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抑郁吗?
如果你的回答超过一半是肯定的,那么你很有可能存在抑郁倾向。在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俨然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根据以往调查,瑞典的发病率为6.16%,美国为4.45%,中国为3.02%。并且这一数字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抑郁症患者得到系统治疗的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甚至有70%-80%的人报告自己不清楚有没有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机构和个人。在以往,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非常薄弱,多数人是通过明星或者其他热门事件第一次接触到抑郁症,而大约9成的民众并不了解严重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自杀。但一般而言,抑郁症患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自杀的,他们都是一步步走到那个无法挽回的终点。而那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基本都来自于其平时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因为缺少对抑郁症的认知,他们会将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理解为自我、自私、没有上进心、不负责任等。当你感到焦虑,看不到人生的意义,家人说你吃不了苦,没有上进心。当你独自承受压力,被指责太过自我,他们劝你要多与人沟通过。而当你试图跟人沟通时,他们又会站在过来人的角度说:这才多大点事儿?我的经历的比你经历的严重多了。哭被指责太脆弱,笑被认为是真的在笑。
而当你想要放下一切包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时,你只会听到一句话:不负责任。
心理问题是一个很少被正视的问题,大多数人始终觉得身体上的疾病才是疾病,而心理问题的来源都是个人不会调节,病人变成了罪人。
而我很庆幸,我有一个很理解我的母亲。虽然一开始她也像其他人一样,常常会突然推开我的房门对我大声指责。但我能够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还得多亏了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妇人。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把自己关起来的。
我已经忘了自己以前是怎么笑的,是怎么出去玩到不着家的,是怎么成为聚会上那个调节气氛的焦点的...
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关在书房里3个月了。
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我几乎没有踏出书房一步,有时候甚至连饭也不吃。在家待了几个月,除了见过父母,我一个人也没见。
朋友约我,一想到要出门见人,我就连消息也不回了。新电影上映了,一想到电影院的人那么多,就立马不想看了。有时候被我妈强制拉出去买菜,看见有车开过来也不会闪躲,然后被我妈一把拉回来还挨一顿骂。
我妈哭着对我说:“你太自私,你只活在你自己的世界里,你不出门、不跟任何人交流,你在这个家里,却又仿佛根本不存在。你知道吗,我理解你的不懂事,因为你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我们一直在等你长大,可是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她坐在我面前哭得泣不成声,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做了很过分的事,很想走上去安慰她两句,但我就是迈不动步子,张不开口,只能站在原地面无表情地流眼泪。
“你要看开一点。”“你要找点事情做分分心。”“你要勇敢一点。”“你要直面恐惧。”
我已经听了太多这样的话,也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这一切都不是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
如果这些都是我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那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需要心理学这门学科,也不需要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了。
那抑郁和焦虑就没得治了吗?
当然可以,但我希望每一位尝试去帮助抑郁症患者的人能理解一点:抑郁症患者需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而抑郁症患者也不要排斥别人给你的帮助。
当意识到我是真的对生存已经失去了欲望之后,我妈变成了网瘾妇女,每天疯狂在网上看心理学的视频,还买了ACI的心理学教材在家自学。这个买菜都要砍价的妇人竟愿意花去买一本书,我还是蛮意外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我的抱怨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无缘无故拥抱我,然后任我在她怀里痛哭。虽然有时候还是会以“道德绑架”的方式拉我陪她去江边散步,但一路上她不会强迫我跟她聊天。
她开始给我足够的空间,再也不会突然敲开我的房门指责我,在我独处的时候她总是轻轻的,她像变了一个人。更让我意外的是,有一天我竟然听到她朋友打电话来感谢她提的教育孩子的建议。
我很好奇这个年近50的妇人到底在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当我翻开我才发现她这花得真的值。
一般的心理学书籍要么只讲理论,要么只讲咨询方法,断节式的学习方法很容易让学习者处于一知半解的情况,在真正实际进行咨询时手足无措。
而这本书不仅囊括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还结合了大量基础知识、实战案例以及咨询伦理、心理问题评估,咨询技能和方法等操作技能进行详细讲解。
随着我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我越来越了解我的挫败感和负罪感来源于哪里。我开始学着跟自己和解,偶尔也会去注意别人的举动,以及他们面对事物做出的反应,渐渐竟也能看出他们情绪背后的本质。
我的情绪波动变小了,有时甚至还会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安慰别人。有时为了让我妈比较有成就感,我甚至还主动邀请她出去散步,虽然我依旧不会说太多话,不过我对周围的事物开始有感觉了,会笑、会抱怨、会评价了。
想起那段每天都想要自杀的日子,仿佛噩梦般的存在,但当梦醒来之后,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只会朝着我想要的去生活,我不会再把自己困在这个责任、生活和欲望的囚笼,我会活成我喜欢的样子。
回归工作之后,我更加理解别人做的一系列放在从前我无法接受的事情,我从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老顽固”变成了一个同事和朋友聊天倾诉、陪伴的最佳人选。
心理学知识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懂,但这些知识给我的,远比那要多得多。了解自己、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理解....
这些,虽不能保证你一定会事业爱情双丰收,还能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收获一堆朋友,但它会让你在家庭、职场和友情里更加游刃有余。
成为一个临床心理大师,成为家人和朋友的“私人心理咨询师”,或者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这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从现在开始三天内,你只用元就可以请到数位终生伴随在你身边的临床心理学大师!
由拥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博士陈俊雄主编的ACI心理学新版教材已经上线!书中收录了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师入门技能以及全球所有的心理学最新科研成果。
原价元,活动期专属优惠价元。
同时免费赠送以及以下高级学员特别交流群:
1前名
凭购买截图可免费同时进入ACI中国督导互助小组(价值人民币元)+地区心理案例配对小组(价值人民币元)
2前名
凭购买截图可免费任选进入ACI中国督导互助小组(价值人民币元)+地区心里案例配对小组(价值人民币元)
本次活动截止至6月25日24:00!
届时所有优惠活动截止,免费赠送的服务恢复到收费。
本批次书籍数量有限
没有抢购到的咨询师可以等待两个月后的再版!!!
是一顿饭,一张车票,一件衣服,两场电影,也可以是你永不过期的技能。即刻长按下方图片3秒购买,邀请数位临床心理学大师常驻你身边!购买