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反复无常,持续肆掠,有人感慨,青春才几年,疫情就独占3年。疫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睡眠变少了,焦虑、抑郁增多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院士开讲》中提到,截至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全球新增万抑郁症患者,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或出现失眠问题。
陆林院士开讲:抑郁症,心灵的“黑狗”(上)
遭受抑郁困扰多年的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把抑郁症比喻成一只和自己形影不离的“黑狗”。他说:他的身心宛如处于人间的炼狱,情绪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默默的承受着这个“黑狗”的欺凌。此后,这个“黑狗”就变成了我们抑郁症的代名词。随着人们对抑郁症了解的增加,我们才发现这只“黑狗”已经入侵了许多人的生活。
抑郁症不等于我们的抑郁情绪,我们健康人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情绪可能会低落,这与抑郁症患者情绪不好还是不一样的,抑郁症患者情绪不好其持续时间长,我们一般说要持续两周以上。根据临床观察,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之一,便是持久的心情低落和兴趣减退。因此它并不像其他疾病,有着明显的生理或精神“反常”表现。
为什么看起来活泼开朗的人会患上抑郁症?或许我们该反思对“快乐”的过分推崇。在众多情绪谱系中,快乐往往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与之相反的一些情绪:如心情低落、忧郁与悲伤,常常被忽视其积极意义。某种程度上,相比于“快乐”,悲伤与忧郁提供了心灵状态更复杂的样貌。
我们常常评价某个人“想太多”、“太脆弱”、“玻璃心”,使得他们被贴上标签和污名化,导致抑郁症患者或潜在患者,有了更深一步的恐惧,害怕被认为“意志力软弱”或“生活能力差”,从而使得抑郁被深深地隐藏起来。
陆林院士开讲:抑郁症,心灵的“黑狗”(下)
抑郁症,像一面镜子般照射着处于其中的每个人。当一切都变的相似且不断重复的时候,琐碎、肤浅、无聊和无趣成为生活的主流。在这样的“群时代”,个体该如何自处,如何消解“完美自我”的迷惘与缺失。
那只黑狗虎视眈眈,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依旧无知无觉地耗尽自身。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提醒道:“抑郁症患者需要正视自己的疾病,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全程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不是把自己困在只有自己和黑狗的孤岛上”……可是,正如我们看到的诸多抑郁症患者的自白,他们自己往往很难坚持治疗,有人陪伴十分重要。
我们相信,专业的心理咨询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我是小朗,若您有情绪压力、个人成长、婚姻情感、亲子关系、职场关系、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欢迎联系我们,朗达专业咨询师团队将为您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