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各种虚虚实实的真相,探寻背后的真正含义,也是历史的有趣之处。五千年的文化进程,使得很多传统习俗和典故产生了新的意思。像是鲜美一词,在古代的意思是鲜艳美丽,今天的意思却是味道鲜美。
不同朝代的背景不同,百姓也会将其赋予新的诠释,以达到应景的效果。历史上有哪些被我们会错意的冷知识呢?
皇帝自称寡人的含义。
古代皇帝有很多称谓,孤、朕、寡人。秦始皇统一之前,朕代指我、我的,统一之后,朕便成了皇帝的专属称谓。寡人是何种意思呢?很多朋友都以为是孤寡的意思,毕竟《吕氏春秋》中曾说君名孤寡。
其实寡人并非代表皇帝因无人诉说心事而感到孤独,而是寡德的意思。这是皇帝的自谦和警示,表明自己还需要追求更多好的德行。当然啦,这也只是表面称呼,很多自称寡人的皇帝依然昏庸治国,压榨百姓。
唐朝对父亲的称呼。
对于父亲的称呼,我们在古装剧中听到最多的便是爹、父亲和父皇,或是清朝的皇阿玛。然而在唐朝,子女对父亲的称呼,在今天听起来有些突兀。他们会称父亲为耶、耶耶、阿耶,听起来便和爷爷同音。
如果现代人穿越回唐朝,听到他们这样称呼,或许会以为这是恶作剧。而大人一词也是对父亲的称呼,如果像影视剧中那般称官员为大人,那就是犯了不孝之罪。
和尚原本可以喝酒吃肉。
所谓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留。你以为和尚喝酒吃肉便是犯忌吗?事实上却是,佛经中并没有规定和尚要吃素,不能喝酒吃肉。这一规定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皇帝孝武帝,他同样信仰佛法。
都说饱暖思淫欲,喝酒吃肉之后,和尚很容易做出非分之事。为了维护和尚的好形象,梁武帝便下令禁止和尚吃肉喝酒。
衣冠禽兽是褒义词。
如果一个人外表斯斯文文,内心却异常邪恶,我们便会称其为衣冠禽兽。然而在明代,衣冠禽兽是文武百官的代称。当时朝廷规定,文官的服饰上要绣上飞禽,分别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莺、鹭U、溪敕、*鹂和鹌鹑。
武官的官服上要绣上走兽,分别是:麒麟、狮子、老虎、豹子、熊、彪、犀牛和海马。明代晚期很多官员欺压百姓,为了泄愤,百姓便将衣冠禽兽代指体面恶人。
吃醋的来源。
有没有想过,为何吃醋会成为嫉妒的姐妹呢?这一典故来源于唐初时的名相房玄龄,有天唐太宗李世民请几位重臣喝酒,酒过三巡之后,房玄龄声称自己不怕老婆。于是唐太宗便赏赐她两个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妾。
然而房玄龄的夫人是出了名的母老虎,但房玄龄又不敢违抗旨意。夫人发现之后,拿着鸡毛掸子将两位小妾赶出了家。
唐太宗听闻此事后,为了给自己的爱臣出气,便亲自召见房玄龄和夫人。他对房夫人说: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让你夫君领两位小妾回家,二是喝了这坛*酒。性格刚烈的房夫人怎能容忍夫君纳妾呢?便喝下那坛*酒,信以为真的房玄龄抱着夫人痛哭。
后来发现*酒只是一坛食醋,看着房夫人深爱着夫君,李世民也收回了两位小妾。此事传开之后,人们便将吃醋代指嫉妒心极强之人。
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俚语和文化,我们要以当时的角度去看待它们。就好像古人来到现代,听闻手机、电脑等新词汇,也会大吃一惊。或许他们会认为手机是手中的织布机呢!你还知道哪些历史冷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