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不少的朋友说是自己「社恐」(社交恐惧症患者),一些看起来外向的朋友其实私底下也坦言自己是「社恐」的患者。
我自己本身性格来说,也比较内向,但是在主动人或者是平常社交当中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一般这样讲的同学其实并不是「社恐」或者自闭,是可以和人沟通交流,应对平常的工作当中遇到的人和事,他们觉得的「社恐」只是发生在,如果在陌生的环境下初次认识朋友,会感觉到非常的紧张,并且不知所措。
在这里,我觉得有一个销售在“陌拜”(陌生拜访)时经常用到的技巧,可以用到平常的社交当中——找共同话题。
比如初次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时,我们可以简单地问下对方是什么人?有什么兴趣爱好之类?
问对方是哪里人,可以先让对方聊起他的经历,在他的这些经历当中找到一些你了解或者知道的点,然后再聊一下自己对这方面的认知。就能打开双方之间的熟悉度了。
所以这个前提是你必须是个经历丰富或者有好奇心的人,如果你本身是个无趣的人,经历的东西不够多,或者自己本身没有探索的欲望,那么再多的沟通技巧其实也无济于事。
如果我们「社交」的目的是希望认识一些经历丰富,能给我们带来全新视角的人,那么最好前提就是,其实我们本来就是这种人。
如果找不了半天,实在找不到什么共同话题,那么放弃吧,因为对方确实跟你可能八字不合,或者只能成为简单的“点头之交”。
这个技巧也可以用在公司当中认识一些陌生的同事。
在大公司同事太多的情况下,可以找到类似共同的兴趣小组切入,比如一些读书会或者羽毛球会,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自己看的书,还有一起去打打球,在休息的间隙简单地聊聊刚刚的比赛,认识一下都是一个不错的,认识人的开始。
这周末搬家,换了个新房子,刚好来了舍友过来串门,聊起天了来,我问了一下他的职业,他是说在融资机构工作的,我想前几天听音频内容里面提到的FA(财务顾问)的概念,就问了一下他你们公司也有这个业务么?
他惊奇地说,这你也知道,瞬间就打开了话夹子,再加上同屋里面也有同事,所以当晚能够迅速打开话夹子,完成破冰。
上周生日,同事们的祝福当中有同事调侃说我早加了不少女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