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打开朋友圈,偶然刷到好友的“一句话”动态:“鱼哭了水知道,我哭了谁知道”,我的内心:原来平日里的小太阳也会深夜哭泣!
接着往下刷,一位近期正在热恋中的朋友发了一条:“你从来不顾及我的感受,又怎会知道我有多难受。”还有朋友在朋友圈发出了一声叹息:“唉”。此时的我:我是打开了“网抑云”吗?
我的朋友们都怎么了,为什么深夜的人间如此不值得?
不知道大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心情动态好像跟着手机系统一起进入了“深色模式”——悲伤、抑郁、迷茫、焦虑、无意义、孤独感......
这些感受在夜晚都更容易浮现出来,会让人忍不住以一种或戏谑或认真、让人似懂非懂的方式发在社交平台上。“夜晚来临的时候就变得非主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夜来非”或者“夜抑郁”(但它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抑郁哦)。
01
为什么夜晚更容易多愁善感?
那么,作为一种在社交媒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朋友会“夜来非”呢?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人在夜晚更容易多愁善感?
从生理层面来看,夜间人体开始分泌褪黑素,这个过程容易让人产生情绪低落、困乏、兴趣低落等感受。
从环境因素来看,夜晚我们离开了周围较多人的社交环境,处于较为安静、昏暗的环境中,这会让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聚焦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