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孔子家语》微学习
宓子贱治理单父,德化大成本文授权摘自《孔子家语通解》作者:杨朝明等;导读:文传君本篇记载孔子弟子宓子贱治理单父的故事。宓子贱在初上任时,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孔子对宓子贱能力的认可也促使鲁君对宓子贱治单的大力放权,从而为单父的治理打下了良好的*治环境。
在齐人攻鲁经由单父的时候,宓子贱宁肯舍弃一茬麦子的收成也要坚持劳动所得各归其主的原则,防范不劳而获之风,让民众感受到公平。巫马期前去暗访学习,看到老百姓自觉地把捕得的老鱼和幼鱼都放回水里,只取成熟的大鱼,宓子贱教化老百姓对鱼尚且如此,更何况人?
靠德化而慎用刑罚,是孔子教给宓子贱的治理之道,他确确实实做到了,而且做得轻松自在,无为而治。巫马期后来接任单父长官,他勤勤恳恳,每天星星还高挂在天上时就出门工作,直到星星又高挂天上时才回家,日夜辛劳,事事亲理,这样才把单父治理好。巫马期向宓子贱询问他能够治理好单父的缘故。宓子贱说:“我的办法是凭借众人的力量,你的办法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力量的当然劳苦,依靠众人力量的人当然安逸。”
孔子弟子有宓子贱者,仕于鲁,为单父宰。恐鲁君听谗言,使己不得行其*,于是辞行,故请君之近史二人,与之俱至官。宓子戒其邑吏,令二史书。方书辄掣其肘,书不善则从而怒之,二史患之,辞请归鲁。宓子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而归矣。”
二史归报于君曰:“宓子使臣书而掣肘,书恶而又怒臣,邑吏皆笑之。此臣所以去之而来也。”鲁君以问孔子,子曰:“宓不齐,君子也。其才任霸王之佐,屈节治单父,将以自试也。意者以此为谏乎?”公寤,太息而叹曰:“此寡人之不肖。寡人乱宓子之*而责其善者,非矣。微二史,寡人无以知其过;微夫子,寡人无以自寤(wù)。”遽发所爱之使,告宓子曰:“自今已往,单父非吾有也,从子之制,有便于民者,子决为之。五年一言其要。”宓子敬奉诏,遂得行其*,于是单父治焉。躬敦厚,明亲亲,尚笃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
齐人攻鲁,道由单父。单父之老请曰:“麦已熟矣,今齐寇至,不及人人自收其麦。请放民出,皆获傅郭之麦,可以益粮,且不资于寇。”三请而宓子不听。俄而,齐寇逮于麦。季孙闻之,怒,使人以让宓子曰:“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哀哉?不知犹可,以告者而子不听,非所以为民也。”宓子蹴然曰:“今兹无麦,明年可树。若使不耕者获,是使民乐有寇。且得单父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若使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世不息。”季孙闻之,赧(nǎn)然而愧曰:“地若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三年,孔子使巫马期往观*焉。巫马期阴免衣,衣弊裘,入单父界。见夜渔者,得鱼辄舍之。巫马期问焉,曰:“凡渔者为得,何以得鱼即舍之?”渔者曰:“鱼之大者名为?),吾大夫爱之;其小者名为?),吾大夫欲长之。是以得二者,辄舍之。”巫马期返,以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行而得于是?”孔子曰:“吾尝与之言曰:‘诚于此者刑乎彼。’宓子行此术于单父也。”
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宓子贱的,在鲁国为官,担任单父的地方长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谗言,使自己无法推行*令,于是前往辞行时,特意请鲁君身边的两位佐吏,让他们与自己一同到任。宓子贱在训诫邑中官吏时,命令两位佐吏记录。他们刚开始写,宓子贱就牵拽他们的胳膊肘,写不好却又因此责备他们。二位佐吏很是担心,便请求辞职回鲁国国都。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回去后要好好努力。”
二位佐吏回到国都后,报告鲁君说:“宓子让我们写字,却在一旁牵拽我们的胳膊,写得不好责备我们,搞得邑中官吏发笑,我们不得不离开他回来。”鲁君就此事请教孔子,孔子说:“宓不齐是位君子。论他的才能,足以充当霸主和王者的佐辅,此次屈抑志节治理单父,目的是试试自己的能力。我猜想他是以这件事来进行劝谏吧?”鲁君醒悟过来,深深地叹息说:“这是我不好。我扰乱宓子推行*令而又要求他干好工作,这是不应该的。如果没有二位佐吏,我无法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先生您,我也无法醒悟。”于是立刻派自己宠爱的使者对宓子贱说:“自今以后,单父的治理不归我负责,而完全按照您的制度进行。有方便百姓的事情,您可以自己就决定下来,只需五年汇报一次为*的要点就行。”宓子贱恭敬地接受了诏令,得以顺利地推行自己的*令,于是单父境内治理得非常好。他亲自奉行淳朴敦厚的行为,阐明尊尊亲亲的道理,推崇诚笃恭敬的品行,施行至仁至义的*策,教导人们要恳切诚实,达到忠诚守信,于是百姓都得到了教化。
齐国*队攻打鲁国,途中经过单父。单父的老者向宓子贱请求说:“地里的麦子已经熟了。现在齐*前来侵略,来不及让每人收自己的麦子。请求放百姓出城,让他们都去收获靠近外城的麦子,可以借此增加粮食,而且不会资助敌人。”请求了三次,但宓子贱没有听从。不久,齐国*队收获了麦子。季孙氏听说了这件事,大为恼怒,派人斥责宓子贱说:“百姓寒冬耕作,暑天除草,竟然无法吃上粮食,难道不使人伤心吗?不知道还可以,把后果都告诉你,你却不听,这不是在为百姓着想。”宓子贱恭恭敬敬地说:“今年没有了麦子,明年可以再种。如果让不耕种的人得到收获,这是让百姓喜欢有敌人入侵。况且获得单父一年的麦子,鲁国也不会因此强盛一些,而丢了它,鲁国也不会变弱。如果让百姓产生自由拿取的念头,由此造成的创伤一定几代人也平息不了。”季孙氏听说了,惭愧不已,说:“假如能入地,我怎么好意思再看到宓子呢!”
过了三年,孔子派巫马期避开宓子去观察他为*的情况。巫马期偷偷地用布缠起头来,披上破皮衣,进入单父地界。他发现有在夜间打鱼的,捕到鱼总是再放走。巫马期上前问道:“凡是打渔都是为了捕到鱼,为什么捕到再放走呢?”打渔的人回答:“鱼中比较大的名叫●(鱼寿),我们的大夫爱护它;比较小的名叫●(鱼黾),我们的大夫想让它长大。因此捕得这两种鱼,我们就放走。”巫马期回来告诉孔子说:“宓子的德行至高无上,使得百姓私下做事也好像身旁有严刑峻法监督着。请问宓子贱是怎样做而达到这种境地的?”孔子说:“我曾经对他说:‘使一个地方讲求诚信,刑罚就只能在别处施行。’宓子在单父贯彻了这一原则。”
本篇完,免费获得全套电子课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