事都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甚至带着强迫的情绪去完成每一件事情,不少患者表示有厌烦感且变得懒惰。
3、睡眠障碍:
抑郁症患者想通过入睡逃避现实,也因此产生睡眠障碍问题,表现为夜晚难以入睡,容易惊醒,甚至出现凌晨两三点起床的早醒症状,而夜晚睡眠不足也是白天爱打瞌睡的重要原因。
4、精力不集中:
抑郁症会降低人的注意力,表现为工作、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记忆力和执行力变差,由于工作效率大幅下降,还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厌恶感。
5、惊慌焦虑:
抑郁症使患者产生无法抗拒的恐惧感,表现为坐立难安,过分焦虑,缺乏耐心等,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心跳加快、满头大汗等身体不适症状。
6、情绪低落:
抑郁症容易引发苦闷、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所以患者常常唉声叹气,有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感觉麻木症状,甚至没有伤心难过的感觉。
7、乏力:
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疲劳乏力症状,总感觉工作和生活缺乏动力,变得懒惰,症状严重的患者连生活都不愿意自理,甚至起床和洗漱都变得困难。
8、容易暴怒:
抑郁症会造成荷尔蒙波动过大,导致患者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如果平时脾气很好并且善解人意的人突然变得爱发脾气,那就要警惕是否是抑郁症了。
9、自我否定:
抑郁症患者总会过分的否定自己,总认为自己不够甚至没有价值,不仅对过去有悔恨,对未来也没有自信,容易产生强烈的内疚、自责、自卑等负面情绪。
10、自杀念头:
抑郁症患者的压力无法释放,长期被不良情绪折磨,渐渐的开始认为死亡才能结束痛苦与困惑,所以脑海总会浮现自杀自残的念头,甚至苦想死亡方式。
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人会自杀?
也许在韩国明星金钟铉的遗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我从里面开始出了故障,一点点啃噬着我的抑郁终将我吞噬,我无法战胜它,我厌恶我自己,不管怎么对自己说要打起来精神来,也找不到答案,一直以来都活在这种困难中,是的,我想要逃跑,煎熬着苦恼过,但没有学过将无止境的痛苦转换成喜悦的方法。
抑郁症患者中自杀的人多吗?
自杀是生命终结的一种极端方式,是人们在绝望之际所做出的一种选择。
在全球,约9%的人报告自己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自杀想法,约2.5%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自杀企图。
男性自杀的可能性是女性的4倍,且女性更可能去尝试那些不会致死的自杀方式。
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物质成瘾等精神及心理疾病;其中,由抑郁症所导致的自杀率是高的。
抑郁症的患病因素有哪些?
1、身体因素: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患病者的心里都是比较脆弱的,因为经历了疾病的折磨,心理波动很大。
2、遗传因素: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素质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其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血缘关系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
3、性别因素:临床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抑郁症,女性发生抑郁症的几率,约为男性发生抑郁症几率的两倍。因为女性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如男性来得那么完善。
4、性格因素:性格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症。性格开朗的人群患抑郁症的就比较少。
5、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与抑郁症发生,关系密切的是日照不足,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冬季日照时间短、日照不足和天气变冷时,人体内分泌变化有关。
6、社会因素: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于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婚姻状况的不满意,是发生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低经济收入家庭中,主要成员易患抑郁症。
7、心理因素:遭遇重大的突发,或者持续数月时间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抑郁症的发生,构成重要影响,从而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每年的三到五月是抑郁症的高发期,有研究发现,春天人的体内各种激素水平波动强烈,极其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这是基本的生物学因素。
其次有些人属于抑郁性格,平常就忧心忡忡,多愁善感,患得患失,缺乏自信,情绪低落,这些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此外,升学就业、职业竞争、岗位更替等也多发生在春季,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增加人的压力,尤其在一些性格较为孤僻的青少年阶段表现更明显。
抑郁症虽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次患病的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都能够恢复到病前的正常状态;发病后拖延过久,或者曾经多次复发,治疗的难度周期会增加。因此,发病后及时就诊治疗。
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其实比较考验耐心,因为很多患者对就医或服药较为抗拒,还时常自行停药,这都会导致抑郁症反复发作,不利于康复。应该尽量鼓励他们及时就医和按医生的要求服药,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陪伴也是良药。另外,鼓励抑郁症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摄入均衡的饮食,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