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治学
如果说书房作为物质居所,为文人理想的生活,提供了安养之地,那么藏于其中书籍典册、文房真赏,则是其治学之用。由物质层面生发到精神领域,便在于个人的心性与修为。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此外还有无数的典籍名章,让治学的书房,成了文人生命中的禅床。于此间,探艺赏古,浓淡之间,生五色之花;玲珑篆刻,虚实之中,化百态之美。这方治学之所,远不止于物质的愉情,还有精神的陶冶。02/游艺宋人有诗谓:「书堂卜筑成,屋与人俱杰」,对于文人来说,卜筑之趣,莫过于在一间书房之中,看几本书,赏几幅画,容膝之所,却含经济;积学之家,必生墨香。先人「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雅趣高洁,心性素淡,如此方得人生乐地,它摒弃了世俗的功名评判标准,回归书房的本意和价值所在。游目骋怀,一间小小的书房,便是游艺澄怀的净土。03/栖闲书房之境,尤以闲雅为上。正如先人所求之境:「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集世间之妙,室庐之中,无扰虑之事;收君子之雅,轩窗之下,无浊尘之物。无论是于书房之中焚香、试茶、洗砚、较书,还是于院落之中侯月、听雨、浇花、理草,最终的闲适哲学,都是文人心性的归属,一间书房,让人的心性得以栖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