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战胜了抑郁,并重新塑造了自我
TUhjnbcbe - 2022/7/3 18:50:00

发病清晨5点我在自家的游艇上,两眼无神,拖着蹒跚的步伐,绕着甲板一圈一圈地走着。旁边站着一些早起要看日出的好友,但我却感觉不到什么叫旭日东升,也体会不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脑袋空白,却又仿佛有无数个杂乱而很不愉快的念头,不停的在侵蚀着我。我告诉我自己:你生病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症。整个海上旅程就在我呆滞沉默中,像个稻草人般的结束了。下了岸,几个了解精神疾病的朋友们,提醒我这应该就是抑郁症的症状,要我赶快回去找医生诊治。

诊断当医生确诊我患了抑郁症,周遭所有的亲朋好友,包括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个事实。得到的反应都是说:不可能吧!全世界最没有条件得抑郁症的就是你!没错,有我在的场合里,我永远是大家的开心果,搞笑幽默乐观开朗,又不愁吃穿,怎么可能得抑郁呢?但是,事实上它就是发生了。所有的理论都告诉我,要走出去接触大自然,要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要充满快乐的思想……。不曾患过病的人,当然会觉得这些事情可以很简单地做到。殊不知,在生病的时候,你的脚上像是绑了上百公斤的沙袋,它是那么的沉重,重到使我一步也无法踏出家门。打开音响,小提琴声是刺耳的,钢琴声是吵杂的,歌声更感觉是在融化我的灵*,在侵蚀我的筋骨。看搞笑片,喜剧演员的每一个表情,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狰狞。阅读时,眼睛也像是一台坏了的扫描机器,它不会把内容传输到我的脑海。我只会否定我自己,我生活在焦虑不安、时刻悲观的世界里。这时候能够让内心平静,就像一种奢侈,更别说追求快乐了。

药疗与自疗遵循医嘱服药是基本的要求,但我认为一定还要配合自己的努力才能打败病魔。首先,我想到的就是“信念”,我必须告诉自己,这个病绝非不治之症,它不会永远缠住我。就如同人生变化无常,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抑郁症应该也会如此消失,它会来它就会走。就好像那窗外吹来的风,也好像从脚边流过的小溪水,它们不会永远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当我确定“抑郁症不是永恒的”这个“信念”以后,我就产生了想请它远离我的动力。这时候,因为信念而产生的“动力”引领我走出家门,并且去寻回自己失去的兴趣。但第二阶段的“动力”,不一定要用在那些别人告诉我们的事情上。别人说的那些事情,像是诵经、读经,或听专业演讲等。对你而言这些可能刻板又无趣,也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反而会更加束缚。人生不需要那么严肃,也不必只去那些不断强调你是病人的场合。反而是要让自己忘了生病这回事,尽量找寻不把我们贴标签为病人的地方,才是最好的解药。

有了信念和动力,就可进入第三阶段的“疗愈”,可以开始有真正的行动了。大部分的人走不出去就是因为害怕担心,比如说:想去海边走走的念头一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害怕,担心自己不会游泳。这就是负面想法的扩大解释、自我设限。但是我换个角度去想,我们去海边白净的沙滩走走,同样也可以接触大海,谁说一定要下去游泳潜水?同样的,想要打太极拳又怕自己记不住套路、发不了劲,因而阻碍了正向的行动。其实只要自己放开来,就跟着大伙儿比划,虽然动作看起来生涩好笑,却也有另类的趣味效果。还有想爬山却怕没脚力,那么就去山脚下走走,不必勉强冒险去攀爬陡峭的山崖。想跳舞却不会舞步舞序,只要手会动、脚会踏,纯运动、开心跳,又有谁会严格要求我?以上种种多虑的思维模式改变了,我开始有弹性而放松,自由自在的付诸行动。

走出暗处,告别抑郁症因为我走出去了,经常会投入各种动态的、静态的活动,因此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努力去除病态化、生活正常化,久而久之就忘了生病这回事,自然而然就被身心健康的人同化,而恢复成原来的自己,终于我向抑郁症挥手说拜拜了。当然后来我也有过几次症状复发,不过每次有发作的苗头我就立刻回诊求助,很快就从中恢复过来了。这些年我也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活动,也持续到画室专注创作。动静平衡的生活安排,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抑郁黑狗也不再找上我了。在生病期间我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也应当需要关怀、接纳、理解和尊重。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请你不要忘了这一点,愿我们都能与光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战胜了抑郁,并重新塑造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