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没有抑郁症。沉浸在抑郁情绪中,不能自拔,为此空耗数年青春时光。经过咨询师的心理帮助,我确定了自己的生命状态,扔掉自己的情绪包袱,坚定而乐观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过去的那个生命状态与我已渐行渐远地消散了,现在的我是一个全新的状态,尽管还有缺陷,不足,但我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克服,怎么去改进了。
我叫徐翔(化名),未婚,高中毕业,今年已27岁了,出生于农村。我在家排行老二,下有一弟弟上有一哥哥,均已结婚。父母都是农民,父亲性格内向,朴实严厉,不太与人交际交往,粗线条。一天到晚为农活忙碌。母亲也差不多,为人说话简单直接。
上初中的时候,我是老师与同学们眼中本份的好学生,从不与同学打架,只是自顾自学习。很少与同学交流,对外界似乎不太感兴趣,没有独立的思维和判断,只是随波逐流。到高二暑假,感觉精力开始没那么饱满旺盛了,当时我以为是不是得了什么病,请假回家看病,医院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吃了很多药,但就是不相信,总觉得自己一定有病。
经常觉得人就这样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样没有意义,即使能大学还有什么用?我就放弃上大学了。之后,我去广州打工了,工作之余唯一的生活内容是看书。在这个过程中,我更迷惑,不断地追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也变得越发消沉,越来越孤僻,每天说出口的话越来越少,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说上两三句话。无精打采,发呆发愣,见到人也不会笑,不愿上班,不想说话。
原因上我的总结是:
一,与社会与人疏远隔绝,不管干什么,单独活动、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主动接触,除非是工作和生活中必须要接触,除了最近的亲人外,没有朋友。
二、与人情感疏远淡漠,对人冷淡,缺乏热情,不会对人亲近或表示出亲近的动作或神态。如不能有近距离的身体接触或动作,与任何人相处再久也不能形成亲密的情感关系。与别人缺失情感联系。
主要有以上这两点障碍造成,感觉要改变不是轻易的事情,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常年的痛苦已让我醒悟,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求助心理咨询师。
心理
刚见到小徐走进咨询室时沮丧失落,愁容满面的神情,感到会有许多故事。刚坐下没聊几句就开始向我源源不断的倾诉,“倾倒”着自己的苦恼。“今年我已经27岁了,我的生命已经度过了大概三分之一,过去一直的孤独,不与人接触,没有正常人的快乐,没有情感,我不知道这种活着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如果继续这样活到死,又有什么意思?”
听这话感到他这些年经历了许多痛苦与缺失,但从中我感到他有强烈的期待,非常渴望通过心理咨询把自己调整好。之后对话中我慢慢的了解到小徐的工作状况,家庭背景等情况。
正是由于早年家庭经历与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造成他人格上的缺陷,做事谨小慎微,不越雷池半步。这样就容易对自己的短处或缺点敏感。到了小学末期中学初期自我意识萌动时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