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每日精选()
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由消费者转为生产者,或者说转为生产大于消费的人。
每天都要有输入,每天也都要有输出,认真做一个生产者。
先从记录和摘抄开始吧。
随记
昨天起,又开始了一个月给老人做饭、照顾起居的生活。
父母年事已高,身体各项功能都在衰退,每当我值班,都会细心观察有没有变化。
还好,用餐品类和方式仍与原来一样,用餐量未减与以往相同,用餐速度未见异常。
用药未变。
父亲仍然有尿裤子的情况,不经常;夜间有时起夜后就坐着不睡。
母亲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能够坐起来;仍然饭前一杯水,早晚餐流食两碗,午餐一碗;交流欲望不强,较少说话。
两个人都是间断清醒(记忆)状态,能够认出我是谁,叫出我的名字。
饭后休息,比较安静。
这里说的以往、原来,是指三个月之前我值班的状态,生命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三个月三个月的向前滚动,我所要注意的是,有没有变化,毕竟时日会越来越少。
夜间,我在隔壁屋里休息,听到父母规律的呼吸,感到一种熟悉的安宁。小的时候,只有父母在家时,我才睡得踏实,每当母亲下地了,自己在家玩睡了,总会做噩梦,会在梦中惊醒,哇哇大哭……
以前说陪伴,是那么的温馨;现在的陪伴,未免让人伤感。
炒菜大V的问答
匿名用户提问挨踢牛魔王:
牛大好,加入您的星球确实超值,有个上海房产的问题想向您咨询。我和太太是上海户口,有一个儿子。家庭目前在上海有两套房产。
1)一套太太名下,浦东内中环两室两厅学区房,十年前一手买进,目前尚余贷款40,我们一家三口和岳父岳母同住。
2)一套我名下,浦东近龙阳路地铁站一房一厅。7年前买入。目前尚余贷款。此房之前长年出租,目前装修准备自住。
3)我父母在北方二线海滨城市有一套老破大+老破小。岳父母在上海附近三线城市有一套新房。都是外地户籍。
4)我和太太差不多税后年入,我是太太的8倍。
5)家庭积蓄,一半投资理财,一半货基。最近三年我开始研究低风险投资。感谢伟大的互联网,幸遇很多高手,从19年开始我的投资回报率10%,30%,15%,今年目前5%(仍然跑赢沪深指数22%)
虽然理财表现尚可,但因为没有杠杆,很难达到资产翻倍的行情。太太一直想在上海置换大房,但我感觉换房(加各种税收),会严重消耗手中的子弹,担心杀鸡取卵。
请教牛大,下一步我在上海怎么样置换比较合适?谢谢!
挨踢牛魔王回答:
谢谢打赏88.
你的问题在于资产严重钝化。
以你第一套房为例,假设你首付72万买的,涨到万的时候,你净赚了万。相当于你的本金72万,本金翻了3倍,回报率%。
假设你的房子从万涨到,又净赚了万,你是本金又翻了3倍吗?
不是的。
你这个时候的本金=72+=万,你原来房子涨出来的那个万也是你的本金了。
你的回报率=/=77%。
越往后,你的资产回报越来越低,这就是资产的钝化,或者说角质化。
你的刀,是越来越钝了,现在你的房子就算再涨万,回报率只有20%。
你是拿着巨大的本金,在赚一点小钱。
其实,你应该在过去十年中,通过抵押,不断提高你房子的杠杆率,这样回报才是最大的。
你第一套和第二套房子,都是严重钝化,如果早点抵押,你们家早就住上大房子了。
现在,赶紧把那40万贷款还了,然后抵押出来,杠杠率就提高了。
但是抵押伤现金流,你算好现金流就可以了。
现金流没问题的话,第二套房子一样可以抵押。
然后,以家中其他人的房票去买一个大点的房子。
老家的房子,留一套回家走亲戚的,其余应该全部卖掉,把资金汇聚到上海或者长三角的强省会城市,比如南京、杭州这样的。
低风险投资,就是徐大为那个流派吧?
