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
TUhjnbcbe - 2021/7/26 10:53:00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81.html

作者:刘瑜

前不久,

清华大学*治学系副教授刘瑜

做了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

《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

她以一名家长的视角,

谈论了今天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成功焦虑。

很多人因为恐惧失败,

便随波逐流地扎入“踩踏式的竞争”之中,

只因大家都这么做。

这就导致了“自我”愈发被压抑,

生活愈发平庸无趣。

摆脱迷茫和焦虑,不妨先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

以此为起点,去看看自己喜欢什么,去试错,去重来。

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竞赛执念,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便是自由。

1

自由,好处是无限的可能性,

坏处是无限的竞争。

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

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即“*备竞赛”模式。

它包含两个策略——

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2

恶性竞争里成长,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

教育的这种“*备竞赛”模式,

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

你上两个补习班,他上四个补习班。

这种恶性竞争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

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很普遍,自杀的低龄化趋势非常严重,

每5位中学生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

一个孩子,怀着对世界的无限憧憬长大,

结果,我们所有的大人合谋起来告诉他:

你的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试,

完全了无生趣啊。

3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

如何缓解*备竞赛的压力?

首先,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最适合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我最喜欢干什么?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

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这么多抑郁,这么多焦虑?

就是因为这种错配。

很多人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出发去选择专业、去找工作,

而是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4

往人多的地方扎,只会是踩踏式竞争

往人最多的地方扎,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

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

为什么?

因为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

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断探索、试错中试出来的。

5

社会充满了成功学,

却没有教人失败的勇气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敢去试错,就是害怕失败。

既然是试错,肯定就会犯错,结果可能就会失败。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

但是却没有“失败学”。

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

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

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但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

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

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

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

6

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

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够了

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

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

能上美国藤校的更是凤毛麟角,

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

这不科学。

所以,这不是谦虚,这是一个理性人对概率学的尊重。

当然了,万一我女儿是个旷世奇才,我肯定也会偷着乐,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那个朋友是对的,

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

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

而是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

一棵健康的小草。

只有每个人都各美其美,一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

跟随家庭教育导师高贤昌学习,你会Get到做智慧父母必备的心法和方法,点下图了解:

推荐您看家庭教育干货分享01家长流泪分享:孩子一年不上学,没黑没白打游戏,我……02一个阳光、自律、有梦想的孩子如何养成?听听山大研究生的分享03学校校长:学了家庭教育课程后,我才知道自己不知道04网瘾时代,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垃圾快乐而不伤害亲子感情?|《智慧关系学》(济南站)05一定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点下给小编加点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