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孤人rdquo,ld
TUhjnbcbe - 2021/9/5 1:07:00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8503.html

一、本义不同。

1)孤的说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诸侯们自嘲为孤,就像孤家寡人一样。

2)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3)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

二、出现的年代不尽相同。

1)孤在春秋战国时期常用;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2)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如唐朝诸侯*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3)“朕”,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

三、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

1)清代学者赵翼考察了历史上“寡人”的使用情况: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只有皇帝一人能自称“朕”。

四、秦始皇为何把“寡人”改成“朕”,把字拆开或许可以明白。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秦始皇是第一个自称朕的皇帝,但并非由他所创。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秦始皇为何会选择人人都可以用的字?其实“朕”字大有玄机,把它拆开就懂了。

“朕”的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不同,现在看是由月和关组成,但在秦朝的写法是由舟和灷组成,所以“朕”的最初写法为“舟灷”。

“舟”释义为船,“灷”则为火种,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在船上拿火种的人”。

比秦朝更早的原始部落,只有部落首领才有资格手握火种,而且他们逐水草而居,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就曾自称“朕”,所以秦始皇使用并不掉价。

秦朝下一个朝代是汉朝,汉朝史官在抄写文字时,肯定会有失误的时候,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史官将“舟”抄成“月”,又将“灷”抄成“关”,这两组字看着还真很像。

后来随着朝代的更换,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也效法了此称呼,有的自称为寡人,也有自称为朕的。但是到了明朝,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乞讨过日子的,可以说是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后来阴差阳错成为了皇帝,为了不忘记民间疾苦,朱元璋自称为“咱”,比如咱家,咱如何如何,这也算是众多皇帝中比较有趣的现象了。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孤人rdqu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