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方所创作者现场邀请国际知名书籍装帧艺术家朱赢椿老师来到方所成都店,与大家分享新书背后的故事,那些虫子教给人类,而人类忽略太久的,赤子心与审美力。
此篇回顾期待与您分享贴近现场的感动,与您共度曼妙的心灵时光。
先导视频
当你们听完这场讲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本书,虽然不是人写的,其实比人写的更精彩。
——朱赢椿
无设计的设计,久违的用心
作为屡次获得“世界最美图书”设计大奖的艺术家,朱赢椿一直在缓慢而有力地做一些颠覆固有观念的事,譬如这次讲座的题目就有些古怪,叫做“这本书,不是人写的”。
“不是人写的”《虫子书》,却得到了世界的瞩目,获得年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它能打动人的缘由,来自一种“无设计的设计”。
这本书,虽不是完全由人写成,但“其实比人写的更精彩”。朱赢椿说,这是他花费五年时间,通过种菜、养虫这样一个舒缓的,非都市化的方式,与虫子们一起完成的艺术。
我想在这个春天,我们能够在方所成都店里听到这样的声音,应该是久违了。我今天看了一下,在太古里这一带几乎没有泥土,都是水泥和大理石,在这种世界很难听到这种声音,这种声音只有在植物茂盛、有土地、有树木、有植物的地方才能听到。所以我们只能听一听我的工作室周围的草虫鸣叫的声音,给大家回味一下,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在城市里,慢慢地也能听到虫子的叫声。
”
于水泥丛林里生存,我们确实钝感了,不但不留心,并且看不见。虫子,对我们来说可能已经变成了碍事,麻烦,挥手掸去的脏东西,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好莱坞式异化后的畸形怪物。
于是我们又需要回到东方的逻辑里去看待生命,如何看,很简单也很禅意:用心。
这并不是什么鸡汤式说教,而是可以跳到荀子的智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泉,用心一也。
或者我们不必那么文绉绉,从更单纯的小孩子视角出发,更贴近土地,更贴近生灵长养起来的源头。
“心”在中国古代的佛经里面,中间是有一只眼睛的,它为什么要长一只眼睛呢?就是说我们看东西,如果用心去看的话,我们一定会看到这只蚂蚁,也会看到丛林。
孩子的状态是最最纯粹的,他们希望能够发现神奇的世界,有时候他们就趴在地上,耳朵贴在地上去听、去看这个世界神奇的一些东西。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就有人说过,我们在童年的时候,经常能够对着太阳睁开眼睛,而且能够明察秋毫,看到小的东西能够看到一些纹理,这时候就看到了蚂蚁之外的乐趣。但是我们现代人很难有这种状况,小时候可能会有,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少。
”
朱赢椿在方所创作者现场为孩子签书
越来越少的感悟来源于成人后的“不阅读”。在朱赢椿看来,这种“不阅读”不单指对博物类的书籍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