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
①两个*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队。)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
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初一交战,操*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
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如土委地《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动词,托付。)
④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
①怀良辰以孤往《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②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动词,怀念,想念。)
③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孔雀东南飞》(名词,心情。)
④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动词,心中藏着。)
⑤汝姊在吾怀《项脊轩志》(动词,胸前。)
⑥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8.而
①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②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③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④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⑤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
9.之
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助词,取独
②恨晨光之熹微助词,取独
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取独
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往
⑥求之靡途代词,它
⑦公田之利助词,的
⑧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
⑨感吾生之行休助词,取独
10.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
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而”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④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
⑤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修饰
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
⑦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⑧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
⑨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⑩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用来,来
⑾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
⑿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由于
⒀策扶老以流憩连词,相当于“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将有事于西畴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皆口腹自役(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
(三)被动句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四)省略句
①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介词“于”)
②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
④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
例:载饥载渴载歌载舞
一、“以、而、之、兮、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①以
词性
例句
释义
介
词
既自以心为形役
让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用
王语暴以好乐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
带着
连
词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同“而”,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
同“而”,表并列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
中丞匿溷潘以免
才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
②而
词性
例句
释义
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通“尔”,你的
连
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如果
门虽设而常关
表转析
觉今是而昨非
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
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
表承接
③之
词性
例句
释义
代
词
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他们,代江东父老
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
之子于归
这、此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样的人,这类人
结
构
助
词
悦亲戚之情话
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感吾生之行休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何陋之有
宾语提前标志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中心词与补语间,得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
音节助词
怅恨久之
无实义
④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
⑤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
二、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胡为乎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滕王阁序》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无路请缨,等终*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
④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的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四美具,二难并“美”“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
②腾蛟起凤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④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屈
⑤窜梁鸿于海曲窜,使……逃匿
四、一词多义
1.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死、死亡。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胜:
①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尽、完。
3.穷:
①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③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穷困。
4.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临别赠言副词,将要。
②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③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到、走近。
6.怀:
①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想念。
②有怀投笔名词,心思。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7.序:
①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②滕王阁序序言、序文。
③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名词,次序、秩序。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动词,安排次序。
五、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①都督阎公之雅望②宇文新州之懿范③孟学士之词宗
④王将*之武库⑤等终*之弱冠⑥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句
童子何知
3.状语后置句
①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②空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③是所望于群公
④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⑤窜梁鸿于海曲⑥屈贾谊于长沙
《逍遥游》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5.羊角:古义:旋风。今义:羊的角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今义: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节日
9.是:古义:这;今义:作判断词
10.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
11.虫: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12.枪:古义:触碰;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五、一词多义
1.之: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奚知其然也)
②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③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彼且适奚也)
④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之二虫又知何)
⑤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陈情表》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
(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
(通“又”,用在整数和余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
2.举臣秀才(古:优秀人才;今: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至于:古:直到……,到了……;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
)(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报答;今: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申诉,诉说;今: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古:赶快向前,奔走效力;今:车马等很快的跑)
8.拜臣郎中(古:尚书部的属官;今:中医医生)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数量少)
10.岂敢盘桓(古:犹疑不决的样子;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11.除臣洗马(古:太子的属官;今:清洗马匹)
1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古:进退两难;今:狼和狈)
13.寻蒙国恩 (古:不久;今:寻找)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二)名词作动词
1.且臣少仕伪朝
名词作动词,做官
2.臣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3.举臣秀才
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4.举臣孝廉
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夙遭闵凶
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
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3.沐浴清化
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治教化
4.凡在故老
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5.愿陛下矜悯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四)形容词作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则刘病日笃形容词作动词,加重
(五)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
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六)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3.保卒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四、一词多义
1.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③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④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⑤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2.于
①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3.之
①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助词,的
②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少
①少多疾病年岁小
②解鞍少驻初程稍稍
③少仕伪朝年青时
④一时多少豪杰多少
5.志
①舅夺母志志向
②听臣微志愿望
③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④寻向所志标志
6.应
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照料
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回答
7.婴
①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
②举婴,欲投之河婴孩
8.矜
①犹蒙矜育怜惜
②不矜名节自夸
③鉏耰棘矜矛、戟等武器的柄
9.悯
①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②悯臣孤弱怜惜,悲痛
10.薄
①门衰祚薄浅薄
②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③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
11.期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一定的期限
②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约定,约会
③良剑期乎断希望,要求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周年,一整月)此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12.疾
①而刘夙婴疾病病(一般的生病)
②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痛苦,疾苦
③寡人有疾,寡人好货缺点,毛病
④吾疾贫富之不均,今为汝均之厌恶,憎恶
⑤疾风知劲草迅猛,急速
⑥嫉恶如仇厌恶,憎恶
13.除
①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②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③攘除奸凶除掉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实为狼狈
5.本图宦达
(二)介词结构后置句
1.急于星火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三)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被……缠绕)
2.则告诉不许(不被允许)
(四)省略句
1.谨拜表以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2.具以表闻(之,指陛下)(省宾语)
3.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省兼语:主语和宾语)
4.除臣(为)洗马(省谓语)
5.少仕(于)伪朝(省介词)
(五)固定句式
1.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2.既……终……:既……又……;既……也……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12《滕王阁序》当中用“-----------------,--------------------。”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3《滕王阁序》中用“-----------------,--------------------。-----------------,--------------------。”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6《滕王阁序》中“-----------------,--------------------。-----------------,--------------------。”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17《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18《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9《逍遥游》中用“-----------------,--------------------。”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2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
21《逍遥游》中“-----------------,--------------------。”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23.《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24.《逍遥游》中斥鷃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
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26.《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2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28.《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29.《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30.《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31.《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33.《陈情表》用“---------,---------。”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4.《陈情表》用“----------,------。”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36.《陈情表》中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37.《陈情表》用“---------,----------。”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3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39.《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40.《陈情表》中李密用“----------,----------。”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4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4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43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4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4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必修五情景默写答案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0.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2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4.而彼且奚适也。
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3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4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4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4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4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