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太正经,会很乏味,没意思,也很可怕,生活会过得一板一眼,无趣
自己都想逃离,别说身边人了,如果做个产品,也一样乏味无趣,那用户就更会逃了,别有妄念
正经很多时候等于无趣,为什么不去多尝试下自己的对立面呢?
生活需要多元,需要持续去尝试,找到自己的有意思,而每个阶段有意思又大不同,需求,心境以及境界,都是截然不同的
持续寻找,然后在不断尝试过程中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从而开始极简生活,这有点鸡汤,但又不鸡汤
就像现在很多人开始做个人IP,素人IP,必须三件套
要有自己独特价值观,对外自己一套清晰风格,第三对外有个牛逼的作品
风格作品价值观是灵*,没有自己的灵*,也很难起来,但现在放眼社群,朋友圈,真正有灵*的价值观极少,这个灵*就是自己的有趣
还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努力踏踏实实输出自己的观点,哪怕走的很慢
很多人的朋友圈发表的既不是自己鲜明的价值观,
也不是自己的独特风格,每天发的很频繁,却不知道具体在表达什么,
这个世界的共性太多了,无趣太多了,就需要一些非常有趣的灵*,有趣的事件来对冲,让生活,活起来,像流水一样循环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存在没有风格的人
找到自己那个适合自己且适合市场的中庸的那个点,
个人风格太过叛逆会被摁死,被摁在地上被摩擦,内外结合的平均值下也许是个可尝试的点
这个世界每个人是需要追求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不是我们的选择,哪怕一个人低调,也会低调的很独特,
所以这个时代素人做IP能否起来,核心是需要思考自己属于这个时代的共性,
还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个性,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个性,但实际是被这个世界洗脑过的共性,压根不是所谓个性
共性泛滥,个性极度稀缺,需要一个有趣的灵*
人应该在不同阶段,意识或者找到突破自己的一些东西
这个东西也许是让你痛的时候,潜意识里直接闪现的,存在一刹那,或者半天,一天,但这种疼痛的瞬间,可能是这一生为数不多需要很珍惜的,
想到了那句,凡事都有利弊两面性,没有无缘无故的坏,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有意思/有趣”是个非常稀缺的人格品质
这个价值不是强调我跟你不一样,而是关你屁事关我屁事,不管你看不看得惯我,这个其实在很多人眼里也是一种“有趣”,我就是这样,我的价值是我的世界没有别人,我只在真实的做我自己,发自己的声音
尼采说过:人离自己最远。哲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不到某一天是很难懂的,人离自己最远,也离自己最近,只有自己能感知到深藏在内心的渴望和欲望,甚至是不舒服的点
关于感同身受,这个世界上从没有感同身受,懂比安慰更重要,实际的陪伴比无用的正确话更有价值
如果一个人受伤了,你跟他说没事,这个事我也经历过,这对对方来说基本属于没用的废话,不如不说,就像跟一个抑郁症患者讲加油一样,事实是抑郁症患者只需要陪伴,需要懂,他们浑身上下没有加油的毛孔
对方肯定会骂出一句,滚,情感里的安慰是我相信你现在很难,我无法理解你的悲伤,但我愿意且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你需要我,我会一直在,情感里是不能讲我跟你一样的,客观现实也是,我和你并不一样,你经历的我没有经历,所以无法切身体会你的疼,这时候,最需要的,自己也能做的,也许就是陪伴,而这个陪伴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大多数遇到的一个困境是:是没有一个环境告诉自己,自己想要去哪,你能去到哪,
人都需要有归属感,我一直认为归属感也是衡量一段关系,一个社群的质量标准之一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放弃了,这种困境是很多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大多无意识到
认知水平收入水平就差距越来越大,逐渐的大家也不再有共同话题
还有一个现象,其实细想,挺残忍,同时期一起走的有很多人,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掉队了,
找到能一起走下去的人,且互相欣赏,挺不容易的,越往后发现同行者越少,这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命,一个是运
人很难自己给自己改命,但运气这东西是可以改的,
人又很难给自身做颠覆,大多数时候想要节省时间成本,一个圈子很核心,需要一个环境,需要一个圈子,能快速带动自己的节奏或者能量,
这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也是知识付费的意义所在,很多时候,买的不是一次咨询,也不是一个课程,而是一个答案,一份笃定,一份信心。
这个环境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不是自己的舒适区,这个环境会让你感觉自己能变好,告诉你需要打破自己,需要你放下自己过去愚蠢的执念,让你摆脱过去路径的依赖,才能改运,命不可改,但运可以改
以上是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所以很多人是无法改变运的
转念,是件很难的事情,但确实是个解决我们日常问题或者困境非常无敌的心法
比如,如果在当下,你也很迷茫,苦闷,不妨可以尝试转下念,任何事情都有对立面,极度困难的对立面也许就是机会。
也可以尝试来找我聊聊天,也许能帮你打通一些卡点,最怕的是一个人苦闷着,很难走出来,那种煎熬,我经历过,我懂!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