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要再说作文没素材啦两个诀窍,让作文
TUhjnbcbe - 2022/9/2 21:24:00

作文,长期以来一直是家长和孩子最为头疼的一项作业,“作文作文,一做头疼”爆出了作文的尴尬境地。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也是最能考查孩子们语文综合素养的一门课程,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谈作文色变,如果你去问他们为什么,孩子们大都会挠挠头,为难地答道:“因为无话可写,所以不愿意写”。

也许老师们在平时的习作指导课上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经常看到孩子之间在口头练说这个环节说得热火朝天,有时还会蹦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成语,但一落实到写上,一些孩子就开始犯难:抓耳挠腮、愁眉不展、不会写、不知从何写起、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怎样去表达,甚至一节课写不了一个自然段。一些家长也反应:孩子平时跟大人交流时伶牙俐齿,说的有条有理,可一到写作文时不是东拼西凑,就是流水账,勉强写出来的作文连自己都读不下去,这些现象在习作教学中非常普遍。仔细想来,造成这种“不愿意写”的最根本症结是:孩子“没得写”,也就是没有写作素材。

找到了孩子不愿意写作文的症结所在,如何变“没得写”为“有得写”呢?

01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解决“没得写”的有效途径之一

开展适合孩子们的活动,孩子们自己就是主角。孩子的天性是玩,是在玩中认识世界的,游戏让孩子们融入自然,融入集体,而这些游戏也恰恰是孩子们写作的最基础的源泉。游戏中,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用过多地去提示,孩子们就会去观察,去感受,去创造。活动结束了,立刻要求把刚才的活动场面记录下来,人物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活动中同伴之间说了什么就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的文章是真实而鲜活的,情感也是发自内心的。例如:北方的冬天下雪了,组织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玩雪,然后以《玩雪》为题完成一篇即时作文,孩子们有了打雪仗、滚雪球、雪地里狂欢的体验,作文也就变得“有话可写”了。再如:提前布置孩子们搜集并练习绕口令,然后在班内开展一次绕口令大赛,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素材也自然生成,作文写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02抓住机会,创造互动,变“没得写”为“有的写”

要让孩子“有的写”,老师还要善于观察,抓住机会。如:每年春天,校园里金*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竞相开放,下课了,组织孩子们来到花丛前闻闻花香、看看花瓣、尝尝味道,然后以此为题材完成习作《赏花》。再如,课间,两个孩子在掰手腕,老师也参与其中,给他们当裁判,并且用手机录下这一真实的场景,上课了,将刚才录好的视频传到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上,全班同学一起观看后,给5分钟时间再重温一下这个游戏,然后要求把过程写下来,孩子参与了,有自己的体验,也作为旁观者观察了别人的动作和表情,写起来就会顺畅很多。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孩子之间的游戏,如:跳皮筋、跳绳、捡树叶……老师都可以参与其中,在游戏中让孩子找到写作的素材。

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的课间变得灵动起来,也打开了孩子们的写作思路。从一个个丰富热火的场景到稚嫩独特的语言,转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是孩子们对作文“没得写”的成功挑战!关于作文,大家还有哪些见解呢?欢迎留言评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再说作文没素材啦两个诀窍,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