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还是尘世的幸福
《月亮与六便士》讲了一个很简单的命题。
这个命题曾有过很多种说法:爱情还是面包,世俗的成功还是艺术的殿堂,星辰大海还是眼前的安乐。
说到底还是冯唐那句文艺的金句:你要天上的星星还是尘世的幸福?
按部就班的幸福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生活于大都会伦敦。
成年后斯特里从事收入不菲的证券经纪人工作。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结婚17年,有两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妻子人到中年风韵犹存,擅长社交,家里来往的都是社交名人。
换句话说,按照现状来说,这就是个低配版的梁朝伟刘嘉玲。
如果伦敦的一个年轻人说,我想成为斯特里,不用怀疑,斯特里的确是很多年轻人想成为的中年人。
但这个年轻人一定不是年轻的斯特里。
萌芽的艺术理想
结婚前的斯特里,曾一度对绘画感兴趣,会在画布上自在勾勒,会提着颜料桶四处游荡。
年轻人斯特里被上天选中,对艺术有了本能的热爱。
但是生活同样选中了他,在艺术和家庭的选择题里,他懵懵懂懂地走进了家庭,努力工作,配合妻子的社交向往,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的他,照样懂得做个体面的绅士。
家庭,事业,朋友,人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多年,斯特里过着别人眼中的幸福生活,却向往着自己内心的绘画艺术。
被现实的浇灭的艺术理想死灰复燃,一点点发酵,最后终于抑制不住,斯特里选择抛下是世俗生活去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被误会是艺术家的宿命
离开古板熟悉的伦敦,斯特里来到了艺术殿堂巴黎。
现实的窘迫很快拜访,但是斯特里毫不在意。
他住在最破的旅馆里,是艺术让他高贵。沉浸在艺术里的斯特里无比快乐。
伦敦的家里却翻了天,妻子断定他离开是因为另一个女人。
在常人的想象中,一个正常人不可能为了一些虚幻的理想而抛妻弃子。
但斯特里已经不是正常人,一个为艺术疯狂的人被误会是他的宿命。
无情是狂热的必要条件
渐渐地,亲朋有好友接受了斯特里离开的事实。尤其斯特里的妻子明白,倘若丈夫离开是为了一个女人,他还会回来。可是如果是为了他那些虚无艺术,他极有可能永不回头。
对艺术有着狂热理想的斯特里,总是对女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落魄如他,又染上病症,欣赏他的画商接济他。与此同时画商的妻子被他吸引,宁愿为他舍弃现有的一切。
但斯特里对自己给画商造成的伤害毫不在意,他因为自己正在画一个裸体女人,而欣然接受画商妻子的爱意,可是斯特里画完画便对画商妻子失去了兴趣。
对于画商的付出和画商妻子的牺牲,斯特里从头到尾漠不关心。
冷漠,无情,成了这个狂热分子的标签,对此他也保持同样的冷漠。
与艺术同生共死
斯特里最后埋骨于孤岛,死前他找了个当地女人结婚,重新过起了家庭生活。
但这不重要,绘画之外的一切不过是服务于他的艺术理想。
曾经的金句王汪国真曾在作品《热爱生命》里写道: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虽然说得不完全是一码事,倒是很适合斯特里中年叛逆后的心路历程。
也适合每一个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