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琳子的青青子衿ID:gh_ff9ebb」
生活家(上)点击可阅读
生活家(中)点击可阅读
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可以营造出这样的家?
可能有人说,不就是有钱吗。有钱,不就可以。
有时,真不是有钱没钱的事。
我参观过很多人的家。
有一次去一个好友家,他带我转了转他那富丽堂皇如宫殿一样的家后,见我一言不发,就说,哎,闫琳啊,你倒是点评几句。
我看着他,假惺惺竖起大拇指,说,大佬,有钱人!
他说,这就是你的点评?
我说,嗯,你是有钱人,是大佬。
大佬很懊恼。大约觉得像我这样原本贪婪爱财的人,一朝入了他那豪华宫殿,必会像没见过世面的猴子一样兴奋的抓耳挠腮吧。
过了几年,大佬又买了一幢别墅,这次,他换了一种风格。雕栏玉砌,亭台水榭,甚至还在院中锦鲤池里修了一个流殇的曲水道。
他请我去看他的杰作。一圈参观结束,他见我还是一言不发,他就沉默地抽起烟。
我笑起来。我说,不错啊。
他摁灭烟头,对我说,你这个“不错,说的好勉强。
他一直邀请我去他那里小住几天,能与他在院子里的石榴树边喝杯碧螺春,然而,每一次,我都婉拒了。
对不喜欢的,不会违心地说喜欢。
这就是我的寡趣吧。
然而她的家,着实惊艳了我!
在聊天中,得知她在装修这个房子前,曾用八个月的时间游历了不少国家,足迹遍布全球。她也曾跋山涉山,在云贵川等省的山村驻留。
她说,她尤其喜欢带着孩子们去早市,能看到很多稀有的手工制品和一些在安徽很难看到的花草果蔬,能看到一张张饱经风霜却知足温暖的脸庞。
不游历,焉知世界之大。
不经历,何惜岁月静好。
吃苹果时,我说,我曾看到关于“最美的家”的专栏,虽然那些家庭,各有美好,均有亮点,但是参观了你的家后,那些美丽的家,均黯然失色了。几年前,我的一本书出版时准备搞个发布会,却没有喜欢的地方。若是当时认识你,在你的院子里开发布会,多么妙。
她说,那你下本书出版时,就在这里开发布会呐。
走出小院后,我脑子里还在一帧帧回放着她家里的画面,有的是大场景,有的是小的角角落落,每一个物件都是经她的手带到这个家,每一个物件,就有了属于她的温度和个人标签。
不管多么奢华多么清简的环境,我们总还是喜欢原本生活,可原本生活是什么?
是本心吧。
实干家说是努力,梦想家说是远方,而生活家的目标很简单,吃好喝好享用好当下这一切。
曾是什么样的风,从这扇窗子吹来,而人去留空的沙发上,又是什么样的人曾在这里小憩,在那一刻,是安然闲坐还是回忆过往的艳丽,都未可知。
但我们只看到,风从窗外来,光从窗外来。
她告诉我说,春天来了,马上小院落里的花就会开,到时请我去喝茶,又说,她在紫藤树下用餐时,虽藤枯风寒,她却能想见春来花满藤的盛势。
这是生活家的预见。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未来有各种美好的想象,但大部分的一生,也只流于想象罢了,这终归不是生活。
可预见不同,预见是以现有的条件可以实现,而且在允许的空间里绝对生根发芽的想象。
爱生活有很多种方式。
从她的照片墙里可见一些生活片段,她们在院子里烧烤,在雪里戏耍,她带着孩子在海边踏浪,她像母鸡一样张着双臂护着身后的孩子,她带着她们读书,吃美食,我甚至看到了小孩子不假思索地自然将脚放在桌上的自在及闲卧草地的怡然。
我们分开后没有联系过。
突一天,她问我要地址,说要给我寄餐具。
我谢绝了。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无故接纳别人的礼物,天性使然。
又过了半个月,她说,餐具已到店家,可以发快递了,让我把地址给她。这一次,我给了。
有的人,哪怕认识了一辈子,依然远远地近不了。另有一种人,哪怕只是人海中的一瞥,也会让我们产生相知相怜的心动。
每天,我用她赠我的餐具一日三餐,好像与她就建立了某种连接,有了神交之情。
这细小的情愫,会让我偶尔想,她,此刻在做什么呢。
大美美于壮阔,小美美于细节。
当我们越来越被细节所吸引,被折服,去创造,去享用,生活才会对我们露出更温柔的微笑。
很多人越来越粗糙,越无视越以不拘小节来说服自己,生活就渐渐变得冷若冰霜,不会再给我们引发心底柔情的小细节。
我们的面容僵冷了,我们也忘记了什么是开怀大笑,什么是会心一笑,什么是嫣然回眸,什么是掌心的温暖,什么是浓烈的拥抱。
她家绿植极多,三三两两,或簇拥,或点缀,或独立,或结伴。
在这绿植之中,开放的仿佛是那些随意的藤椅,精巧的餐具,似有似无的装饰钟,或是一根有着精美烛台的蜡烛。
她的很多东西都随意,只要喜欢,就拿了来,尽我所用。
我在山间市场闲逛,看到陶罐土罐,发照片给她,她说好看,我就带给她。
因为我相信,每样物品的美,总有一个和环境搭配的极致,我们心有灵犀。
她也会陆陆续续发一些照片给我,不刻意,不随意,每次发来,我总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拍得也很随意,大意也很明确:我喜欢它们在这里的模样,你喜欢否?
比如说随手倒的一杯茶,红彤彤拥挤在食盒里的螃蟹,刚刚烤出略带焦色的吐司。
摆盘无一不精美,却无刻意为拍照而形成的造作,似乎,本来那就是应该有的模样。有时让我有种错觉,食物是风景吗?显然不是,但食物在这里又是风景。
前天,她跟我说,想在顶楼开一扇天窗,这样,除了月夜看到星斗,还想着能俯瞰不远处的湖光。
我想起了那首《流浪歌手的情人》,我只能给你间小小的阁楼,一扇靠北的窗,让你望见星斗。
她却又感叹,房子没有那么高,星斗也未必每夜出现在窗格之中。远方虽有星斗,可生活还在这一方热土似的房中。
爱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辜负今天吧。
有人曾对我说,许你春日,许你白头,许你无忧。
我问,凭什么。
谁也不要许别人什么。我们需要许的,是不要负了自己的心。
一遍遍看图片,想起了一个词:期许。
出自张敬修《文忠公行实》:而其学一本之躬行,根极理道,以此独深相期许。
略作改动赠予她:而其居执一念之潜行,物尽其用,以此情深相期许。
她的生活里,应该到处都是期许,实现,分享吧。懂生活的人,生活一定充满了阳光和鲜花,如她的朋友圈里的一段文字:我爱任何地方的春天,但如果可以选择,我愿在花园里迎接春天的到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