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会吃,我还会饿。
所以,你什么时候弃暗投我?
“我想辞职了。”
这可能是我近期听过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了。
总想给沮丧的朋友喂点鸡汤,可我还是个没什么脑子的弱智儿童,负能量倒是有一大坨,哪煲得出什么鸡汤啊?
鸡汤是成年人的睡前童话,它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不解渴也毫无用处。
芬恩是个难得有趣的人,天马行空的小脑瓜就像一个好玩事物制造机,再枯燥的工作在芬恩那里都可以变得活蹦乱跳,芬恩能够把普通的工作做出四倍的效果来,总之是位有趣又有才华的朋友。
但是芬恩最近很丧。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芬恩已经吃过了无数张摊得又大又圆的饼了,可饼吃得都快吐了,一毛钱工资都没涨过,现在连花3块钱买一张现实中的葱油饼都要考虑很久。
芬恩想要辞职又很不甘心,想要有所突破又无心工作,整个人颓废成了《伤仲永》的主人公,平庸无趣得好似白开水一样,就像一个只喜欢睡前泡脚的老年人,活力这种东西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芬恩一边抱怨着自己颓废垃圾,一边又安逸地接受着这种生活,因为不努力实在是太他妈舒服了。
“辞职”二字变成了芬恩每天挂在嘴边奋力呼喊的口号,雷声大雨点小。
现在的芬恩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颓废的舒适区,每天上了班就是往工位上一瘫,边刷微博边品早餐,一碗南瓜粥喝完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芬恩是在品一碗陈年茅台。
品完早餐象征性地工作一小会,然后再和新来的小同事组团玩几局你画我猜,窃喜着足够偷懒的工作量,一心一意地等待六点下班。
后来啊,后来就连以往孜孜不倦给芬恩摊饼的大小领导们都纷纷离职了,而芬恩还在原地安逸地颓废着。
于是芬恩最近突然又开始思考人生了,明明很优秀的芬恩此刻在自己眼中就如同一个废物一样。
可这又能怪谁呢?
“我现在一聊未来整个人就很难受,呼吸困难。”
“拖出去被这个社会操一操就好了。”
我们大学都学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饿得头晕眼花渴到连*药都想喝的时候,食物和水才是唯一占据你意识的东西,这时候还要啥汽车要啥手表啊。
但当你吃饱穿暖满足了低级需求的时候,就开始哼哼唧唧地琢磨着爱、尊重、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求了。
所以,如果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天天空虚寂寞冷,天天怀疑人生,天天嚷嚷着呼吸困难要跳楼,那可能是因为太闲了,受到的挫折太少了。
你哪有什么抑郁症啊,你只是又穷又懒又矫情而已。
其实很多人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死了,只不过七八十岁才入土。
远谈不上一流,也够不到二流,大部分普通人都是三流的人。
能够意识到并且接受自己的平庸是需要勇气的,不是说三流的平庸之辈不可以有志向,只是如果有志向的三流是个习惯在温水里泡澡的青蛙,那结局就会很可悲了。
我发现自己这种没有梦想的三流废柴,花在选择袜子颜色上的时间,都比我选择专业和学习领域的时间长。
至于自己每天忙忙碌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别人说你适合。
“小赵,你来写这个策划吧,你思路活,别人写不出我要的感觉。”
“小钱,你来对接这个客户吧,你沟通能力强,别人我不踏实。”
“小孙,你来统计这个周报吧,你心思细,别人我放心。”
“小李,你来设计一下这个图吧,你审美好,别人我瞧不上。”
就像是别人给我们架了个梯子,然后我们就顺着别人给的梯子爬呀爬,爬着爬着可能发现梯子靠错墙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墙。
找个自己能搞砸的事做,最不济也就这样吧。
仔细想想,有什么事是你每天一睁眼就想去做而且非做不可的?不管能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得报酬,反正就是想做的?
如果有的话那就试着去做吧,做个有影响的人,什么影响都行。
结果最坏又能坏到哪儿去呢?总比在原地做个安逸的温水青蛙要好得太多啦。
不,没有,我没有一睁眼就想做的事。
“我醒来只会想早饭吃点什么好。”
“我睁开眼睛就只想跟TA说早安。”
“我没有想法,只想继续睡觉。”
没有也行,没有目的创造目的也好呀。
抑郁的反义词不是快乐,而是活力。
人生最大的动力无非三种,兴趣、恐惧、耻辱。
找到其中一点,可能就会找到生活的动力甚至是活力了呢。
只对早餐感兴趣,那就努力成为一个能吃出宇宙的美食家,不然连早饭连南瓜粥都喝不起了。
只担心那个超级喜欢的人会离开自己,那就试着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然位置早晚会被别人抢走的。
只觉得无趣的人生很颓废,那就去找找能让你变成疯子的有趣的事吧。
二十几岁的人生才不无聊,照照镜子,摸摸自己满脸的胶原蛋白,我们还年轻着呢,年轻本来就是件很有趣的事。
就像我们的芬恩一样,现在似乎跌进了谷底,但芬恩有趣有才华,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个再次相信自己的契机。
是金子总会花发光的,我们都是小金子。希望你能找到有趣的事,遇到赏识自己的人,让不平凡的自己也在别人眼中也可以闪闪发光。
锅架好了,鸡还没有买来,所以到最后这碗鸡汤还是没有熬成,科科。
那这锅开水我就先干为敬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