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商鞅变法背后的秦孝公,打下了秦国统一的基
TUhjnbcbe - 2022/5/4 12:30:00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治改革,不仅归功于商鞅本人的*治才能,还归功于秦孝公坚定不移的支持。同时,秦孝公在位长达二十四年,使秦国上下目睹了变法的卓著成效,更确保自己死后没有出现人亡*息的*治悲剧,这对秦国来说是巨大的福祉,最终为秦国日后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下令求贤,初展武功

秦孝公出生于秦献公四年,也就是秦献公48岁时出生,对秦献公来说是老来得子。然而,秦孝公一上台就向秦国人展示了自己是怎样的国君——向百姓施加恩惠,加强国内的制度建设,并迫切地招揽人才。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求贤令诞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商鞅登上秦国的历史舞台,开始了最激荡人心的变法改革。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1

如果说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是最感人的求贤行为,那么秦孝公的《求贤令》就是第一次以法令的形式吸引天下贤士,向贤士们宣告:无论出身,只要有才能,就能在秦国得到官职和封地。随后,秦孝公就围困陕城和斩杀戎王,以证明自己的言出必行。这不仅成为秦国的客卿制度的法令依据,也还是汉武帝、曹操等人下令求贤所效仿的榜样。

2采用霸道,专任商鞅

秦孝公见到商鞅后,先表现出对帝道和王道毫无兴趣,在第三次见面后为商鞅讲述的霸道所吸引,果断地任用商鞅。不得不说,秦孝公很有手腕,信任商鞅是一回事,具体任用就是另一回事了。秦孝公先让倡导变法的商鞅和反对变法的大臣们在朝廷中举行辩论,由获胜的商鞅来实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这场辩论既宣传了新法的方向和意义,又堵住了反对者的嘴,减轻变法的阻力。事后,秦孝公也真正地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商鞅变法共分两个阶段,都透露着秦孝公对商鞅的绝对信任,呈现出商鞅逐渐专权而秦孝公隐于幕后的局面。

在变法的第一阶段,商鞅采取变更法令、奖励耕战等具体的变法措施。商鞅为了推行新法,将触犯新法的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子贾处刑,又将先说新法不便后说新法便利的人发配到边境,堵住老百姓的嘴,只让他们执行就完了。在变法的第二阶段,商鞅采取制度性改革,推行郡县制、新税法和度量衡,将再次犯法的公子鼻子割了,使新法完全推行下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变法的第十年,秦国实现了家给人足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而秦人的风俗习惯也从当初的“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转变为“怯于私斗,勇于公战”;在变法的第二十年,由于秦国的富强,周天子将祭肉赐给秦孝公,诸侯向秦国表示祝贺,秦孝公也成了当时的霸主,当然这个霸主的含金量比春秋时要差得远。

3开疆拓土,蚕食魏国

秦孝公在对内变法的同时,对外也屡次与魏国作战,并且能战而胜之,用事实来告诉人们什么叫逮着一只羊使劲薅羊毛。作为战国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魏国的霸权在魏惠王的手中彻底终结。魏惠王就是梁惠王,就是总被孟子怼的那位,一直将目光放在东方,不想西方的秦国一直在处心积虑地要吞并自己,享受着追着打、捧杀和落井下石等一系列服务。

秦孝公七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会面;八年,秦、魏两*在元里大战,以秦*攻占少陵结束;十年,秦*在商鞅的指挥下围困魏国国都安邑,迫使魏国投降求和;十二年,秦国为了更方便向东进攻,将都城从雍城迁到咸阳;十九年,秦孝公担心魏惠王指挥一群诸侯报复秦国,便派商鞅忽悠魏惠王第一个称王,瓦解了魏国的同盟体系;二十二年,秦孝公同意商鞅对魏国落井下石的建议,逼得魏惠王不得不主动献出河西之地求和,将国都从西部的安邑迁到东部的大梁。

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2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秦国终于夺取了河西之地,实现了历代国君的宿愿。自此以后,秦国以河西之地为跳板向东蚕食诸侯。

4结语秦孝公死后,商鞅也被逼谋反后被车裂处死,但商君之法被保留下来,这应归功于秦孝公对儿子惠文王的引导。合格的王者看人和事的角度是能否有利于国家,而非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很显然,秦惠文王继承了秦孝公的遗志,虽杀了商鞅却也保留了秦孝公选择的新法,成了一位合格的君王。想一想,后世的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都是人亡*息的结果,不得不说秦孝公本人富有睿智、远见及高超的*治手腕。秦孝公共在位24年,但秦孝公在任用商鞅后的22年间任由商鞅去施展,以至于秦国上下只知“商君之法”。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利益格局和运行方式,使商鞅获得了巨大个人威望的同时也收获了一群死敌,而秦孝公始终牢牢地掌控着秦国,使秦国通过这场变法实现了富强。《道德经》讲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秦孝公不与臣下比较才能,争夺声望,任由商鞅自由发挥,甘当一个透明人,只为实现先祖和自己的志向,却是最大的*治智慧。贾谊在《过秦论》中很好地概括了秦孝公的所作所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注:1,源自《史记·秦本纪》2,源自《史记·商君列传》欢迎大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鞅变法背后的秦孝公,打下了秦国统一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