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带来的考验2
1、现实经济问题的考验2、个人稳定性的考验3、个人心理的考验4、个人自律性的考验5、情感的考验6、其他考验
4
二、疫情下焦虑与抑郁的应激
1、担心经济出现崩盘2、担忧会失业3、担心会感染4、隔离中的无奈5、感情的不能及时响应6、畏惧死亡7、行为受控8、空闲下的思维变化
三、疫情中焦虑与抑郁情况的主要表现
1、不自觉出现心跳加速、颤抖的情况2、出现烦躁,无法专注的情况3、失去目标,没有动力4、长期的情绪低落5、孤独感、被抛弃感6、有自杀倾向7、有睡眠障碍8、躯体症状9、思维迟缓、反应降低10、体重在未控制情况下出现较大变动11、精力不足,易疲惫12、其他影响心理的情形
四、疫情下的焦虑、抑郁的应对措施
(一)第一种方式1、着眼当下,对生活做好规划2、适当的运动3、与他人多一些沟通4、控制情绪的稳定5、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6、疫情下对自我有利之处
(二)第二种方式
(二)第二种方式1、了解疫情真实的情况与发展2、直面疫情下的现实3、梳理当前生活带来的变化4、制定符合当前生活规律的规划5、建立自信心
五、总结12
以下正文:
—01—
年底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以往的宁静,为整个世界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场疫情阻击战里,由闪电战的初判发展成当前持久战的现实,更重要的是无人能够正确回答疫情的结束会在什么时候,更没有人知道它会以一直什么样的形式结束。
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经历了很多,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戴口罩、打疫苗、做核酸、配合隔离、控制行程,由健康码到行程码再到场所码,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是疫情经济带来的不可控性。大企业的裁员,中小企业的倒闭,大多数人都面临着经济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的风险。当收入突然的大幅变化,经济情况下行,车贷、房贷、养孩子以及必要的生活成本,都从本来计划就没有裕量的生活规划,直接进行了残酷的降维打击,让紧绷的弦一紧再紧。但是现实情况已经如此,这是我们当代人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问题。
—02—
一、疫情带来的考验
疫情当下,不仅给一个国家,还有大多数的企业和个人都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本文所述问题仅针对个人。
1、现实经济问题的考验
在疫情之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品的宣传、更新迭代、信息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新思想的出现,导致现代年轻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提前消费的习惯。提前消费本没有错,但是需要有附加条件:不能超过自我的承受范围。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当出现了不可抗力以后,就再也无法去正常弥补漏洞了。
同时,在近些年,因为房价的上涨,导致更多的年轻人花了两代人的财务能力才能够购房、结婚等,在月还贷的过程中,收入的变动很容易引起增加还款的压力,可以这么说,这一代人买房不仅消费了两代人的钱袋子,还有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人的。这是一个比较可怕的情况。
不管是出于什么常规或者特殊的情况导致人在收支平衡上都是一个临界状态或者长期负债的情况,在收入突然的减少或者失去,这无疑带来了重大的考验,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个人稳定性的考验
个人的稳定性主要是当前或者之前的稳定生活轨迹的稳定性,包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疫情之下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上国外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企业的稳固性依然受到了约束,各行各业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当企业生存困难的时候,最直接导致的就是员工工作的稳定性。特别是经受多次“静态”管理的城市,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节省成本,最直接的就是控制缩减人工成本,这无疑给很多人带来了稳定性的考验,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在生活中,受制于经济的影响以及感情相处之中出现问题而未得到有效解决的,对婚姻也是一个较大的冲击,直接打破了以往的生活模式。这些情况下,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让人逐步陷入到一个可承受的临界区,随时都是崩盘的风险。
3、个人心理的考验
人是需要社交的,在疫情频繁出现的国内,或许会受到隔离的情况,这会让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不断的经受挑战。隔离期间,人的心理状态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主要是因为人生活习惯的突然变化,让人适应困难,特别是时间比较久的隔离情况,很容易让人失去目标,从紧张繁忙的状态转变为隔离/居家的闲淡生活中的大幅落差,这种应激反应是很难及时适应的。
除此以外,心理考验还包括了对于健康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