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心情不好rdquo,还
TUhjnbcbe - 2021/6/22 16:32:00

今年的毕业生太难了。

我有个朋友,刚刚才在群里面说,她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虽然还只是临时工,但对于一个已经毕业快三个月的毕业生来讲,这已经算好了。

另外,周末我也收到了另外一个毕业生的吐槽。

对工作的迷茫、对选择的焦虑、对生活的无奈,都让这一届的年轻人情绪闷闷不乐。

这一届的年轻人,似乎心情都不太好。

01

先来讲一个故事吧。

一个25岁的单身男孩,他还在读硕士。

生活过得极其平淡和平庸,他觉得很没意思甚至毫无意义。

和哥哥打球之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苦闷爆发在与哥哥的争吵之中。

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生活,猫猫狗狗、花花草草,与整个世界,突然都脱了节。

于是他退了学,卖掉了大部分私人物品,刚好哥哥要远行两个月,他搬进了哥哥的公寓,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担心他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还好,他并没有放任自己消沉下去,而是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兴奋点,其实是在试着给迷茫的自己寻找一条出路。

他的迷茫在于,读了很多年的书,知道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没什么用也就没有了意义,那么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我想这种迷茫同样适应于各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学的知识有时候的确不会在生活和工作上用得上,甚至我们还会怀疑自己,我们到底喜欢什么,我们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但,焦虑、烦躁这样的负能量情绪从来都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根本的方向。

只会让困境无限加深。

可能你会说,我能够自己解决,我想自己想通这件事情。

这个25岁的男孩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他买了个球,每天扔来扔去地玩,还买了个打地鼠的玩具玩,看上去很无聊,实际上这种机械的运动能让他头脑放松,专注在一件简单的事情上。

他看书——关于时间的让他沮丧的书;

他做实验——什么也没有发现的关于真空的实验;

他看电视——居然让他感动到热泪盈眶的电视剧。

但生活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变化。

真正让他改变的是——小男孩波乐、新女友丽莎,和带他逛纽约的哥哥。

这些人突然闯进了他的生活,并拉了他一把,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让他感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和这些人打开了新生活的每一天,男孩都不会觉得生活苦闷。

因为他明白了——“我还是不知道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或者一切最终是不是都会好起来。但我相信有些事情是有意义的。”

02

同样作为年轻人,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心情不太好。

那我想你们和这个男孩肯定是多有共鸣。

这是来自挪威作家阿澜·卢的一本书。

书名叫《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听起来丧丧的名字,却和你们有着同样的困惑。

不一样的是,他已经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而你还在愁苦。

这本书风靡全球20余年,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管身处哪个国家,有着怎样的文化背景,年轻人的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情绪往往是相似的,包括你我。

如果你还在为了生活烦恼,那你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如果你还没找到一个朋友去倾诉生活的苦,那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如果你刚好是个年轻人,心情不太好,那这本书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

作者用记叙的口吻来描绘他所发生的的所有事情,他像个同病相怜的朋友,看着他的书,感觉心情都好起来了。

这的确是一本能治愈心情的“丧书”。

03

读者来信

上周,我们易简读书收到了读者的读后感。并采集了优秀的读后感和大家分享,下面是读后感的全文:

今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从中看到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与调节的秘方。

主要是以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开展,青年就如身边的你我一样,对生活充满困顿不安,自卑焦虑,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哲人相遇,可以寻求自己困惑的解答。

看了前三章,都是对平日中常见的问题开展,会到的特别有代入感,觉得这就是说的我自己啊。

其中穿插着一些具体的做法,告诉自己如何摆脱困惑或是人生问题,哲人告知青年,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解决人际关系的方法是把问题归于各自课题,别人不喜欢你这是别人的课题,你怎么去做事情,这是你的课题,这样就尘归尘,土归土,做了区分。

同时解释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出现的自我矛盾不解的点如何化解,对我启发震撼很大,我们在做事情时,脑中容易先行一步,考虑到别人怎么看我,我做不好怎么办,这都是课题没有区分清楚的表现,我做了我应该做的,有什么反应那是他们的课题,他们的课题由他们自己去解决,不要混淆,不要越界。

哲人说他与父亲曾有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曾经因为父亲打过自己,而不与父亲沟通,仔细分析后,是因为父亲打了我,所以我不想与他修复关系,这是原因论,目标论则是,为了不想与他修复关系,所以搬出来被打的记忆。

这是对我很有启发的,妈妈与奶奶关系不好,关系一直恶化,她们也没有开诚布公的聊过。

关系没有被修复,为了不修复关系,时常搬出来不开心的记忆,来提醒自己,关系修复不了,伤害已经存在,这是原因论与目标论的区分,她其实还有做法可以选择,你的做法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目的是要内心平和安宁,自由自在,手段是学会课题区分,她伤害了你,你可以选择不原谅。

但是要区分课题,这是她做的不对,怎么做是她的课题,你没有做好自己的课题,做好区分,让记忆一直伤害着自己,同时也让我们夹杂其中,我们也没有做好自己得课题,都是混沌不清的状态,所以整体的氛围是紧张焦虑的,没有自在和自由,自我被束缚了,我们想要内心的自由,就要学会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承认事实的客观存在,承认他人不会喜欢自己的事实,承认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的事实,这样你就得到了关照的力量,去觉察,去自我觉醒,去获得新生力量。

这位读者给我们分享了她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我想她的领悟和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成长中遇到的烦恼与情绪化。

我们总想摆脱情绪化的自己,但总是在不良的情绪中挣扎,我们非常极端,要不就是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要不就是对外界毫不关心。

必须承认的是,我们都在找生活与情绪之间的平衡点。

而这个平衡点是可以在书里面找到属于你的快乐点。

写在最后大家好,我们易简读书决定开设了一档名为《一起读好书》的读书栏目。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对抗无趣。欢迎小伙伴们将自己的读后感发到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心情不好rdquo,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