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利活动世界读书日用书籍抵抗焦虑和抑
TUhjnbcbe - 2022/5/13 16:02:00

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长期的隔离或行动的不便,大家的情绪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愤怒、恐慌、焦虑、无力、失望、抑郁……我们被纷乱的负面情绪缠绕,内心的秩序就如线团,越用力越混乱。

面对摇摇欲坠的精神世界,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我始终认为,读书不仅可以抵抗肤浅和无知,也可以在艰难时光里维持内心的秩序不至于崩塌。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整理了一份对抗焦虑抑郁的书单,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支持和力量。

-BOOK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英]罗伯特·戴博德

这是一本以动物拟人化视角进行心理咨询科普的书籍,讲了一只活得很丧的蛤蟆先生,通过10次的心理咨询,最终找回信心和希望的故事。

很多读者说在蛤蟆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敏感自卑、讨好人格、自我批判,甚至于躲在舒适区里拒绝面对问题也如出一辙。

观看这本书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不爱自己”的普通人来说,就像是一次深度的疗愈,我们跟随蛤蟆先生一起,在咨询师苍鹭先生的协助下,慢慢暴露创伤,继而与自己和解。

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只要你想走出来,就一定可以!

-BOOK2-

《被讨厌的勇气》

[日]岸见一郎/[日]古贺史健

这本书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不夸张地说,它真的让我获得了一些“被讨厌的勇气”。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要懂事、要听话、要会察言观色,这样才会被别人喜欢,才会受欢迎。但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你可以不用在乎外界的目光,被别人讨厌也没关系。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试图去满足他人的期待,是自由的开始。

书中“课题分离”的理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作者看来,每个人只需要对自己的“课题”负责,而无需对他人的“课题”负责。简单点说,我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负责,而无需对他人的行为和感受负责。

基于此,“别人讨厌我们”那是别人的情绪,与我们无关,我们无需为此负责。

希望读完这本书,你也能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BOOK3-

《活下去的理由》

[英]马特·海格

本书的作者马特·海格曾因抑郁症站在悬崖边企图自杀,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他依靠求生的本能,努力活了下去,并活得很好、很从容。

大多数人的痛苦可能没有作者那么深,但是活在压力山大的当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苦楚,也都会面临一些“至暗时刻”。这种时刻,要依靠什么才能坚持下去呢?作者以亲身经历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

有几条我印象非常深刻,这里分享给大家:

1.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有罪恶感。

2.看树,靠近树,种树。(种花种菜也可以哦)

3.坐下,躺下,不动,什么都不做。观察,倾听你头脑的声音。不去评判头脑里发生的事情,随他吧。

4.阅读一本书,别去想着要读完它。只是读,享受每个字,每句,段落。别期待它结束。

5.没关系的,大部分人都不会真的理解他们没经历过的事;但有些人会理解,要对理解你的人心怀感激。

-BOOK4-

《身份的焦虑》

[英]阿兰·德波顿

在他人眼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厉害的还是无能的?是充满魅力的还是无趣的……每个人的内心,或深或浅都有对身份的焦虑。

那为何我们会产生这种焦虑呢?我们很少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而只是被困在情绪中无法自拔。

在本书中,作者阿兰·德波顿抽丝剥茧般地对身份焦虑的根源进行了剖析,并从哲学、艺术等各个角度探索了缓解这种焦虑的方法。

你可能会以为这本书充满学术性,不太好读,实则不然,它的语言通俗有趣,读的过程中,你会一次又一次惊叹于作者渊博的知识储备和风趣的阐述。

如果当下你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非常不确定,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BOOK5-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美]丹尼尔·凯斯

一个天生有智力缺陷的人或许自己不会感到多痛苦,但如果他恢复到正常人甚至超越正常人的智商,并知道这种恢复只是暂时的呢?

本书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残酷的故事,主人公查理,原本智商只有68,因为参加了一项科学手术,智商跃升到。

查理变聪明后,过去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逐渐浮现,他在掌握了思考能力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以往那些朋友们只是把他当作消遣、寻找优越感的工具;父母曾经选择残忍地抛弃他;研究课题的教授们并不是为了所谓的科学,也只是为了利益。

种种经历让他痛苦万分,他并没有因为变聪明而快乐,反而见到了许多的人性之恶。

故事的最后查理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难过的同时又为他感到庆幸。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或是不好,智商也是从此,用聪明或愚笨去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实在是太过浅薄。

-BOOK6-

《在难熬的日子里痛快地活》

[日]佐野洋子

书名有点鸡汤,但并非是轻佻的作品,相反,它非常的真诚。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佐野洋子,这本书是她人生最后五年的生活散文,有对食物的记忆,对各种人、事、物的观察,以及面对老年、独居、死亡的种种看法。

彼时她已经身患癌症,但书中的文字并不沉重,她用淡然、豪爽的笔触,为余生写下了精彩痛快的一笔。

看她的文字很难不发笑,又丧又萌又有趣,如果老太太活到了现在,一定可以成为“网红”,身份可以是搞笑博主,也可以是反矫达人。

分享两段书里的文字:

”我又像个口香糖一样黏在床上,沉迷在韩剧中感到深深的幸福。没想到,能给现在的我,一位六十六岁的老太太带来幸福的居然是韩剧。“

“接到委托的工作时,其实不论是什么工作,我都不喜欢。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是不想做任何工作,但是不工作就没钱,没钱就无法生活。所以,我总是下意识地把工作一拖再拖,一直耗到约定的时限,甚至过了约定时限,受着良心的遣责,不论多么无所事事,就是不工作。“

希望已故老太太的人生哲学,能给你带去一些快乐和勇气。

??福利:在留言区或是后台分享你对哪本书最感兴趣,(非本文安利的书籍也可),我们将随机抽取2位粉丝送上小情绪app。

ps:听书会员可免费收听近百本泛心理学书籍解说,赶紧行动吧!!!

截止时间:4月27日18: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利活动世界读书日用书籍抵抗焦虑和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