跟房子相比,只能赚点小钱,你留在手上的备用现金流正好搞这个。
你这个资产和现金流,要是让房圈的人操作,早就净A8.5了。
张有为,-04-22在这个世界上,天才和智力不足的人各占1%,我们大多数人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都是普通人,我们既做不到不写不练就能一鸣惊人,也不会持续训练却没有进步。
一切不被你应用的知识,都不真正属于你。
1)你学到一个取标题的技巧后,可以马上找10个标题,用这个技巧去拆解、优化;
2)你学到一个企业品牌的塑造方法后,可以问问自己,个人品牌的塑造是否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3)你学到一个爆款海报的设计逻辑后,逛街时可以想想,商场、门店的设计是不是可以参考借鉴这种设计逻辑。
--粥左罗
bookthing,-04-22我们总是在嫉妒,在羡慕。然而都是假想敌而已。
其实,路是自己选的,自己总是掌握着方向盘。再多的人,只是催化剂而已。十年,甚至五年之前我都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一步一步的路让未来生活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我不知道我要什么,但是我能知道我不要什么。
——《世上另一个我》萨拉·帕坎南
飞机的坏品味,-04-22如果有些外部的影响无法改变只有把精力投入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好好自修闷声赚钱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最小伤害的度过当下别人救不了你时只能自救且不影响他人。
消样的世界,-04-22做生意挣钱都是不容易的,尤其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是如此,对创业者来说最致命的诱惑是那些看上去很容易、似乎一伸手就能挣回来的钱,会导致你分心和分散自己本就不多的资源,多元化大概率不会有好的结果,多元化就意味着不聚焦,反而会耽误自己的主要业务,很多人的失败就是因为抗拒不了这种诱惑。
李银河,-04-17物质生活的精致并不是奢华,并不是炫富,而是简单的、质朴的,衣食住行仅仅是舒适而已,绝不刻意追求名牌和过多的占有,所做的一切仅仅满足存在的必需。因为与存在相比,对物质的占有是无足轻重的。
人际关系的精致是精心挑选可交之人。古人说,知己者,二三子。王小波讲过,以交友为终身大事,可也只交到几个朋友而已。亲人固然无可选择,友人、爱人却可以精心挑选。只与心灵投契者交往,不把精力浪费在应酬式的人际交往上面,这是将自己的生活塑造成艺术品的重要一步。
精神生活的精致则是精心挑选人类智慧和艺术宝库中的精品来享用,尽量不在低劣的精神垃圾中虚耗生命。如果自己恰好有某种艺术才能,则创造一点点美出来。而在塑造美的艺术品的同时,将自己的生命也塑造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李银河,-04-21人生在世,在与大多数人打交道的时候,不是为了生计,就是为了责任义务良心,鲜有快乐可言,只有严肃,尊重,中规中矩;唯有与少数亲朋挚友,才能真情流露,无拘无束。萨特言,他人即地狱,就是说与他人打交道时,不得不敛情拘性,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但是他这个“他人”打击面太大,只剩下孤家寡人,孤零零在人世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也太过悲怆。哪怕不必打入地狱而让他们留在天堂的人只有“二三子”,心里也好过一些,不是吗?
硅谷王川,-04-21积累在微观的体现上有多种形式:
比如有的行业,刚起步时,寻找客户的时间和成本特别高,很多人熬不过去,最后就退出了。有的人坚持下来,而别的竞争者在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死掉,最后客户自然都流到自己这边来,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而且客户互相介绍,这样单位获客的成本越来越低,单位时间的利润越来越高,自然就富了。
还有的行业,可扩展性极强,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积累过程中,随着客户群的不断增大,可以把销售价格持续降低而丝毫不影响利润,而竞争者的客户太少,无法面对这种价格竞争,就只好退出。如果能在自己的核心产品上不断迭代推出更复杂的新的产品,更加深度的绑定更多客户,这种积累优势就会导致利润指数增长,而且竞争者根本不可能超越。
积累的质量也要看市场本身的增速。在萎缩的市场,再怎么积累也没用。在高速增长的市场,即使很粗犷的积累,效果也惊人。
一些公司无法做到真正有机的积累,会采用借债加杠杆来扩张,来营造积累的假象。但如果仔细看他的利润率的变化和负债率的变化,就很容易分辨出"优质积累"和"虚假积累"。虚假积累害处极大,一旦经济形势逆转,会把自己真金白银的积累全部消耗光,倒退很多年。
真正见识过体验过高质量的积累,对于"低质量积累"或者"虚假积累"就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也就没有太大兴趣了。
短线股票交易是很难真正积累财富的,最多只是因为幸存者偏差产生的个例,给很多想不劳而获的*徒制造一种积累的幻觉。
//无拘无束的马尔克:一个典型的特征是这类观念的持有者,永远不会随时准备去纠错,它们被一种先验的虚伪的正确性误导并且永远被误导,这有点像计划经济。//无拘无束的马尔克:心灵鸡汤和这类东西最致命的地方,在于它延长了错误观念的纠错时间。
语言,文字,印刷术,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等等,都可以看成一种人类文明不断进阶的"积累的"技术。积累水平越高的组织,最终不可避免的要淘汰积累水平低的组织。
积累出奇迹的过程中,你会非常精确的知道自己微观的优势具体在那个点上,因此自信会不断加强。依靠心灵鸡汤出奇迹,你总是被一种模糊而无法迅速证伪的理念或希望牵着鼻子走,不断念叨着"心诚则灵"来支撑自己的行动。
大量的积累最终还是需要长期自发的兴趣驱动,而不是苦行僧式的压榨自己//*事领域有句名言,"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后勤"。商业领域可以类似的说,"业余爱好者讨论策略,专业人士讨论积累"。缺乏后勤的*事攻势几天内就会歇菜,缺乏积累的盲目创业很快就会现金流枯竭。
证券市场红周刊,-04-211.找到真正让你充满热枕的事情
2.只在自己懂得的领域内行事
3.找到最擅长的领域
4.寻找便宜但开始出现积极变化的投资对象
5.相信自己的直觉
-7-2
我组建的学习群,每天发送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和书籍,已满50人,现每人收取9.9元,每增加50人,增加10元。感兴趣的加我好友,拉您入群。
修齐治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