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负面情绪
教你自我拯救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在各种体验中度过的,期间会有很多的感受,比如,快乐、悲伤,难过、愉快、害怕,这些心理感受,都是情绪。情绪,并非我们人类独有,很多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丰富的情绪体验系统。狗儿见了喜欢的人,高兴地摇头摆尾,见了惹它的人,对着狂吠,有东西吓到了它,也会恐惧和害怕。心理学家们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将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也可以叫原始情绪,比较典型的是快乐、愤怒、悲哀、恐惧这些基本形式。而我们常说的焦虑、抑郁,都是复合情绪,比如,细品我们的焦虑情绪,会觉出悲哀、恐惧和痛苦、烦躁等多种情绪感受。情绪对于我们每个人,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有思想活动,便时刻都有情绪体验,体验的方式和结果,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以及我们的生活的幸福指数。如何识别情绪,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和调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普遍话题。今天,我们重点来说说,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情绪--焦虑、恐惧和抑郁。焦虑,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者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在对焦虑的认知上,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焦虑本身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有人说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是因为适当的焦虑并非负性的情绪体验,而往往是我们积极应对事件的助推剂。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焦虑这种情绪,已经深深地写进了我们的基因代码,原始人类对对食物、安全存在焦虑,捕猎和防御也会引发紧张焦虑,现代人存在着对安全、身体健康、工作、求学、身材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焦虑。综上所说,是为了让我们在认知上,首先接纳焦虑情绪,焦虑,就如同呼吸一样,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它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采取各种措施,紧急调动各种有价值资源,以应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比如,为了应对考试,我们感觉有个小鞭子督促着,让我们主动安排时间、精力努力学习;其次,是需要区分,适当的焦虑,可以产生积极动力应对事件,而强烈的焦虑,甚至是跟现实情境不相符的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慎重地对待和治疗。比如,因为考试,每天心里惶惶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下降,这就是过度焦虑,甚至还有人走在街上,担心天塌下来,经常处于“杞人忧天”的状况中,就是一种疾病,需要赶紧就医治疗。我们如何让求助者区别和发现焦虑,可以帮助他进行这样的陈述“我有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这种事件将要发生",如果陈述和求助者的内在体验相符,我们针对他可能存在焦虑情绪进行探讨。而针对我们自己的焦虑,也可以这样察觉“我有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这种事件将要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指引我们将目标指向引发焦虑情绪的事件,将我们从过度的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从而对事件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估,调动自己的行动采取应对措施。这也是李老师所说,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以对未来的客观规划和具体应对来引导自己,而不是被当下对于未来的焦虑体验所淹没而让我们举足不前。恐惧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绪,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讲恐惧,首先,我们先应该将它和“害怕”进行区分。二者的性质不同,“害怕”是一种常态,“恐惧”是一种症状。比如,新冠病*的危害,都会让我们产生“害怕”心理,从而采取一些积极措施应对,但要是有人因它而寝食难安,回避任何场合与世隔绝起来,这就是恐惧。在夜晚,会觉得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有害怕心理是正常的,而有人即使在屋子里也害怕,感觉有东西跟着自己,这就是恐惧。区分我们的情绪是正常的“害怕”,还是过度“恐惧”,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不同的心理调整和应对。其次,在时间轴上来说,恐惧作为和现实不相符的害怕,它可以这样察觉“我有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这个事情正在发生。"恐惧感受,是在某一情境、或面对一种事物时的当下感受。而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无论是系统脱敏考法、满灌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催眠疗法,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不同方式,让我们在直面恐惧正确面对。抑郁。抑郁作为常见的情绪体验,主要的表现方式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意志活动减弱、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主要感受是心境低落,闷闷不乐,缺乏愉悦感。抑郁的情绪基调是低沉、灰暗的,抑郁的人常常诉说自己的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对什么都缺乏兴趣和乐趣,自我感受是无用的,对未来是绝望、无助的。抑郁症的诊断,有专业的评估标准,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我们在临床上要进行明确的区分。抑郁情绪,属于我们心理咨询的范畴,抑郁症是一个典型的精神性病疾病,需要进行专业治疗。今天我们只针对抑郁情绪来谈。如果我们只想呆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觉得什么都没意思,提不起精神来,就需要警惕,我们是否陷入抑郁情绪中,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抑郁的人,往往具有负性思维,容易对自己和事物进行不好的评价而不自知,比如,早晨起来遇到堵车,就会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或者倒霉的事情怎么全被我遇到了,或者今天一天都被这堵车给破坏了。还会有我做什么都不行我一点价值都没有、这个是太难了我做不了、人人都不喜欢我,我没用这样的自我否定认知,即使成功的做了某事,也会想我只是运气好而已。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对过往事件的评价标准,影响了自己的心境,在时间轴上,抑郁应该是过去情绪体验的一种延续和积累,可以描述为“我有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这些事情已经发生。"而如何改善抑郁情绪,能够分辨自己习惯性的负性思维,进而对当下的情境进行理性的评估是非常有用的方法。认知行为疗法中针对抑郁的治疗,就是教育求助者识别自己的负性思维,比如一个呆在卧室不愿意出门的学生,可能她有无数的负性思维阻止她出门。"论文太难了,我胜任不了”、"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我觉得他们不愿意带我玩”、“我感觉自己很无趣”等等,如果带领她对这些想法进行现实检验,就会发现,这只是她自己惯有的负性思维造成的,而非事实就是如此。情绪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体验,如何察觉他们,和它们相处,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我们学会识别情绪,并知道如何应对它时,相信我们的生命将会更有活力和张力。本文作者、视频讲者——郭文淑
郭文淑老师作品展示
点击下方图片
在抱持性的安全坏境中与李克富老师
每周两次结伴咨询2小时(共八次)
启动心理智慧,重塑和谐亲密关系
编辑
刘泽镇
新阳光心理研究所
学心理?用心理
日出时分?看新阳光
心理咨询
心理培训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